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视频在医学本科生神经外科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
范文 | 刘强 肖洁 [摘 要] 目的:探讨湘雅医学院本科学生外科學中神经外科部分教学时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效果。方法:将湘雅医学院2015级241名医学专业本科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122)与对照组(n=119),对照组使用仅为图片和文字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实验组使用内附视频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观察学生对不同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评价以及学生的测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总体情况、课堂听课表现、学生学习意愿各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成绩优异率为60.66%,明显高于对照组37.82%的优异率(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教学中,应用视频协助教学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识别和掌握关键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 [关 键 词] 视频;神经外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218-02 神经外科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识记内容多的学科,且很多知识与神经解剖学的基础知识紧密相关,使神经外科方面的知识成为外科学中比较难学的内容[1]。现代神经外科学始于20世纪初,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神经外科学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专门技术、操作和诊断方法,形成了不同于一般外科的工作体系,且逐渐发展出显微神经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在神经外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神经外科疾病的概念,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神经外科教学质量及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医学人才的目标[2]。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神经外科教学带来了巨大帮助,多媒体教学将文字、色彩、图像及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让教师的授课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使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趋向于细节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神经外科学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努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教学质量。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湘雅医学院本科生神经外科教学中多媒体视频应用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241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并且表示愿意配合视频教学工作。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2名,男生70名,女生有52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23.2±1.5)岁。对照组119名,男68名,女生51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7±1.4)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两组学生均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其中对照组使用的多媒体仅仅为图片及文字,其中无视频,而实验组的多媒体课件中则有预先设定的视频。实验组视频教学方法如下。 1.视频采集与下载 运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寻找一些神经外科学视频,比如,卫生部制作的视听材料、一些有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在网络传送的教学视频等,这些都是有效的视频资源[3]。搜索到视频网页后,看视频是否具有下载功能,如果视频可以下载,则可以将视频下载下来,将视频转换成MPV格式。播放搜集到的视频,一直到视频播放完成,将查找到的视频文件用右键进行复制,粘贴到相应的文件夹上。 2.视频编辑 将下载到的视频编辑软件打开,选择需要进行剪辑的片段,单击视频进行存储,完成视频素材的剪辑。如果需要将视频在PPT幻灯片中插入进行播放,借助FLV视频来编辑软件,比如,MPG格式的视频可以在幻灯片中播放[4]。FLV视频编辑软件除了具备剪辑视频的功能,还可以将视频中的图片保存下来并进行视频的合成,下载的视频若为AVI、MPG、RM格式,借助视频转换软件将视频转变为MPV格式,然后再进行视频的剪辑与合成。 3.视频教学 在实际的讲解中,视频应用应注意以下问题:(1)依据教学需求对视频进行编辑,如临床表现、治疗与操作,之后将视频插入或者连接到课件,根据授课步骤播放视频,并且进行视频讲解。比如,在讲解“硬膜下血肿”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将硬膜下血肿的各种类型(慢性、亚急性、急性)剪辑下来以配合讲解;讲解“颅底骨折”的时候,则可以剪辑前颅窝底骨折、中颅窝底骨折、后颅窝底骨折的编辑,讲解三种颅底骨折类型的时候分别播放视频。此外,还可以连续播放视频进行讲解。(2)认真观看下载的视频素材,根据教学要求,对有价值的视频进行剪辑并将视频插入课件中,避免浪费课堂讲解时间;插入的视频应该是授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内容不应过繁多且时间也应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通常视频时间在2.5~3分钟以内,避免影响课件层次感;播放视频时,教师应采取简短的解说,还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观察指标 (1)设计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总体情况、课堂听课表现、学生学习意愿三方面的内容,各部分均包含5个项目,总分为20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满意度越高。(2)两组学生都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在同一时间应用同一试题进行考试,试卷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异;70~89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学生成绩考核情况 学习成绩考核情况显示,实验组成绩考核优异的人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多(P<0.05),见表2。 三、讨论 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医学课程教学中,同时视频这一教学资源经常出现在多媒体课件中,依靠丰富的视频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学科中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对医学本科生而言,因为还没有接触临床实习,所以,学生时常对外科学中神经外科这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佳[5]。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总会感觉神经外科学课程内容过于抽象、非常枯燥并且难以理解,实际学习中需要联系太多基础知识。以神经外科学中的脑疝疾病为例,该病的临床表现很复杂,比如,瞳孔散大、呼吸深而缓慢、舒张压明显升高、脉压差降低、意识障碍等,针对具体临床表现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是很多学生却表示难以理解[6]。此外,教师也常常反映神经外科的课程内容较难,但是实际安排的授课时间比较少,在这种矛盾下,教师反映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这对教学目标的完成非常不利。在固定的时间内,教师欲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降低专业知识的枯燥性,增强其直观性和形象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神经外科教学中,若仅仅应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与文字,常常会让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难以掌握课程重难点内容。考虑这一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视频这一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重点及难点内容,以对学生的情况全面掌握[7]。此外,与传统的图片及文字教学有差异的是,视频教学还可以明显增强学生对神经外科课程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外科学中较难的知识点。且在视频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做到理论与病例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各项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优异的人数也要明显比对照组多,该结果充分表明将视频应用到神经外科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将视频应用到医学院本科生神经外科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提高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以达成神经外科教学目标,因此,值得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晶,赵学飞,马建华.TBL教学法在本科神经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3(3):23-24. [2]潘燕,孙莉,李红霞,等.关于少数民族医学生在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中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778-779. [3]张洪,熊荣红,章军建,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CPPT《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C].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教育研究会第十一次年会暨武汉协和医院国际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2013. [4]陈庆友,姜继娜,张艳蕉,等.Seminar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6(10):1497-1498. [5]丰宏林.文献抄读和病例讨论在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26-27. [6]呼日勒特木尔,张国华,贺娟,等.改革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提高医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神经病学临床实践能力的方法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24):164-165. [7]马建华,张小宁.医学院校留学生神经病学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6):64.◎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