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简析岗位群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范文

    胡峰 郝晨皓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前,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针对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关 键 词] 岗位群导向;中职计算机;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069-01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高的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专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指引下,更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建设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强调岗位实际技能的重要性。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现实分析

    (一)供需的间断性矛盾

    在市场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不难发现,IT界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每年毕业季都会有大量的中职类计算机专业学生涌入人力市场,与各类人才一同争夺就业席位。而另一方面IT企业却难觅令其满意的人才。

    (二)发展的空间狭小

    从实际情形看,中职生实际的操作应用能力尚未适应“物联网”时代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必须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依据岗位群指标分析,重塑现有课程体系。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

    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很强,所以中职学生首先应掌握从事本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从事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而使其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建设思路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人才培养必须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特别是要强化以职业岗位(群)为指向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本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调研,建立与计算机应用行业、企业的有效联系,重新编制适合物联网时代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理实一体”的职教思路,突出能力本位,把理论学习、职业认知、实习操作和岗位实践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技能实习训练→岗位技能提升→综合技能强化”的层级上升。

    (二)课程体系整体构建

    在中职课程建设实践中,应主动引入企业,形成学校、企业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以企业要求的专业核心能力为抓手,协力开发课程资源,研发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从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构建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要实践岗位技能

    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中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岗位要求,单纯以知识传输为方式的教学,势必受到排斥。这就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结合更多的社会能力,将岗位群的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实施教学的重要导向。

    也就是说,在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目标和技术技能目标时,除了应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更应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例如,在教授办公软件知识、计算机软硬件使用知识、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深化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的熏陶,培养其积极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要实践工作过程

    杜威曾提出“经验课程”的理论,强调社会经验的获得。中职计算机教学应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结合计算机的相关项目,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

    开展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要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保障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体现计算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因为泛泛地操作演示,容易忽略学生认知能力训练,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另一方面,填灌式的理论输入,又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计算机教师应将典型工作任务加以科学筛选,达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设计。

    (三)教学形式要实践任务流程

    中职学校一直倡导任务导向教学、情境教学,其实质就是要求职业教育的课堂要坚持理实一体、项目引领、任务导向的双轮驱动教学组织过程。

    分组教学的实施和运行,就是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优设计。但在具体实践中,会出现能者多劳和不参与小组活动的现象,其症结就在于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没有有效构建小组协作的互动关系。因此,团队小组参与的任务流程,应明确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以,團队小组的组织形式,要以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在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消除其层次差异。

    (四)教材建设要实践自主学习

    在编写校本教材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理顺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编写次序。以岗位群为导向的计算机教材开发,应从学生有效获得资讯、决策的角度出发,按照实际任务的工作序列进行编写。而在项目任务的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通融性,“项目库”的建设要由易到难,将知识点的学习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利用网络社区,将校本教材的电子版、教学设计、习题库以及与其相关的项目库都进行网络化教学,多维互动,共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磊.中职计算机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曹亚南.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3]张语捷.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室教学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