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范文

    陈嘉

    [摘 要] 贫困生资助是建设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资助费用的投入和受助人数也在不断扩大,“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落到了实处,这是我国的教育公平迈出的重大一步。高校贫困生学生规模逐渐扩大,政府、社会和高校一直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资助贫困生,然而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逐渐暴露出部分高校受助学生贷款还贷率低、缺乏感恩意识、部分非贫困生滥竽充数等诸多问题,对此提出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资助理念,由“输血”为“造血”,有偿资助模式为主逐步取代无偿资助为主的新的高校资助方式。

    [关 键 词] 高校贫困生;有偿资助;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078-02

    一、研究背景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表《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一文,对资助工作作了深刻阐述。2015年12月9日,教育部中期评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资助专项报告,2010至2014年教育资助5564亿元,仅2014年就达到1421亿元,是2009年的2倍。2010至2014年资助贫困学生4.1亿人次,仅2014年就达到8544万人次,是2009年的1.3倍。

    做好贫困生资助是建设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没有国家的资助政策,困难学生很有可能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不谈提高科学素养和道德素质,改革创新精神及能力也如空中楼阁,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得到保证,这是我国的教育公平迈出的一大步。

    我国逐步建立了多元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但这种资助体系逐渐暴露出了贷款还贷率低、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部分非贫困生滥竽充数等诸多问题,笔者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理念进行了研究,倡导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理念贯彻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中,把资助重心由无偿资助转移到有偿资助上来。

    二、我国教育资助体系的现状

    (一)现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教育资助方面,资助学生的规模和标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根据全国教育经费公开数据统计,2010到2014期间,全国累计资助5564.43亿元,2014年比2009年增长了104.82%,资助金额1421.28亿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25.8%。

    (二)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开始实行高等教育免费且加入助学金的制度。

    20世纪80年代早期,高等教育免费,国家实行双轨招生模式,国家对少部分学生提供紧急救助,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增加了人民奖学金。

    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6—1987年)的高等教育实行免费阶段,奖学金与校内无息贷款政策,1987年7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正式转变的是2个办法的颁布,即《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实行奖学金制度的办法》。

    1989—1999年,高等教育收费,初步建立了“奖,贷,勤,补,免”多元资助模式。1989年,大学生开始上学缴纳学杂费和住宿费。1993到1995年,我国“奖,贷,贫,补,免”的救助体系的形成与基本确立。1994年,由于“招生并轨”政策的实施。1997年,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开始出现,开始了各种形式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补贴。

    1999年到2007年的高等教育进入收费阶段,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奖、贷、助、补、减为辅助,国家启动发展助学贷款制度。2000年建立“绿色通道制度”,2002年设立了国家奖学金,2005年7月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两种形式的“国家助学奖学金”。

    2007年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辅助以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学金,师范生予以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绿色通道减免等政策,多种方式共存。

    (三)现行的高职院校资助政策体系

    主要仍然是无偿资助政策,有偿资助(含推迟付费性资助)为辅助手段的模式。

    (四)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1.被资助生感恩意识匮乏。大学生冷漠回应爱心帮扶的相关新闻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资助是全体学生应该享受的权利,“不拿吃亏,拿了应该”的认识也存在偏差。

    2.部分被资助生责任心淡薄。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的新闻每年都会出现,其深层原因不外乎于没有责任感,片面理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为这是免费的午餐,存在侥幸心理,或“根本就不想还钱,能不还就不还”。

    3.非贫困生争抢资助名额。现行资助政策不需要贫困生付出什么就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许多不属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创造机会申请资助,能够轻而易举地提供贫困证明,高校对其真实性无法判断,存在家庭富裕成为资助对象的现象。

    4.资助授人以鱼,忽视授人以渔。仅仅从现实方面层面授人以鱼,直接给錢,虽然大大缓解了困难生的经济压力,但对于资助的授人以渔功能比较忽视。无偿资助的是授人以鱼,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学生不用归还,一些贫困生心理上形成“等、靠、要”的心态,不乏学生伪造贫困证明持续获得政策倾斜。

    5.资助资金有限。无偿资助因仅仅授人以鱼,没有授人以渔,资助资金呈现出不可再生的无法循环的特征,资助资金有限。

    三、国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

    美国高校生资助模式: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成本分担原理,根据利益获得、能力支付原则,政府是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最主要提供者。高等教育不属于公共服务,不具备公共物品非排他性。据接受高等教育后,大学生带来的经济和非经济利益,其所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应当由在教育中获得利益的所有方承担,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纳税人或政府、慈善机构以及企业。1998年美国为提高资助还贷比和学生还贷能力,推出逐年递增还贷、延长年限还贷和按收入比例还贷等方式,教育部、财务部及社会保障部协同负责贷款的回收。

    英国高校生资助模式:慈善资助教育模式,政府通过拨款方式间接干预教育,英国的高校教育一直是由英国的教会管理,慈善高校对英国的高校生不收学费,1833年英国各高校实行”教育补助金”法案,英国的国会每年拨出2万英镑用于资助英国高校贫困生。2004年立法通过“先上学后付费”政策,其基本思路和体制设计与美国资助模式没有太大区别,而贷款回收规划,相对而言更有执行力。

    日本高校生资助:民主化高校资助是日本现代教育发展总指导纲领,借鉴美国的教育思想,通过立法确定日本高校学生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日本高校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大众化的特征,确保高等学校在贫困生资助上具有自主性,使日本高校资助体系呈现大众化、多样化的情况。

    四、我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有偿资助的价值研究与探索(对中国高校的借鉴意义)

    (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理念

    基于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大学生享有作为一个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贫困生接受资助的权利等,大学生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将受助生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在无偿资助的基础上尝试试点有偿性资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勤工助学补助,它的获取条件可以是学生付出一定的劳动或者技能,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出现资金的分配。

    (二)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高校资助路径选择

    基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资助理念,在实行现行资助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在无偿资助的基础上尝试试点有偿性资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制定科学的有偿资助方法,规定学生付出一定的工作量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建立“劳动得到报酬”“付出等于回报”的资助模型,授人以渔,学校尽可能扩大助学勤工工作范围,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对口和专业技能强的岗位,帮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进入企业。

    完善资助监督系统,高校建立动态的贫困生电子信息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登记和修订,四方(学校、学院、班级和生源地)协调,对认定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进行监督考核,使资助资金和有偿劳动均落到实处。

    加强勤工助学社会岗位的挖掘力度和深度,高校可与校企合作單位联系,推行场中校、校中厂订单式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与此同时,可以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拓宽社会勤工助学的岗位新领域,不仅可以锻炼其个人能力,增加收入,有助于学业完成,还可以增加资助困难学生的渠道,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谭望.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中南大学,2012.

    [3]郑节霞.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思考:从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谈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

    [4]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化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3-105

    [5]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6]吴蓓.公平视阈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7]王洁,崔嘉俊.高校贫困生评定模型的建立:基于Lasso Logistic[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