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范文

    刘根

    [摘 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心理学新秀的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向人生引导相契合,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学生的心理调整,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功能的需要。有利于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幸福课堂的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思政教育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15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其对美好生活实现的信心和能力,既是一个时代课题,更是个人幸福追求的使然。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之才,亦是如此。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始兴起。特别是199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利用其影响四处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那么,到底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国际积极心理学网站上的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不仅要致力于人类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各种潜力、美德和积极力量。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它的兴起,既是心理学学科的一种自我求全,实现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平衡,更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人性的尊重和贡献。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在其著作《真实的幸福》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基石: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组织系统。第一大研究支柱是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其主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研究个体对待过去、体会当下、面对将来的积极体验。第二大研究内容为个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以积极为核心的人格分类标准(乐观型及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强调人格中的积极特质,进一步总结了24种主要人格特质。第三大研究内容为集体层面的积极组织系统,主要从个体的外部环境因素出发,研究了社会、学校、家庭等组织系统对个体积极品质和力量培育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积极力量的培养与大学生正向人生引导的契合

    积极传播主流价值观念,让社会充满正能量,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大学生个体富有积极力量和品质,生活才可能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为个体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个人的潜力与美德、个体积极的心理特征以及积极的公众品质等,均为个体正向的发展力量,与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导向完全契合,并且,积极心理学主张积极的人格测量与特质优势分析,用积极的态度寻找到学生个体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培育个体的突出优势,增强个体自信,帮助学生树立对生活及未来的坚定信念。大学生正向人生引导是总的方向把握,积极力量与品质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落脚点。

    (二)社会转型时期心理调整的要求

    从理论上看,我国现正处于社会矛盾多发时期。在公平与效率、理想与现实、家庭与社会的多重因素影响下,许多人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此时,只有充满积极的思想才能从中找到一个关键的平衡点。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根本价值,这个社会才能变成有效、公正、人道的社会。我们需要消极带来的警醒和动力,但更需要积极来增强我们的自信和力量。尽管社会物质财富呈几何倍数的增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许多大学生在象牙塔中却少有真正体会到幸福,经常发出无聊和迷茫的感叹,消极度日者也大有人在,所以,積极引导尤为必要。后物质社会的人们正在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轨迹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主观心灵享受。庆幸的是,幸福感既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立足点,更是它追求的终极目标,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心理调整十分契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功能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激励功能、态度转变功能、情绪调节功能,才能形成并持久保持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积极品质和力量,尽可能多地激发个人的潜力。通过激励、引导和鼓励教育对象乐观面对生活,并为持续追求幸福提供动力支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纠正客体的不合理信念,实现态度的转变。面对消极抑郁的受教育者,需要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使其愉快地融入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情绪调节功能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摆脱焦虑、抑郁、冷漠、嫉妒等消极情绪的影响,使其做到敏锐觉察情绪、平和接纳情绪、有效调控情绪,努力使积极情绪在个人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

    三、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一)增进师生积极情绪体验,构建思政教育幸福课堂

    积极心理学将积极情绪体验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两大类。而当前大学思政课堂的到课率及抬头率普遍不高,受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难以在思政课堂上感受不到身心的愉悦,甚至持有抵触心理,少有积极情绪体验。思政教师应摆脱传统的说教模式,运用大量的图片、音乐、视频、幽默故事等对学生进行视听上的冲击,减少文字堆积给人带来的乏味与压迫感。不刻意迎合学生,但需要与时俱进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与感官愉悦相比,心理享受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以培养或增进个体的心理享受为核心,大学思政课堂教育更是如此,讲课内容有深度和启发,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方能长久保持课堂的吸引力,思政教师不是相声演员,更不是小品演员,而是课堂寓意的总导演。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有利于打破一定的自我束缚而产生更多的新思想,表现出更多的行为倾向,从而实现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