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机械制图与CAD课程量化考核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
范文 | 范丹 [摘 要] 分析了学生在制图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分别从考核目标、考核形式、评价模式等方面对机械制图学科提出了量化的考核与评价方法,以此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 键 词] 机械制图与CAD;量化考核与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6-0129-01 职业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因此,改革单一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提倡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评价课程学业状况,推进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形式迫在眉睫。 一、存在的问题 机械制图与CAD是一门集制图、读图、电脑操作为一体的较为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对专业课程而言,若仍采用这种模式会存在考试形式单一、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全面、题型老套单调等问题。所以,用传统的方式来评价专业课程既不客观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本人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机械制图与CAD学科量化考核与评价的方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二、量化考核与评价过程 (一)量化考核目标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更注重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将考核的目标确定为学生能否根据实体模型利用投影规律来绘制零件视图,同时又能根据已给的投影视图空间联想出具体的零件结构形状,从而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具备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养。 (二)量化考核形式 对这门课程我们大胆尝试开卷、口试等形式。对概念性的基础知识可继续沿用闭卷考试,而对常用机件的表达及标准件等知识可采用开卷形式,让学生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技术手册等资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对零件图识读则可以采用口答考试形式,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的量化考核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 1.手工制图竞赛 将学习过程融于竞赛环节,既刺激又富有挑战性,通过给出实物模型(如产品、小型模具、生活实物等)让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绘,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测试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查阅标准手册,还掌握了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升了职业能力。 2.看图说话 这种形式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口试。因为工程制图学完后学生应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技能——绘图和读图。在测试中,教师可根据零件图或装配图的复杂程度,将试题分值量化为A(90~100分)、B(80~89分)、C(70~79分)、D(60~69分)、E(60分以下)五個等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选题回答,要求学生尽可能运用本课程或与之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来全面分析视图回答问题,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CAD技能考证 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两门课程整合成了《机械制图与CAD》一门课程,通过开展实训周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以机械制图理论为基础,以考证为目的,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在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时引入CAD技能考证,希望通过以证代考,以考促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实施“弹性化”考核 中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大,教学方式多元化等特点,为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学生的学识水平,可实行“弹性化”考核方式,即分层考核,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接受能力将考核的内容层次化,适时地调节试题内容的难度和题量,以区别对待专业悟性好与不好的学生,做到因人施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真实而理想的成绩,分层次达标,给学生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潜力发展空间。 (三)改革成绩评价模式 我校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考核评价的结构比例调整为“523”模式,加大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意在将评价考核方式细化到课堂表现中,可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交流、讨论、展示等环节来进行学中评。此外,该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特性,通过鼓励学生创意设计模型,组内互评等方式来体现做中评。作业是实践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适当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希望学生把作业当作一个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设计演练,从练习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同时,我们缩减了期末成绩的比重,目的是为了杜绝学生只求及格不求对知识系统而全面掌握的弊端。这样一来,走出了一考定终身的误区,学生不再畏惧考试,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同时也体现了成绩评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三、结束语 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机械制图与CAD课程考核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将考核的过程具体化、多样化,做到评价的方式既科学又全面。此外,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阅历,尽可能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了解学生从事不同职业的特点,逐步调整、修改、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腾华驹.“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改革方案及实施要求[J].科技信息,2008(5):212. [2]张二红.高职《机械制图》考核方式的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8(14):207. [3]宋琦.对传统考试的反思及关于工程制图课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6):84. [4]陆国栋,施岳定,费少梅.工程图学考试方法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004(3):111-11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