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困惑
范文

    葛荣亮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来袭,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建了新的育人环境,海量不良信息正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健康,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问题、新形势、新要求,高职院校需重视新媒体技术,辅导员要通过灵活运用新媒体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早日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23-03

    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变幻莫测,信息载体广泛应用,新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目前使用新媒体平台的群体较年轻化,高校大学生比重頗大。因此,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际等影响较大,直接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很多高校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时并未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无法适应目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改变,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两面作用,深入分析新媒体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的困惑,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一、新媒体时代的内涵特征

    新媒体是当前大学生生活交流、情感沟通、娱乐分享、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是信息发布者以平等身份,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不分年龄、身份、职业、性别向任何个人或群体分享、传递信息的媒介,完全实现平等交流。相对于传统媒体,大学生更乐于使用微信、微博、QQ、飞信、手机APP等工具进行互动交流,新媒体时代带来了更多的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开放共享的个人和群体需求,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多体现在直播、语音、视频等及时性方式,因受众面的影响,新媒体不断推送图文并茂、影像集合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观点把同一事物表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微信、QQ、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传播工具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互动的需求。

    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新媒体是在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媒体形式,是实现信息获取、共享、推送、交流的新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迎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将新媒体运用到育人工作全过程,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只有掌握新方法,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才能做好育人工作。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具体需要做些什么?习近平非常精炼地用15个字明确了5点,那就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也是“十九大”后,习近平就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做的一次全新的、系统的阐述,也是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

    三、新媒体时代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一)辅导员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我国多数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也只是简单说说新媒体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真正重视新媒体的影响力,甚至很多辅导员到现在并没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引领、价值导向有何作用,更没明白新媒体对形成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也使得很多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灌输频道上,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又碰到了辅导员的唠叨,这种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往往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尤其“95后”、甚至“00后”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追求个性张扬、思想解放的年龄,这种灌输式教育很难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同,相应的教育效果就很难体现出来,还有一些辅导员的教育管理观点落后,没有真正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主次,工作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聆听学生的诉求,一意孤行,一些学生的思想观念早已成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种说教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很强烈的抵触心理,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适得其反。

    (二)辅导员运用新媒体技术需加强

    正因为很多高校辅导员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更谈不上运用新媒体,因此,目前极少辅导员去开发新媒体,更谈不上运用新媒体技术,虽然从国家层面,各省市也陆续推广教育信息化改革等一系列活动,高校也建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问起关注程度,很多辅导员只是表明知道,有这个平台,很少走进后台关注,也无法谈起在后台关注阅读量,更谈不上在后台回复学生疑问等问题,辅导员最多也就是将这些公众号告知学生,至于后期的进展情况,无人知晓,这种做法可以说严重制约了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也不利于新媒体的开发与运用,根本解决不了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三)高职学生需提高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素养主要是人们对媒体发布的各类信息的判断、识别、运用能力以及本身制作信息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是人们参与其中的必备素养,很多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社会阅历还不深,并且认知还不成熟,很多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从新媒体获得的信息的理解缺少准确性和客观性,在新媒体的大量信息面前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严重阻碍了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尤其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层次低,缺乏认知能力,无法分清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海量信息,易被错误信息误导,带来不良影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要求,大学生必须积极适应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将其作为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抓手,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增强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充分重视并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避免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干扰,对高校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四)高职学生网络舆论需管理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而加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对做好网上舆论工作尤为关键。怎样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他们年轻气盛,容易冲动,自控力弱,往往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突发事件发生后,他们会迅速通过网络交流互动,自发形成一个个交流圈,不断强化某种倾向性观点和主张,扩大了信息传播空间,高校学生堪称网络时代的霸主,对新媒体的运用十分熟悉。所以,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与之相关的信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由于我国各高校对学生舆论缺乏正确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难掌握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动态,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导,只有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才能避免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四、解除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困惑的发展路径

    新媒体时代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新媒体时代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养、意识问题、教育模式、个人魅力等作用的加入方能提高教育工作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辅导员需具备网络开展工作意识

    调查得出,目前高校的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中,新媒体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只有明确新媒体的优势和特长,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作为开展工作的助手,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通过学生干部交流群,通过微信、QQ、手机APP、校内网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动态,也提升老师与学生、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沟通方式和管理模式,更需要思想政治辅导员改变教育观念、明确自我教育、提升个人能力、整合新媒体资源、注重系统学习、深入研究学习、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网络素养。

    (二)辅导员应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沟通的途径明显增多,他们除了面对面的交流、群体之间的集体活动,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环境,在新媒体支配下,他们能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所以当新媒体时代来临,大学生再也不拘泥于我们的自习室、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等传统的学习场所,他们更多地将视线投入网络课堂,他们在网络上淘课,他们更多地去选择点击量最多的课程,国内的课程早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新浪、网易等媒体上,一些网络课程均可以免费下载,这也使得他们把注意力投放到这些网络世界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情感中,这也变相地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张扬、追求更加完美,因此,为了把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新媒体技术成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技能。避免学生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也只有通过对新媒体的重新认识、掌握、运用,才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方可因势利导,建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真正做到在更长一段时间里产生持续而又长久的作用力。

    (三)辅导员需具备占领学生教育阵地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辅导员教师尤其需要掌握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话语权,利用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在学生当中的威信。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交流群里,很多辅导员定期在网络教育平台中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教学任务、讲座名称、实验项目,帮助那些沒有规划的大学生适应大学、掌握知识、提高素养,也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功能,一些辅导员利用个人的假期、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心理学、新媒体技术、网络课程等,以此适应“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大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等动态,真正以高度的人文关怀解决大学生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的困惑。信息化时代,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生命力,辅导员必须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教育方式、增强思想教育效果,运用新媒体来占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辅导员需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情况,确保把新媒体手段运用到工作当中。

    (四)辅导员提升研判网络舆情的能力

    当前,新媒体环境中网络舆情需要实时监控,就最近的网络上较热的社会反面现象,中科院、警察、央视记者等立刻出来澄清现状,要不然在网络信息宽泛、交流方式广泛、网民盲从跟帖等一系列现象下,结局不可预测,学校是年轻人最为集中的地方,为使学生成为网络舆情的引导者,辅导员必须重视学生网络舆情的领导者,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领悟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需要与一部分学生达成共识,利用个人的魅力,成为“网军”中的领袖,掌握正确乃至研判舆情的能力,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特殊的身份,带领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辅导员只有通过与“网军”中的领袖一起探讨、沟通,才能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一些敏感事件的看法,从而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譬如点对点、点对面交流、沟通;对一些不能达成共识的“网军”,辅导员更需要下工夫,走进这些大学生的世界,尤其在价值取向上需要专项辅导,单独交流;对一些敏感的话题、过激的行为,辅导员理应积极面对,不可回避,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明确新媒体时代的特征、网络舆情的重要,大学生的信息渠道来源颇多,只有自身不断提升媒介素养,并努力掌握新媒体技术,充分而及时地运用新媒体,把新媒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时代的发展紧密集合。

    参考文献:

    [1]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5):213-217.

    [2]曹永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95-96.

    [3]熊平安.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3):80-82.

    [4]张璐,王崎峰.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5(1):53-56.

    [5]侯静.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342-343.

    [6]杨木,梁勇.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9):263-264.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