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音乐鉴赏模式创新研究
范文

    孙晶 陈哲虹

    [摘? ? ? ? ? ?要]? 音乐鉴赏是高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增强、音乐艺术素养的发展、艺术品质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面对个性化教育及人本化教育的发展形势,高职院校应当对现行音乐鉴赏模式进行改革。简单阐述音乐鉴赏的意义及其教育价值,分析高职现行音乐鉴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高职音乐鉴赏模式的创新原则与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 ? 键? ?词]? 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34-02

    现行教学模式下,高职音乐教学以音乐知识的分析理解、音乐曲目的演唱为主,音乐鉴赏模式呈现出机械化的特点,导致学生缺乏音乐鉴赏的兴趣,影响了整体的音乐审美教学效果。新课改要求音乐鉴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

    力为目标,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现行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那么,高职院校应如何创新音乐鉴赏模式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

    一、音乐鉴赏的意义及其教育价值

    音乐鉴赏课程的核心为音乐审美,音乐审美对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学生音乐艺术素养有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鉴赏的过程就是了解历史文化、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鉴赏音乐时,不仅能感受到文化的深刻内涵,也能使感情受到启发。对高职院校来说,应当着重强调主观及客观的审美元素,建立学生对音乐艺术美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无论何种类型的音乐艺术实践,都是在听觉基础上进行的,而音乐鉴赏主要是以听来感悟音乐的意境美、旋律美及节奏美。所以,我们可以说,音乐鉴赏是学习音乐的必备条件,也是发展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有效渠道。从价值角度看,音乐鉴赏的教育价值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增强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如感知能力、辨别能力、歌唱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如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辨别、理解与表现。

    二、高职现行音乐鉴赏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目的性

    音乐鉴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应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但从当前高职音乐鉴赏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置于某个或者某类型音乐知识的讲解及音乐歌曲的演唱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及审美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教学缺少目的性,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单调

    高职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西方音乐、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渗透音乐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强调对中西方音乐作品的鉴赏,这也是教学大纲对教师的要求。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看,大多高职院校偏向于西方音乐作品鉴赏,而没有对民族传统音乐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教学内容过于单调,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音乐需求。

    (三)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虽然不少高职院校引入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并未真正将其与音乐鉴赏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仍旧以讲授法、跟唱法开展课堂教学。这两种方法下,学生是知识的受动者,没能真正参与到音乐鉴赏中。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导致课堂缺少趣味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体系不健全

    成熟而健全的音樂鉴赏教学体系是音乐鉴赏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音乐鉴赏教学起指导及规范作用。高职音乐鉴赏课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整的音乐教学体系,针对高职音乐鉴赏课的研究也相对不足,由此,音乐鉴赏课的教育价值被削弱。即使学生参与音乐鉴赏课,也只是为了修学分及完成音乐知识的学习,而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与审美能力。

    三、高职音乐鉴赏模式的创新

    (一)创新原则

    1.目的性

    遵循目的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实际音乐鉴赏教学情况及学生的音乐水平,围绕教学大纲及学生对音乐的需求,以发展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为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时,教师应当将音乐素养的培养及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加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深度理解。

    2.丰富性

    遵循丰富性原则,就是要基于对教材上音乐知识及音乐曲目的合理筛选,调整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西方经典音乐素材,也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素材。教学时,教师应给予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曲目足够的重视,着重从曲目主题、表现内容、乐器、地域、曲调、节奏、旋律等多方面对其进行鉴赏。同时,将其与西方经典曲目进行对比,建立学生对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性的认知。

    3.学科性

    遵循学科性原则,就是要凸显音乐的学科特色,关注音乐本身,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渗透节奏、速度、力度、和声及旋律等音乐语言,引导学生掌握乐理及其他基础音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音乐开展情感教育,并给学生提供倾听音乐的机会,增强教学的沉浸性,引发学生对音乐中所体现的情感思考,帮助学生积累音乐鉴赏经验。

    4.趣味性

    遵循趣味性原则,就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课前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演奏音乐,或者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主题创作一首歌曲,在课堂上开展原创音乐比赛,要求学生演奏自己创作的歌曲,由其他学生对演奏内容进行评价。这样,既可掌握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情况,也可了解学生的音乐鉴赏与音乐知识应用水平。

    (二)创新策略

    1.创新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创新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创新,所以,高职院校要对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做出创新,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1)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理念,将学生从音乐鉴赏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尽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于学生,同时,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实际需要。比如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喜闻乐见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素材,如电影、动漫音乐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坚持“全面发展”理念,注重全班学生整体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并促进每个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3)遵循“个性化”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音乐鉴赏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相应的音乐鉴

    赏教学。比如说,某些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较为敏感,但是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不足,教师对这些学生开展教学时可着重强调对音乐旋律的鉴赏,加强学生对音乐鉴赏的信心,同时渗透音乐知识教学。

    2.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音乐鉴赏模式创新的基础,也是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高职音乐鉴赏内容应当包括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及中西方流行音乐,但音乐鉴赏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发展学生音乐艺术素养、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高职音乐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方面,引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学生提供典型性的传统民族音乐曲目,如《平湖秋月》《夜深沉》《广陵散》《阳关三叠》《鹧鸪飞》《雨打芭蕉》《蓝花花叙事》《赛马》《梅花三弄》《空山鸟语》等,采用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感受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择优筛选教材中的西方音乐,强调对西方多个时期的典型音乐作品的风格、音阶、旋律、节奏、创作背景等的解析,并穿插同一时期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讲解,构建新的教学框架。

    3.优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融入度,也对增强课堂趣味性有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现有教學方法进行优化,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音乐鉴赏教学模式,如情境创设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小组合作等。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而言,一般常用声势律动。在实际音乐鉴赏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将声势律动与乐曲的节奏相结合,根据乐曲的节奏型创编简单的声势律动,如强拍位置用拍手、拍腿表示,在弱拍位置的休止符用捻指的动作表示,并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为歌曲其他部分创编属于自己的声势律动。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熟悉曲目中的典型节奏及难点节奏。另外,教师也可将音乐鉴赏的重点难点部分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4.完善教学体系

    上文提到,当前高职音乐鉴赏还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所以,高职院校要创新音乐鉴赏教学模式,还应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包括教学过程、方式、反馈、评估、总结等,就教学评估而言,高职院校可建立适应于当前音乐鉴赏教学的评估制度,将过去单一封闭的教学评估方式转化为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估方式,比如说在学期中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利用网络资源制作音乐知识学习幻灯片,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并让学生针对某一内容做重点演讲。另外,在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开设教学评估模块,分设师生互评模块,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看法,同时为学生提出教学建议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来看,现行音乐鉴赏模式缺少目的性,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落后,教学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了音乐鉴赏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在遵循目的性、丰富性、学科性、趣味性原则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对现行音乐鉴赏模式做出创新,使其满足当代音乐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蕾.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0):180.

    [2]袁安纳.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优化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159-161.

    [3]张景易.艺术类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8,2(5):51-54.

    [4]张晓丹,盛海明.改革创新高职教育模式 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8):44-45.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