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营改增”背景下山区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初探 |
范文 | 梁接花 [摘 ? ? ? ? ? 要] ?“营改增”实施后对山区中职会计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以教师为出发点分析“营改增”对山区中职会计教学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改进策略,让会计教学更好地融入国家税改新进程中。 [关 ? ?键 ? 词] ?“营改增”;山区中职学校;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19-01 “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打通了整个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营改增”给企业财税实务工作带来巨大变动,同时对为社会培养财税人才的中职会计教学产生全面性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山区中职会计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营改增”对专业教师的影响 山区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对“营改增”关注度低。山区中职学校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等原因,招揽不到既有财税实际工作经验又兼具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和“半路出家”的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跨专业教师,导致师资队伍底子非常薄弱。另外,山区对财税专业人才需求不足和信息闭塞等原因也造成专业教师对“营改增”的关注度较低。当教师都无法积极主动关注和学习“营改增”,也无法将“营改增”相关变化融入至教学中时,就相当于从源头上掐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可能性。 (二)“营改增”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影响 “营改增”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最大一次财税改革,结合金税三期、会计相关制度变革和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变化,对财税人才培养要求从过去的“账房先生”到现在的管理型全能型高端财会人才,从根本上发生重大变化。这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作出适应的调整,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更新课程设置内容。 (三)“营改增”对教学内容、教材的影响 “营改增”对财税教学内容的影响牵涉甚广,包括从《财经法规》《会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到《企业财务会计》《税收基础》《涉税会计》《会计实训》等专业核心课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使学生了解“营改增”,掌握“营改增”适应工作需求,就必须对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相互勾稽的改变,而“营改增”全面推广时间尚浅,市面上能够将“营改增”详尽纳入教学内容的教材少之又少,教师对“营改增”较低的关注度也致使其不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寻找新教材。 (四)“营改增”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具的影响 山区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仍处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状态中,教具以理论教材为主,实务操作以纸质版手工账和低版本电算化为主,课堂教学深陷于编写会计分录之中,完全忽略不同岗位之间的勾稽关系和业务处理流程。财税法律制度是有限的条款,但实务中财会工作情景各不相同,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熟练利用财税法规政策则要求财税人员灵活变通,“营改增”后更是如此。因此需要专业教师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以更接近实务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营改增”背景下山区会计教学改进策略 (一)教师吃透“营改增”,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营改增”牵涉一系列变化,包括税收法律法规修订、会计账务处理变化、实务操作更新等联动变革。教师需要有机整合吃透“营改增”,将“营改增”与会计实務结合,从整体上把握。这需要教师主动走出去,参加各种培训讲座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结合学科实际情况培养学科带头人,走进企业和地方税务局学习。定期聘请企业资深财会人员或税务专员走进课堂指导教师,使学校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企业和税务局支持人才培养,三方维持良性互动交流,为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奠定基础,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 (二)重新进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自2018年起中职学校由“2+1”学制改成“2.5+0.5”学制,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至2.5年,课程设置势必需要修改,应以此为契机,结合“营改增”重设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淘汰落后教材,更新教学内容。“营改增”实施时间尚浅且在不断完善中,政策转化成教材具有一定滞时性,教师应根据政策变化,主动更新教学内容,修编校本教材,培养学生作为财税人员终生学习的意识。 (三)革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形式 山区中职学校由于软硬件资源短缺,传统教学方法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能够熟练编写会计分录,熟记各种法规条款,能够大量做题,但忽略会计岗位之间的勾稽关系、权限设置和流程处理。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添置各种财税教学软件,例如,会计电算化软件、会计手工软件、税务开票抄报税系统等,创设仿真财会工作环境进行模拟教学。再者,筛选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自学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 “营改增”对山区中职会计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山区中职会计教学应加强对“营改增”的重视与理解,组建优秀师资队伍,修改课程设置,更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供更仿真的软硬件教学环境,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学生适应“营改增”背景需求的实践能力,促进中职会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树铭.浅谈“营改增”对会计教学的影响[J].财经界,2018(3). [2]万敏.“营改增”对税务会计教学影响的探讨[J].科学大众,2016(10):129-1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