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BIM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 |
范文 | 张剑 包纯 [摘要]随着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BIM技术将成为工程人员参与整个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能,是审图、造价、技术交底、深化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种工作的必备技能。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解决学习者BIM应用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无针对性、脱离实际工作、缺乏实用性、训练效果差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识图;理实一体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44-01 一、引言 随着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BIM技术将成为工程人员参与整个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能,是审图、造价、技术交底、深化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种工作的必备技能。但是目前学习者识图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无针对性、脱离实际工作、缺乏实用性、训练效果差等问题,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建筑BIM应用能力的训练上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与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中具有创新性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由一名专业课程教师同时担任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是将有关专业设备仪器和教学设备放置在同一个教室,把专业理论课程与生产实习或者实践性教学环节分解再整合、整合再分解,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岗位标准为依据的“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教学。理論知识实用和够用,把工作过程作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整合能力本位和素质本位,以综合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在教学组织中做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学习环境和产业环境一体化、能力和素养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以实际工程为引导,学习者以工程人员身份参与其中,在整个实践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巧,将课堂直接转变为实践基地,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前适应就业环境、获取就业经验,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 三、建筑BIM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措施 建筑BIM应用首先需要具备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建筑工程识图包括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两部分内容,其次是掌握BIM相关软件的操作。不同专业可以根据学习者今后主要从事的工作为教学实例进行BIM相关软件实操训练,在训练中将上述理论知识贯穿其中,引导学习者掌握识图技能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自觉学习。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培养学习者的建筑BIM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与措施有以下几点。 1.理实一体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四个方面:(1)拥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政治涵养;(2)在文化方面具备内在的高品质; (3)拥有较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可以做到热爱职业教育事业,热爱高职学生,甘于奉献;(4)具备基本的行业和职业素养,保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者今后主要的工作岗位是施工 员,将来BIM技术的应用是施工员必备的技术。通过实际工程的BIM翻模操作培养学习者的建筑BIM应用能力。首先,按照BIM翻模的操作带领学习者识读建筑物的基本信息,如建筑楼层、结构楼层、轴网等。设置相关的标高、轴网,建立建筑物的结构:基础、剪力墙、柱、梁、板、屋面板、楼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结构识图能力,掌握结构图集中关于基础、柱、梁、板、屋面板、楼梯命名规则和尺寸读取方法以及相关建筑构造知识。其次,根据识图的情况运用BIM建模软件建立模型。通过BIM相关软件的应用,既培养了学习者的建筑识图能力,又掌握了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完成了学习者对BIM相关软件的学习。最后,另选一个类似工程实例,让学习者以团队为工作小组自主进行BIM翻模,目的是强化学习者的BIM应用能力。 3.学习者是主体,教师是引导,重点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习者学习BIM应用,问题不能太简单,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引导性,引导学习者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 4.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场地,宜采用与当前企业一样的设备、专业器材以及场地布置等,尽可能营造与真实的企业氛围相一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5.工程实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符合新规范、新标准,操作流程要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通过工程实例的学习使学习者对今后的工作有所了解,建立信心。 6.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可适度增加一些团队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改变考核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不适用传统的试卷式考核,宜采用和企业管理一样的绩效式考核办法。 四、结语 建筑BIM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有其实施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结合,使学习者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融会贯通。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激发高职院校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习者身临工作岗位情境化教学,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综合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刘迪.中专电工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发展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杨梅.基于澳大利亚能力单元的“理实一体化”美发教学设计[J].科学咨询,2014(13). ◎编辑 冯永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