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文化类志愿服务的机制构建探析①
范文

    张臻,吴国庆

    [摘 要] 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志愿服务具有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高校园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功能,而且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文化志愿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部分问题,也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机制,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的水平,进而增强高校文化育人的成效。

    [关 键 词] 文化;志愿服务;高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028-02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得到了突发猛进的发展,这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届国家领导无不重视中国文化的发展,从文化大繁荣到文化强国再到目前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不断提高。高校作为文化培育、传播等重要基地,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志愿服务也亦成为高校文化育人实践的重要载体,高校文化志愿服务是指有一定文化特定基础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特点,无偿地为高校或者社会提供文化类服务的行为,是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工作的重要路径,具有特殊性、创新性和文化性的特点。自从团中央颁布《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以来,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热潮不断提高,部分高校也把志愿服务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养的维度之一。文化部和中央文明办推出的《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尤其强调了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经过几年的运行,高校文化志愿服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部分问题,也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机制,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的水平,进而增强高校文化育人的成效。

    一、高校文化志愿服务的现状

    (一)服务热情高涨,文化专业不足

    大學生是最富有激情的群体,他们年青有活力、青春有动力、开放有毅力。调查显示,高校有75%的大学生有意向参加文化类志愿服务活动,但是由于专业及文化背景的限制,这些富有激情的大学生群体只能集中在志愿活动的外围秩序维护、活动引导、颁奖礼仪服务等传统领域,而这些服务项目无法真正发挥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文化才能和专业技能。所以高校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热情高涨、专业不足、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

    (二)服务状态不佳,功利性倾向较重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志愿服务的界定,志愿服务不仅仅是无偿服务他人,而且也有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重要功能,本质上是利人利己的行为属性。然而,在文化类志愿活动中,部分学生却表现为过于功利化的动机行为。

    (三)服务内容丰富,管理水平欠缺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各地市乃至高校的文化服务活动也层出不穷,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也对高校大学生文化类志愿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相应地提高。但是在服务内容丰富的同时,高校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水平却没能跟上,根据调查显示,74.8%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和社会活动组织在文化类志愿者选拔、培训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当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管理机制存在不足,针对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的选拔没有设定标准,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大学生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发展与管理。

    (四)志愿者数量多,权益保障有待提高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热情,乐于参加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而且在服务过程中能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实践基础。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48.23%的大学生基于担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个人利益受损而不愿参加志愿服务,这一调查数据反映了高校和活动组织者培训工作不到位,权益保障体系没能建立起来,学生无法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导致部分有热情的学生因为保障的问题,徘徊在志愿服务的门口。

    (五)学生投入多,评价激励机制欠缺

    大学生文化类志愿者服务队伍是我国在新时期文化自信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乐于参与各类文化类志愿服务活动,而且对活动的评价基本上持积极态度。但是我国的文化类志愿服务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无偿服务的层次,高校管理者要考虑这些群体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然而目前存在的状态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活动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失去了志愿服务的本质属性。由于长期以来大家只看到了志愿服务的无偿性,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激励机制,导致其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降低。

    二、高校文化类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构建

    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因其具有文化水平高、智力高、涵养高和热情高的特点,能够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加快高校乃至城市的文化建设发展,培养一支符合高校发展的文化类志愿服务队伍,并做到常态化运行,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建设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触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参与文化类志愿服务的动机基本上以“服务社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为就业做准备”“增加阅历,结识朋友”等为主,而这些动机并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备的素养。学分和学业成绩的要求则是大学生大学期间必须的需求,所以将学分要求与满足大学生的“主动型”动机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文化志愿服务学习”是将提供文化志愿服务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将为高校、社区等提供文化类志愿服务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形式上要求学生通过提供文化类服务以完成定量学分,但这个学分要求更多的是一种认证、激励和引导,而非强制和督促。

    (二)提升文化服务专业化,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

    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高、智力高、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把自己所掌握的文化技能运用到所从事的志愿者活动中去,做到以往文化志愿服务的无技术含量到内涵式服务的转变,同时要根据不同的高校类型以及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技术性、文化性志愿服务,激励有文化特长的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在文化志愿者招募选拔过程中,适度倾向于选拔具有文化专业优势的大学生,并加强统一学习培训,鼓励他们将专业特长发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三)加大文化志愿者保障力度,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过往很多的文化志愿服务之所以很少有大学生报名,主要是保障力度不够,保障是提供高质量志愿服务的基础,无论对学生还是对高校来说,健全的保障体系也是长期维护志愿服务的重要基石,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志愿服务合法权益的保障,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之前,要普及法律知识和志愿者各类保险的购买;志愿服务之中,一定要有专门的机构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公开、透明的监督,对过程中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要及时处理;志愿服务之后,要通过评价反馈的形式,收集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良好的经验,以便及时总结,在以后的服务中做到更好。

    (四)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文化志愿的服务水准

    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有极大的热情和激情,但是志愿服务并不是一个凑热闹的活动,需要有专业的技能,专业志愿服务技能不仅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调动高校文化类专业教师参与志愿服务培训的积极性,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志愿服务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积极吸引校外优秀社会公益组织来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的校企合作,以他们专业的社会服务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志愿培训,从志愿者精神到志愿者技能再到志愿者心态等,做到系统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培训;最后,鼓励大学生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的策划和运作之中,学校可开展文化类志愿服务课程,通过项目化课程的形式,从策划到运作到评估让大学生亲自参与和实施,这样可以实现高校文化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和专业化发展。

    (五)注重制度建设,提高文化志愿服务的规范化

    文化志愿服务要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制度化的保障包括从招募到最后表彰的一系列文件,首先我们在招募志愿者时一定要从文化背景、专业特点、气质类型等各个方面制定文件,以使志愿招募标准化;其次要建立内部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业志愿者组织,比如文化类志愿者协会,从行政、人事、财务、志愿者补助、培训、考核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只要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了,我们的文化志愿服务才能常态化和专业化。

    我们的文化建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組成部分,高校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在推动我们文化志愿服务制度化、常规化、精准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支持鼓励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到国家文化战略中去,将文化志愿服务和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融合,达到共享共赢。

    参考文献:

    [1]张阳明,庄一民.学生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构建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99-101.

    [2]王蕾,邱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6(6):106-109.

    [3]赵剑民.作为文化时尚的志愿服务及其组织机制[J].学术论坛,2010(1):88-9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