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温胃止痛方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临床研究
范文

    王芹 孙莉

    

    【摘 要】目的:探究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时,应用温胃止痛方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24日至2019年8月24日前往我院就诊的62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编号输入电脑程序中进行随机分组,最终确定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温胃止痛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抗溃疡治疗,温胃止痛组应用温胃止痛方进行中医治疗。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温胃止痛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胃止痛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人,占该组总人数的93.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6人,占该组总人数的83.8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使用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温胃止痛方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速度,进一步降低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概率,具有明显的治疗疗效,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

    【关键词】温胃止痛方;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

    【中图分类号】R5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引言:

    消化性溃疡发作于患者的胃部和十二指肠处。导致溃疡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胃黏膜受到了胃内酸性溶液的侵蚀[1]。尽管消化性溃疡能够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自愈,但是复发率较高,容易使患者被长期的疼痛感所折磨。本次研究挑选了62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了多种西药和温胃止痛方的应用效果,确定了温胃止痛方的实际价值,现进行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温胃止痛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45.46±5.38)岁;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46.22±4.95)岁。经检验,上述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温胃止痛组应用温胃止痛方进行治疗,该配方包括白芍、桂枝、香附、砂仁、炙黄芪以及高良姜[2]。如果患者的泛酸现象十分严重,则需要添加乌贼骨;如果患者泛吐清水的现象十分严重,则需要添加姜半夏和干姜;如果患者产生了剧烈疼痛,则需要添加延胡索;如果患者的呕吐现象十分严重,则需要添加生姜和紫苏叶;如果患者有出血症状,则需要添加三七粉[3]。该药方早晚各煎服一次即可.治疗总时长为6周。

    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抗溃疡治疗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具体流程如下:首先给予兰索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的剂量为15毫克。如果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则需要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和替硝唑,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服药的剂量分别为1克和0.5克[4]。连续服用2周后改变服药方式:单独给予兰索拉唑4周。治疗时间共计6周。

    1.3 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根据积分可分为三级:5到10分属于轻度;11到15分属于中度;15分以上属于重度。

    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可分为四级:如果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疗效指数超过90%,可认为患者已经痊愈;如果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指数超过70%,可认为此次治疗显著有效;如果中医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疗效指数在30%以上,可认为此次治疗有效;如果中医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低于30%,可认为此次治疗无效。疗效指数指的是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分析

    经过治疗后,温胃止痛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温胃止痛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人,占该组总人数的93.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6人,占该组总人数的83.8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温胃止痛方中,炙黄芪为君药,不仅能够健脾益气,而且能够脱毒生肌敛疮。经大量的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够有效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打通体内微循环的方式清除游离的自由基。桂枝属温性,白芍属寒性,两种药物联用既能互相制约,又能够达到调和阴阳的作用,最终帮助患者活络气血。良姜则是用于治疗胃脘疼痛重要的中草药之一。研究结果显示,高良姜油可以改善患者胃黏膜的微循环[5],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因此也可以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香附油则能够帮助患者理气止痛,对于寒湿气滞型患者最为适用。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温胃止痛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胃止痛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人,占该组总人数的93.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26人,占该组总人数的83.87%,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认为,相比于使用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温胃止痛方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速度,进一步降低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概率,具有明显的治疗疗效,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

    参考文献

    刘运磊, 景蓉, LIUYun-lei, et al. 温胃止痛方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2015,35(10):2445-2447.

    邹殿强. 温胃止痛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v.18(33):137.

    王红霞, 党志博, 党中勤, et al. 温胃止痛颗粒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病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34-436.

    许渠, 张正元. 温胃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J]. 饮食保健,2015,2(10):28-29.

    刘素霞. 温中愈疡汤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18(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