标题 | 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范文 | 吴丽萍 王露瑶 [摘 要] 闽台合作办学是促进闽台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随着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深入,因为教育模式、规章制度、学习生活环境改变以及高校办学理念的不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以闽台合作办学为研究背景,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和新特点,并从深度、强度、难度全方位地反思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 [关 键 词] 闽台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93-03 闽台合作办学既是海峡两岸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体现,给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便捷高效的平台,培育了大量的优势综合型人才,有力推动了两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2010年起,厦门理工学院成为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先后以“3+1分段对接”“4+0”模式与台湾地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计划。截至目前,已与台湾65所高校建立联系,与其中29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包括互派学者讲学、交换学生访学、举办学术会议、交换图书资料、科学研究合作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从2014年至今,赴台湾学生3104人,其中闽台“3+1”项目学生2877人,平均每年有710名学生赴台湾。2017年14个学院的737名“闽台合作联合培养人才3+1”项目学生,赴台湾10所合作高校进行课程学习。伴随着闽台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暴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基于上述情况,亟须对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现的症结等进行详尽的剖析与研究,进而提出有效的、可行的应对之策,以期为闽台合作院校今后更加高效地进行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相关理论解析及现状 (一)概念界定 1.闽台合作办学 闽台合作办学是指福建省于2009年首次提出的闽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推动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创举。该项目旨在通过促成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的高校合作以及在闽台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建立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课程、教材等资源的统筹建设与配置。同时,还充分借鉴台湾高等院校成功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并为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提供有利的人才推荐平台,建立科学长效的人才供需机制。在学生的培养模式方面,主要实行双校制以及“3+1”分段对接等方式,引进台湾教师到福建省高校任教,在闽就读学生可以在第三学年前往台湾高校学习,通过多条渠道和多项举措联合培养人才,为海峡两岸经济建设服务。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某些阶级、党派以及社会组织采取预先设定的思想意识、政治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针对内部成员个体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教化,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形成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思想品质的一种计划性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内容,更是有效解决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校闽台合作办学持续开展,成效显著,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加大对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厦门理工学院遵循“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抢抓两岸关系持续升温、海西战略先行先试的机遇,积极开拓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立足于我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与台湾高校广结对子,不断拓展交流领域、吸纳优质资源、深化合作深度。在课程体系上,厦门理工学院逐渐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注重教材编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厦门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重要课程,要求大学生全面、系統地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维方法以及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课外活动中,每年均与台湾高校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两岸物流研讨大会”专业学术讲座,让即将赴台的学生通过各项活动,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邀请台湾的知名专家来校做客讲学,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进一步增进文化交流。 二、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目前,闽台合作办学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由于教育模式、规章制度、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高校办学理念的不同,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反思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多元文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在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我校为学生有选择性地安排了由台湾教师讲授的课程和讲座,甚至有两岸学生互动交流、夏令营等活动,如“两岸现代科技音乐学术研讨会”“两岸汉字听写大赛暨汉字论坛两岸物流研讨大会”及两岸专业学术讲座,整体来说大学生能够便利、直接地获取更加多元、灵活和开放的信息。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发展,给大学生创造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也应认识到多元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及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在台湾学习期间,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信息中的政治、文化、价值观等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大学生带来影响,而台湾由于缺乏生活辅导老师,很难保证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辨识,善于取舍,因此,这无疑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二)分段学习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 闽台合作办学实施的教学模式是以“X+Y”分段式教学为主,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导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保证连贯和持续。在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尽管大部分的高校都要求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必修课程,但是在台湾学习的课程却没有相应的衔接,未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另外,对经济困难学生面对台湾较高消费感到不适,学习困难学生对英文教材和双语教学感到压力,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学生极度想家、对新环境的不适和对人际关系的敏感等,都会造成学生思想上轻信和依赖他人,在台湾的思想政治教育里,这些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是被忽视和抵制,长此以往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生源素质困扰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度 当下,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生源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这也就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较为懒散、随意、自我,比如,文明习惯较差、卫生意识薄弱。在大三赴台前有学生还有挂科需要重修的科目,且大三身在台湾无法重修,使大四回校后面临巨大的毕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学生返校后,一时间可能很多学生还沉浸在台湾的欢乐时光里,这时需要帮助学生迅速调整状态进入大四学年实习、求职、考研的毕业季状态。而特殊学生群体更加容易出现毕业困难或者就业困难的情况。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个人的思想品德却未得到明显的提升,一些学生甚至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还有的对社会实践活动不够积极,怀有抵触心理。另外,一些学生自身素质欠缺,知识涉猎面不够宽广,创新创造能力不强,性格内敛难以融入集体,缺乏自我展示的信心,面对问题缺乏质疑询问的态度,核心竞争能力比较差,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三、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 现阶段,闽台高校必须继续深化现有合作,不断探索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闽台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地位非常关键,深刻影响着闽台两地高校的长远发展。所以,必须正确地抓好闽台合作办学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对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及问题反思,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策略: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的理论价值体系,包含了思想意识、信仰信念、道德伦理、群体精神等内容,是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方向和内在动力。就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而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闽台合作办学过程中的根本地位,并将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导向和主要内容,不但可以确保闽台合作办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的合理、科学。厦门理工学院重视并做好闽台合作项目学生赴台行前、在台期间、返校后的全程教育,大力开展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生入学初、军训环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等阶段,倡导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赴台学子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 我校在闽台项目的新生入学之初做好学生的登记工作,建立学生档案,将每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最新情况、考试成绩、实习成绩等详细记录,使工作系统化。同时,学校从开设创新育人导师制度、创新“微平台”建设、创新思政课改革三个方面抓学生思政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成效。甚至还建立“厦理工e起来”微信平台互动社区“小吐槽”,学校要求对每一条信息的回复不能超过24小时,这样学生可以无障碍、高效地与学校各个部门及校领导对话,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学校相续出台了针对闽台项目学生的相关文件《厦理工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暂行方法[2017]15号文件》《学院学生赴台管理规定(2016年修订版)》《学院学生在台期间请假规范说明(试行版)》《学院赴台带队教师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学院赴台带队教师安全责任协议》《厦门理工学院驻台管理教师责任书》,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教育和学校、家庭都密不可分,特别是对特殊学生群体而言,家庭一般在造成其“特殊”的原因中扮演或大或小的角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在做特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争取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为学生构筑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只有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加强马克思理论的政治引导作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重视教育实践的成效,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建立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长效机制 在闽台合作办学的背景下,每一位学生都应当享受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建立科学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有着客观的必要性。 首先,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高校应立足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教学及课程的改革、创新和强化档案管理,将学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记入档案,作为学生核心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次,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和内容。针对闽台项目的学生,我们设有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如,ABB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奖助学金的颁发能激励更多大学生砥砺前行、奋发图强、刻苦钻研。 最后,建立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為习惯以及处理问题的专业素养,通过建立有效的跟踪和监督机制,形成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状况的评价报告,以此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依据。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是海峡两岸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两岸文化交流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根本途径。加强闽台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有利于促进两岸高校的深入合作,还有助于推动两岸同胞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大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项集系统性、全面性、动态性、复杂性于一体的工程,我们必须客观分析和积极面对闽台合作办学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善于把握闽台合作办学规律,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积极推动闽台合作办学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邵俊.闽台合作办学项目赴台学生精细化管理探讨:以福建工程学院海峡工学院“3+1”培养模式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6):78-83. [2]刘艳红.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项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20):76-77. [3]蒋先立,颜加珍,吴细玲.高职院校闽台合作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以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2):59-63. [4]常培文.高职院校闽台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5-37. [5]张兆文,忻海然.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6):70-74. [6]陈耀宾.如何做好闽台合作办学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8):64-65. [7]陈超.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福建省“闽台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4(18):71-73. [8]蔡素容.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在台陆生日常管理工作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3):177-178. [9]张永汀.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闽台生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89-92. [10]刘玉萍.基于闽台教育交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8-152. [11]刘地松,张志云.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2(5):148-149. [12]刘地松,张志云.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94-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