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家校共育初探①
范文

    江琴 许吉

    [摘 ? ? ? ? ? 要] ?基于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特点,分析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社会、家庭、学校等影响因素,运用“互联网+”新服务平台,搭建家校共育新桥梁,优化家校共育途径,以提升家校共育合力。

    [关 ? ?键 ? 词] ?家校共育;“互联网+”;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05-01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单单依赖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中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家庭、学校、社会要建成团结协作的共同体,每一位中职家长都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师应作为合作者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

    一、中职家校共育的现状

    为了解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家校共育的现状和特点,设计了一份“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问卷,以我校学生家长为样本,搜集了“互联网+”新时期中职家校共育的现状数据。从数据汇总情况看,当前中职家校共育呈现如下特点:

    (一)家长家校合作意愿强烈,但家庭教育无力

    通过调查发现,93.12%的中职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校共同协作教育管理,近60%的中职家长表示其时常会主动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但38.11%的家长认为自身的教育观念陈旧,需要更新。

    (二)家校沟通方式趋于多元化

    73.07%的中职家长选择微信或QQ等实时交流工具与老师沟通交流,33.24%的家长利用家校APP平台与老师交流,相对而言家长会、到校面谈、家访、家长开放日等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占比略偏低。

    (三)家校共育实践仍需深度合作

    调查中大部分家长非常赞同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认为学校组织的家校活动对育人合作有较大帮助。但大部分家长希望借助QQ、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学习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

    二、影响中职家校共育的原因

    相对中职学校的共育而言,影响家庭和学校之间开展有效共育合作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分析。

    (一)制度环境保障缺失

    中职家校共育合作缺乏完备制度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关于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教育法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但职业学校家校共育合作的法规政策较少。因受社会学历偏见影响,中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关注度和积极性有所下降,致使中职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共育责任意识不明确,家校难以发挥共育合力。

    (二)共育引导和实践不足

    中职学校未发挥其家校共育合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中职家长学历水平不高,他们期望获得科学的家庭教育学习指导,而作为专业的教育管理者,中职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关注和重视度不够,更无法实现由指导角色向服务角色的真正转变。

    (三)中职家庭教育无力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其家庭教育水平又通常受限于家长的文化水平。中职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偏低,对于叛逆期儿女的问题教育和成才引导常常手足无措。家长的家庭教育意愿强烈,但学习无门;“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资源丰富,但针对中职家长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中职家庭教育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

    三、加强中职家校共育合作的建议

    我国中职家校共育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实现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重道远。

    (一)提升共育合作意识

    推动中职家校共育的良性发展需要家校双方的合作意愿。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接纳与兼容的社会和学校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合作共建意识。中职学校应充分认识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积极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教育沟通途径的畅通,引导家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建言献策,群策群力。

    (二)提升家校组织执行力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共育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载体。作为职业学校,应鼓励中职家长积极加入家长委员会组织,完善相关家校共育制度,尊重家长委员会的主体作用,让家长真正走进学校。

    (三)拓展家校共育途径

    “互联网+”时代,除了精心筹划和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系列传统家校共建校园和班级共育“线下”活动外,中职学校应发挥QQ群、微信群、教育APP等“互联网+”新工具和新平台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多途徑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家校共育实践。

    (四)优化家庭教育实效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中职学校应积极整合和开发相应的“互联网+”中职家庭教育资源,以帮助中职家长提升家庭教育品质。借助QQ、微信、微信公众号和APP等“互联网+”工具,有计划、有主题地推送相关的家庭教育资源,以帮助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中职家校共育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同心同行,才能实现三方的教育合力,才能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金东海,蔺海沣.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困境与对策探讨[J].教学与管理,2012(12).

    [2]周忠和.网络时代下推进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18(20).

    [3]刘启蒙.城镇中小学生家校共育问题及其对策[J].许昌学院学报,2014(5).

    [4]刘小洪.家校共育的现状及提升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7(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