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输尿管逆行插管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的急诊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
范文 | 桑运春 【摘 要】目的:分析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急诊手术治疗中输尿管逆行插管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8年7月份至2019年7月份在医院中进行输尿管結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治疗的患者共96例,所有患者在进入医院后24h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3组,A组给予患者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方法,B组给予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方法,C组给予患者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方法。结果:B组、C组成功解除梗阻率高于A组,手术时间对比A组低于B组和C组,Hb下降值A组和C组低于B组,住院时间A组和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疾病治疗中,输尿管逆行插管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均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合并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优先给予患者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患病时间短,未出现尿路感染及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应给予患者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方法,对于一些输尿管镜进镜产妇困难及输尿管迂曲的产妇,应优先给予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痿术治疗方法[1]。 【关键词】输尿管逆行插管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输尿管镜碎石术;输尿管结石;急性梗阻性肾损伤 【中图分类号】R3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1--01 本文将96例在医院中进行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急诊手术治疗中输尿管逆行插管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7月份至2019年7月份在医院中进行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治疗的患者共9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3组,A组有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为20-80岁,平均(54.3±10.6)岁;病程为1-23d,平均(16.5±2.5)d。B组有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为21-82岁,平均(55.2±9.5)岁;病程为1-25d,平均(17.4±2.8.5)d。C组有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为22-82岁,平均(55.2±9.5)岁;病程为1-25d,平均(17.4±2.8)d。一般资料比较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A组 给予患者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方法,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截石位,对铺巾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对尿道表面进行麻醉处理,在输尿管镜下,在输尿管内放置输尿管导管,将输尿管镜旋转180°,在输尿管的引导下,对输尿管口进行扩张处理,壁内段、导管反跳,通过上行,逐渐进入到嵌顿结节处,将结石小心向嵌顿处推离,一直推离到肾盂处,观察输尿管的导管远端位置处有无出现尿液滴出情况,对输尿管导管做好固定。在进行双J管留置时需要在导丝的引导下进行。当手术结束后,对KUB进行复查,对双J管及输尿管导管位置处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 1.2.2 B组 给予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痿术治疗方法,麻醉方式为局部浸润麻醉法,要求患者应保持俯卧位姿势,对铺巾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并合理选取穿刺点,在对患者进行肾周封闭及目标盏穿刺时,需要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穿刺部位为患侧12肋缘下部位处至10肋间与肩胛线至腋后线之间的区域。当穿刺成功后,可见有尿液流出来,斑马导丝需经针鞘置入进行,使用筋膜扩张器对其进行扩张处理,并建立工作通道,在对肾造痿管进行安置时,应以斑马导丝为引导,最后对肾造痿管进行缝皮固定处理。 1.2.3 C组 给予患者输尿管碎石术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的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麻醉法,取患者的截石位,对铺巾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在输尿管镜下来找到输尿管口,在输尿管内置入输尿管导管,将输尿管镜旋转180度,在输尿管导管的引导下,对壁内段、扩张输尿管口及导管反挑逐渐上行至结石处位置,从结石旁边开始,逐渐向输尿管上段位置处插至,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在对结石进行击碎处理时,主要是采用狄激光碎石法,碎石至4mm以下。在手术结束后,对F6双J管进行留置,留置的时间控制在2-4周,在对患者的结石排出情况进行检查时,主要是采用B超随访及腹部泌尿系平片检查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的成功解除梗阻率进行对比;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Hb下降值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功解除梗阻率对比 A组有22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成功解除梗阻率为68.75%;B组有32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成功解除梗阻率为100.00%;C组有32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成功解除梗阻率为100.00%。B组、C组成功解除梗阻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时间、Hb下降值及住院时间对比 A组手术时间为(29.65±15.45)min,Hb下降值为(2.56±0.73)g/L,住院时间为(6.15±2.25)d;B组手术时间为(39.56±31.25)min,Hb下降值为(11.32±2.34)g/L,住院时间为(9.15±1.36)d;C组手术时间为(35.06±17.36)min,Hb下降值为(2.12±0.88)g/L,住院时间为(5.55±2.47)d。手术时间对比A组低于B组和C组,Hb下降值A组和C组低于B组,住院时间A组和C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疾病治疗中输尿管逆行插管术、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及输尿管镜碎石术均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合并有尿路感染的患者,应优先给予患者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患病时间短,未出现尿路感染及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应给予患者经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方法,对于一些输尿管镜进镜产妇困难及输尿管迂曲的产妇,应优先给予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痿术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赵慧, 韩胜, 杜凌云.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64-66. 许婷, 刘任平, 黄宇.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02):230-2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