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 |
范文 | 左旭晨 [摘 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高校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理念的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保持高度重视。通过分析目前各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指出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途径。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239-01 我国教育事业已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但很多教学科目都是建国后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效仿欧、美等国的教学模式而新设立的。由于这些新设立的教学科目在我国发展时间尚短,导致这些科目在设立后,还没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模式和体系,需要随着我国学者对这些科目认识的加深而逐步调整教学模式,使它们的理论精髓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吸收。 一、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在建国后新设立的学科。这两门学科在我国设立时间尚短,并且在不断地为适应我国教学理念进行调整。下面就针对我国各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做些简单介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慢慢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也纳入了教学规划中。各高校相继开设思政教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希望通过学校系统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国思政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所重视和强调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的内容、课程的设计、教师的素质、教学的效果不能满足大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 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在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之余,也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压力。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生活时间也为追求高工作效率而被压缩。现代社会的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高校为强化国民心理素质,在课程设立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意在为人们踏入社会前普及心理学知识。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问题。 二、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尽管分属两门学科,但二者都是高校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而开设的,并且这两类科目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一)二者互为前提 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思政教育主要是通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覆盖面积增大,导致人们每天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在增多。人们很容易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迷失自己,也会因为很多负面信息给自己心理带来很多无形压力。思政教育的主要意图是引领学生寻找正确的处世态度。所以,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为学生寻找到发展的主要方向,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思政教育的前提。正如前文所述,思政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政教育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二者相互促进 首先,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人生方向,找到生活的使命感。学生在内心强大使命感的引领下,可以强化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有利于思想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研究表明,将心理引导因素分析引入思政教育体系中,通过恰当的心理引导策略可以改变大学生的自身观念,优化高校心理环境,利于推动思政教育课程的开展。 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所以,可以尝试推动二者融合发展。 三、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发展途径 (一)提升教育队伍素质 由于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都是借助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加以培养。所以,学校在融合课程时,可以适当地对教职工进行一些系统培训,对授课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种课程的教学培训。由于该两种理论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所以授课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也不会太吃力。在之后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将过去授课时已掌握的授课理论和培训时新学习的知识进行结合授课。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二)调整教育方法 就目前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发展现状来看,两类理论在授课时都过分侧重对理论内容的教授,而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实际提升并未过多触及。 (三)调整教学制度 过去很多企业在吸纳人才时,只单纯注重学生在校时的成绩,但现在开始注重学生在校时的道德表现。国家在认识到这一转变后,为保持毕业生就业水平,下达了诸多倡导高校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要求,高校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时,可以将思想教育方面的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程加以融合,为二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 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虽属高等教育中不同的教学实践,属不同的专业领域,但教育对象相同、教育思路相似、教育途径相近,两者都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备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有利于高效快速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瑜.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老区建设,2016(6):53-54. [2]史济纯,陈玉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148-1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