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因地制宜,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
范文 | 乔时玲 [摘要]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的杭州发展模式有很多成功的探索与经验。总结杭州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社区教育;杭州模式;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G648.6??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298-02 社区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重要类型,我国即将面临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成为居民的迫切需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转型、少年儿童的校外教育都是社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急社会之所急,备社会之所需,用社会之可用,是社区教育能否办成,居民能否满意的重要指标。 迄今为止,杭州市上城区、萧山区、下城区、拱墅区等区的社区学院已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试验区,杭州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取得的丰硕办学成果值得我们社区教育人的学习与借鉴。杭州社区教育启动早,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从而不断推动杭州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时杭州社区教育因地制宜的办学模式、丰富多样的办学形式、灵活机动的办学方式让杭州地区的社区教育呈现出的百花竞放的良性发展局面。 一、杭州社区教育发展经验 (一)政府重视,完善配套体制机制 杭州社区教育做得好,发展得快,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政府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社区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杭州市拱墅区为继续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先后出台了《拱墅区社区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拱墅区社区教育数字化三年行动方案(2011—2013年)》等相关政策性文件,确保社区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使社区教育在浙江全省实现一盘棋的局面。浙江省全省推行的“学分银行”政策,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终身教育的发展,其中对社区教育的促进尤为明显。 在管理体制方面,杭州市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支持、基层实施、居民参与的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成为牵头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社区教育开展,形成多部门联动的体制机制,有效保证了社区教育的开展。 (二)布局合理的社区教育网络 杭州地区建立了覆盖面广、布局合理的社区教育网络。各区都在推进“15分钟学习圈”或“30分钟学习圈”。而实现这一学习圈,就要依靠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 杭州各区的社区学院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基地,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社区学院或承担了实体教育职能,如上城区和萧山区社区学院,或承担了管理、统筹、指导、考核等职能,如拱墅区社区学院。各地各区又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形成了杭州地区丰富多样的社区教育办学模式。 基层社区学校或社区教育中心成为社区教育网络中的服务终端,承担了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辅導等功能。杭州的基层社区学校布局广泛,几乎每个街道都建立了设施完善、软件、硬件标准的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学校就位于居民区内,方便居民就近学习,为打造“15分钟学习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 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专职社区教育教师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上城区社区教育学院为例,他们共有专职教师30名,承担了老年教育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以及青少年校外培训等各类培训工作。专职教师队伍的质量对社区教育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仅靠专职教师队伍面对如此庞大的社区居民群体,是无法完成庞大的社区教育需求的。因此扩大兼职教师队伍,把有一技之长的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组建成一支门类齐全、教学经验丰富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推进社区教育和各类培训活动的开展。拱墅区的社区教育发展经验是对全区进行调研,发现区内拥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并把他们扩充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无疑会大大增强教师队伍的力量,为社区居民开设符合地方特色、符合居民实际需求的各类特色社区课程。同时,也有助于区域传统文化和技能的传承与保护。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并推广。 (四)与时俱进,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 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成为深入推进社区教育的重要举措。杭州上城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推行的“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实践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上城区居民的微学习、微互动与实体学习体验相结合。突破教育资源配置“瓶颈”,将区域内可开放的人力、物力、信息三大资源融会贯通,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激发市民利用“e学网”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发放“学习币”等电子教育券的办法,按照全市教育消费券的使用管理办法进行积分。学员积分达到一定积累后可进行礼品、证书或者工作的兑换。丰富多样的线上课程内容方便了居民的在线学习,线上微课教学视频超过一千门。 (五)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 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杭州市鼓励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将个体自主学习与学习共同体有效融合,互相促进,实现成员即学习资源这一特点,社区学习是社区教育的源点,也是终点。社区教育向社区学习转型正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结果,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 杭州对学习共同体进行转型升级和扶持引导,对全区学习共同体进行量化评价,每年进行考核、专项表彰,并奖励成绩突出的社区、单位、个人和团体。有效引导学习共同体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并探索有效机制,提高学习共同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杭州涌现出一大批既体现社区特点、文化特色以及活动内容的学习共同体。他们还秉持以培促长理念,根据不同需求和对象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学习共同体充满发展力。 (六)重视品牌建设,打响知名度 杭州社区教育做得好,除了从政府到社区教育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外,重视品牌建设,打响知名度也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一。从萧山区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根据萧山区发展实际,立足本地教育需求,在不断优化服务项目,扎实做好社区教育服务的同时,制订了品牌建设方案,优化品牌建设内涵,提高品牌建设的科学性,优化品牌建设外部保障,从而才有了萧山社区学院这块响当当的品牌。 二、几点想法 杭州社区教育在全国处在领头羊的地位,他们的成功靠的是多方努力,从政府到基层,从线下到线上,从少年到老年,他们的社区教育是全方位的联动。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一)观念转变是先导 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地区先从观念上重视社区教育,才使社区教育得以全面展开,遍地开花。我国已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特征。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區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一些地方领导、教育机构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理解有偏差;普通居民缺乏终身教育意识,学习意愿不强,导致社区教育开展难度较大。 (二)制度保障是关键 制度建设与各项具体的教育改革相比,更具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只有制度建设和保障做得好,观念转变的成果才能落到实处,并通过制度的创新和执行推动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区教育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保障,为社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均衡发展是目标 我国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导致教育投入、教育水平以及人们的教育意识存在巨大差距。如京津沪及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不平衡,同属发达地区的城乡之间也存在巨大差距。相比较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城区的社区教育发展较好,无论是在教学资源、教学硬件设施、信息化、数字化方面还是师资队伍配备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而欠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推进存在巨大困难,甚至在有些偏远地区还存在较高的文盲率,某些地区的儿童仍然存在失学现象。未来要把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流动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实现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目标,保障人们终身学习的基本权利。 (四)因地制宜是途径 社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社区教育面对的服务对象是非学龄人群。因此社区教育需要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因地制宜发展社区教育就成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一条途径,不搞一刀切,鼓励多元化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社区教育全面发展、多元发展、纵深发展的良好局面。 社区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红延.杭州萧山新农村社区教育带来的启示[J].河南教育,2016(4). [2]杨淑珺.路径如何选择: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发展分析:基于杭州多案例研究[J].职教论坛,2017(33). [3]陈继明.基于和谐理念的社区教育:以杭州上城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