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急救转运呼吸机的维修和安全检查
范文

    李强

    【摘 要】目的:深入分析急救转运呼吸机的故障原因和检查要点,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方法:分析急救转运呼吸机的功能和结构,包括检测通气参数、检查报警、检查氧气瓶、检查呼吸管路部件,在使用前对设备重要附件进行安全检查,并分析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结果:使用前对急救转运呼吸机进行安全检查和例行维护,可有效地发现故障隐患,显著降低患者的转运风险,提高设备维护的质量。结果:使用前对急救转运呼吸机进行故障分析和安全检查,能提高设备维护质量,控制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关键词】安全检查;呼吸机;故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R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2

    急救转运是危重患者院外和院内运送、监护和抢救的过程,这一过程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建立有效的人工通气。急救转运呼吸机是危重患者转入手术室或ICU过程中风险最大的生命支持类设备。该设备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与设备性能和操作的稳定性有关[1]。因此,本研究对急救转运呼吸机的故障原因和检查要点进行分析,以期实现更好的护理效果,保证转运过程中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1 呼吸机功能和结构

    急救转运行呼吸机有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间歇正压通气两种模式,根据患者实时通气压力变化和患者病情,医生可以调节控制面板上的最高通气压力、通气频率和分钟通气量旋钮,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配套氧气瓶能够向患者提供氧气,医生通过调节气体选择开关,选择空氧混合气体或纯氧气体输送给患者。呼吸机配备2块电池,使其能够连续进行200h工作。在电量过低报警响过后,设备还可以工作10h。该呼吸机没有佩戴湿化罐,在长时间转运患者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加热湿化气体,患者要求戴人工鼻,以防止干燥气体损伤呼吸道。由于该设备通气面罩没有绑带,因此,为防止面罩脱落需要医护人员按住面罩。

    2 使用前的安全性检查

    呼吸机易损件损害可能造成呼吸机检查结果不正确,需及时更换。这些易损件包括:压力测试软管、O型密封圈、灰尘过滤器、减压阀内填充物和灰尘过滤器。

    2.1 检查呼吸管路

    医护人员在使用前要检查开关键是否完整,旋钮灵活度,有无外力碰撞破损。接着检查呼吸管路零件的顺应性和完整性,包括呼吸管路、压力测试管、呼吸面罩和呼吸阀。高温会降低呼吸管路的顺应性并加剧管路老化,因此设备使用后清洗消毒的温度应当小于95℃[2]。

    2.2 检查氧气瓶

    该设备主要用于ICU抢救过程或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研究表明,院内转运时间通常在15min以内,这要求2L氧气瓶剩余氧量能够供应纯氧15min。在纯氧控制通气模式时,分钟通气量设定为9L/min,经计算氧气瓶内压强≥67.5bar,使用完设备后,要对氧气表及时进行检查。如果表值小于67.5bar,应立即灌氧以保证设备下次顺利运行。在氧气瓶开启前,要洗去手上包括酒精、油脂等易燃物质。呼吸机主机与氧气瓶减压阀连接,因此开氧气阀门应当缓慢,防止减压阀受到高压气流损坏。开关阀如果不能用手拧开,不能用扳手强行拆卸,强行拆卸可能破损开关阀。此时,应当将氧气瓶关闭,打开减压阀,并将其中残存的氧气排空,观察到加压阀压力表指针归零后,拧开开关阀,将氧气瓶取下。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氧气瓶充氧的压强不超过150bar,由专业计量机构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查[3]。

    2.3 检查报警方法

    如果通气参数达到报警范围,呼吸机会发出闪光和声音报警,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解决设备出现的故障。因此,在呼吸机投入使用前,医护人员要对呼吸机单一故障状态进行简单模拟,检查能够正常触发相应的报警功能。这些报警检查包括高压报警、漏气报警、无辅助呼吸报警和报警消除。

    2.4 检测通气参数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通气参数检测。⑴检测氧浓度 连接气流分析仪和氧气瓶,设定通气量为11L/min,呼吸频率为10次/min。设定空氧混合模式,正常氧浓度范围为50~65%。设定纯氧模式,正常氧浓度范围大于98%;⑵检测压力表 准备对照压力表和T型管,将参考压力表、呼吸机的进气口与T型管的出口连接,将500ml空注射器与T型管进气口连接,用注射器产生20、40、60mbar气压,如果两个压力表读数之间的误差小于1.5mbar,表明压力表未发生泄露,读数正常。

    3 常见故障检查和处理

    导致呼吸机故障的因素包括机器因素、管路因素、患者因素和参数设置因素。当呼吸机发生故障时,首先检查患者的气道确认是否通畅,是否可保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如果通气有保证,则查看通气模式和通气参数是否进行合理的设置。过低或过高的分钟通气设置会触发呼吸机报警。急救转运前,医生应当为患者配备人工呼吸器作为替代措施。⑴如果患者发生严重通气异常,则立即將呼吸机与患者脱离,对患者使用人工呼吸器进行手工通气。并将呼吸机与模拟肺连接,如果此时的模拟通气正常,则呼吸机故障是患者因素导致的;⑵如果呼吸机报警为无辅助通气,则提示患者自主呼吸比较微弱没有将辅助通气触发,应把通气方式设置为控制通气;⑶如果在模拟通气试验时,呼吸机仍然报警,提示故障点在管路端和机器端。则应检查压力检查管是否有水存在,呼吸阀膜片是否完好,面罩有无脱落,管路是否连接正确,管路是否堵塞或打折等;⑷如果管路因素、患者因素和设置因素都排除,但是故障还存在。则提示设备元器件可能发生损害,需要联系工程师进行维修;⑸如果发生主机故障,则马上调用其他转运呼吸机,在发生故障的呼吸机上贴故障标识,将故障设备放置在故障设备仓库,然后填写故障描述和设备信息在医院网上报修。

    总之,使用前对急救转运呼吸机进行故障分析和安全检查,能提高设备维护质量,控制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程宝珍. 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应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26(4):379-380.

    张美, 李广罡. 便携式呼吸机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2012,28(10):76-77.

    赵学玲. 便携式气动呼吸机配合转运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19,32(6):163-16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