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方式的探讨 |
范文 | 李琦 [摘要]总结了八种家长群体性格并借以寻找适合的沟通方式。从“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个角度出发,就能找到家校交流的共同话语。班主任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利用自身的教育能力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家教方式,带动更多的家庭用科学的方法来养育孩子。 [关键词]家长群体性格;沟通能力;家长的参谋;家教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46-01 中国有句老话“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需要具备与不同性格特点的人沟通的能力。班主任在与性格迥异的家长对话时,要能够游刃有余,从容有度,把握不同家长的脉搏,营造和而不同的交流氛围。 一、科学民主型 父母二人文化素养较高,每次和老师见面时总是非常虚心地询问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足,聆听老师给他们的建议。学校对家长提出的任务,家长总能高品质地完成。和这类家长沟通基本上是没有障碍的。你大可提出心中真实的想法,说出孩子的不足之处,你甚至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对家庭教育的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帮助此类家长发现学生新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有效建议。同时,聊天时也要多听听他们的家教方式,将其中有特色的内容拿到家长会上推广,树立典型,可以在班上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这些家长应该成为班级里的正能量。 二、溺爱放纵型 遇到学生在校表现差,家长被请到学校,刚刚听完老师的一席话,试图当着老师的面教育孩子几句。谁知孩子冲着家长乱吼乱叫,甚至摔门而出。家长一脸无奈,似乎已经习惯了孩子的这种表现。孩子有这种表现并不是偶然的,家长一贯的溺爱放纵是造成孩子有此种表现的根本原因。 这类家长容易偏听偏信孩子一方的言论。如果遇到必须家庭协助的事情时,班主任需要褒奖和指导并行。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在充分列举事实的前提下,指出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耐心、热情地说服家长,告诉家长怎样做才是更科学的教育方式。直接指责是很难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摆事实、讲道理是更稳妥的方法。 三、放任自流型 放任自流型的家长一般对孩子的学业满意度比较高。他们常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忙”等为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不管不问。 这类家长最突出的弱点就是他们从来没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班主任要通过在学生身上寻找亮点,让家长充分感受到惊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才能产生憧憬,配合学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如果你直接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停地冲着他们唠叨,且没有提供非常具体的建议,那么说多少次都是白說。 四、期望过高型 入学时或家访时,很多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要在校入党、成为学生会干部、要出国留学。但遗憾的是,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处理能力。 这类家长总是对孩子充满期待,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脚踏实地,做法与孩子的自身特点脱节,只能盲目地要求孩子。面对这样的家长,班主任可以旁敲侧击,慢慢地引导他们朝着理想目标务实地走好每一步。 五、经济杠杆型 有的家长不停地向孩子发布各类金钱奖励政策,期待靠钱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家长长期以金钱作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会导致孩子离了钱就不动了。这时,孩子会觉得学校里的学业生活是一种负累。 班主任不要急于让家长一下子彻底改变奖励方式。家校交流的时候,要慢慢帮助家长放弃金钱奖励,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动力应该来自学生的内心及对学业的爱和兴趣。同时,班主任还要让家长了解还有哪些方式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六、全面移交型 “老师,我的孩子就全交给您了。”开学见面时,这类家长常非常热情、十分真诚,但几个学期下来你根本见不到他们的踪影,甚至连电话、微信都不主动联系班主任。他们或长期在外地工作,或是单亲父母,或是生意缠身,无暇照顾孩子。 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班主任要多布置具体的任务,通过不同的形式把他们带回到孩子的身边。例如,参加家长开放日等,为他们教育孩子提出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要求。家长用心不用心,全看班主任如何与家长交流了。 七、“碎碎念”型 听这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你就会发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孩子都在随声附和,家长自己说尽兴了就放过孩子。至于说得管用不管用,家长却从来没有想过。之所以他们的话在孩子面前不管用,就是因为他们说得太多了,很难理清主要内容。他们的孩子常常在唠叨声中被磨成了“铁耳朵”,特别有忍耐力。 班主任在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要有时间观念,首先要告诉对方你一会还有事情,限时聊;然后要问清对方主要想表达的意思,问清他需要你协助的地方,给予简洁实用的答复就及时结束。 八、粗暴严厉型 这类家长在听了班主任“告状”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巴掌打到孩子脸上。班主任本来打算和家长交流孩子的状况,结果却变成了劝架会。见面交流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面对这类家长,班主任不要气势汹汹地告黑状,这会给孩子造成皮肉之苦。表面上看这样做似乎是出了老师心头的气,但试想,明天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怎么办呢?还是要慢慢将家长劝回到科学家教的道路上来,让其逐步改变对孩子的惩戒方式。班主任可以靠家长的威严来借威震慑,但是不可以操之过急,否则会适得其反,出现极端事件。 总体而言,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我们都先要尊重他们,再加以引导。班主任要主动,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当好家长的参谋,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相信一定会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