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研究
范文

    李静

    [摘? ? ? ? ?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文化已逐步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化具有独特性,给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首先阐述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关? ? 键? ?词]?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90-02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高等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受到网络文化和网络传媒手段的影响,有其自身的特点,网络信息具有来源开放、内容丰富而繁杂、传播快捷、访问获取方便的特点,高校网络化学生的参与度极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相应加深。网络的虚拟性使校园网络文化处于虚拟的信息传播、交流环境当中,信息交换参与者均可以匿名身份进行信息的发布、交流。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的开放广泛形成了校园网络文化内容的高度复杂多元性,既有主流文化,也有非主流甚至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碰撞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信息传递的快捷、不可见特点,信息安全技术及信息安全设备的应用无法完全控制不良信息的管理和传播速度,平台的虚拟性、身份的匿名性使大学生网络行为随意性、自由化程度增强,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网络及舆情监控的难度。

    新信息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和新发展,在内容层面、性质层面和功能层面都具有一致性,校园网络文化可以视之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校园师生为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交流,是道德层面、制度机制规范等要素的有机统一体,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物质、制度规范和精神等几方面的内涵。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网络文化管理逐步得到重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网络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新兴事物,在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已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这使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面临巨大困难,我国校园网络文化管理需要在未来时间内获得进一步加强。

    (一)技术应用与资源建设及信息环境变化不适应

    虽然信息环境高速变化,但高校网络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对滞后,网络新技术应用相对较少,原有的网络信息监管技术和管理手段无法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尤其是在网络监管技术和管理平台开发问题上显得较为突出,从而导致应用技术

    防范措施不到位。以博客、BBS为代表的Web 3.0技术的应用,自媒体及手机APP的大规模普及,弱化了网络信息中心、信息门户网站中心监督和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增加了信息及网络安全的监管难度。

    (二)自律与监管意识不强

    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大部分网络自律意识和保护意识还比较弱,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学生之间的网络行为缺少监督与引导,他们对身边随处可见的网络不道德现象缺少敏锐性、制止、自我隔离的主动性,虽然接受了学校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安全规范的学习,认识到文明上网的重要性,但一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抵挡不住各种混乱信息的诱惑就丧失了自我约束能力。部分学生利用媒体平台或个人空间上传、发表各种不负责任的信息、言论,法律观念淡薄,侵犯版权,违背学术道德,随意抄袭或拼凑知识信息,充当自己的作业或者毕业论文。

    同時,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管理领导体制还不健全,缺少校领导层面统一协调与统筹,造成学校各部门尤其是各院系各自建设和管理,根本没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无法及时对师生在网络上发表的信息做出研究、判断和应对,常丧失处理信息危机的最佳时机,造成事态负面影响扩大。

    (三)建设和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兼职教师或者学生,缺少专业的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很多部门网站建设、网页设计都需要学生来设计和维护。缺少一支既懂教育管理又兼备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建设和管理队伍,造成管理人员与学生网民思想“脱节”,管理手段也不能适应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服务意识。

    (四)高校网站对学生吸引力不足

    不少高等学校官方网站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更乐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和抖音等娱乐软件上进行浏览和交流,这导致学校的网络文化管理和引导陷入困境。就实践角度而言,大部分高校在官方网站建立过程中,更倾向于“量”的建设,而对网站内容的时代性和价值性关注较少,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

    三、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的完善

    健全我国高校网络文化体系,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多元化管理模式,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在管理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一)转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思想观念

    网络目前已成为高校学生接受国内外社会思潮的主要途径,强化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抵御西方错误思潮。高校师生是现阶段我国网络平台的主要参与者,其网络言行具有一定影响力。

    换言之,高校网络文化稳定意味着青年群体稳定,国家网络安全环境得到净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应主动转变思想观念,从创新角度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熟练运用“网络用语”,营造积极和谐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环境,紧抓网络话语权,实现舆情控制和舆情指导,抢夺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真谛。首先,应提升议题设定水准,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积极宣传教改中的新鲜事,把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将学校活动、模范学生、身边故事进行叙述,成为吸引学生的好题材。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正能量内容增多,意味着负能量内容减少,进而有效形成“讲好题材转变为好故事”的局面。其次,提升网络舆情控制能力,完善舆情应对机制,提前准备舆情引导预案,同时在机制运行过程中关注信息收集、梳理和反馈,从规范化、标准化角度出发,形成合理有序的舆情发布流程。

    (二)以自媒体为引导,倡导网络文化绿色风气

    目前我国自媒体的绝大部分受众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对自媒体的关注和使用表现出较高热情,但也有少数学生存在负面心理。高校网络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科学引导学生情绪,降低负面心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全方位挖掘学生潜能,营造积极稳定、乐观进取的网络文化环境。高校可落实专门人员在校园贴吧、社区论坛中进行专区开辟,引导学生思想,及时获得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对意识形态发展进行跟踪,鼓励学生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三)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加强教育引导监管

    高校要使学生树立网络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与相关网络文明公约,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讲座,开通网上在线网络文化板块或专区,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平台等对校内外网络安全信息进行大力宣传和报道,增强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及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网络行为自律性,多种渠道加强教育,牢固树立学生的自律意识,做到人在网络,自律常在,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管领导、管理人员以及教师应对学生的

    上网行为进行安全教育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辨识网络繁杂的信息,使用网络安全教育视频、图片、展板、动画设计等多种形式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展示,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访问绿色资源,积极接触文化学习、知识检索、红色基因等学习类网站、教育网站及新闻网站,树立文明的上网观。

    (四)充分激发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全面彰显学校特色和学生特色,从长效发展的角度出发,形成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模式,拓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渠道,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在建设过程中应以高校师生为主体,通过阶段性布置,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是时代的栋梁,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带来新思路、新方向。

    (五)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服务于教育的功能

    首先,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应鼓励学生建立各种学习或兴趣小组,经常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与文化修为,如成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小组。其次,组织创意活动,充分利用高校学术环境氛围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网络竞赛或创业设计等竞赛活动。最后,开展咨询服务等活动,高校可根据学校自身实际状况,在网络中开展心理问题咨询、专业学术型交流、职业建议规划、就业辅导等服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使其转化为高校教书育人的新渠道。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肯定学生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高校是建设组织者,为师生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高校通过制定网络文化建设目标、编制建设计划、形成建设方案,并提供硬软件保障的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平台,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应从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着手,激励每一名学生参与到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同时为师生开发和建设个性化应用提供资源。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激励措施,同时外聘业内专家、优秀名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在网络平台中扩大教书育人等正能量空间。高校应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对网络文化建设成果进行评价,使之能够成为后续建设的基础。

    參考文献:

    [1]陆优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16(4):78-82.

    [2]董清爽,马秀峰,周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定位与建设探究[J].信息技术,2010,34(3):30-32,71.

    [3]翟晶晶,鲍照.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29):33-34.

    [4]吴纾恬.中美十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比较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7,41(9):48-53.

    [5]褚佳琦.立德树人教育的校园文化进路[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456-459.

    [6]腾晓春,郭志宏.新时期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8(9):249-251.

    ◎编辑 冯永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