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职学生的职业角色转变及培养
范文

    谭玮

    [摘? ? ? ? ? ?要]? 在国务院2014年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职教育在发展改革时期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中职毕业生就业品质低、工作不稳定等问题就影响着中职教育的发展。结合在技工学校工作的经验就中职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业角色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 ? 键? ?词]? 中职学生;职业角色转变;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274-02

    每年的6、7月都是各中职学校的招生季,同时也是学生的就业季,一个“入”一个“出”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也决定着学生的命运。招进来的学生难管理、分配就业的学生不稳定是中职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从中职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学生角色转变出现问题的根源,进而探讨如何进行学生职业角色转变培养。

    一、角色转变出现问题的原因

    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工作和事业也没有太多的认知,加上受到社会、家庭因素等影响,大多数学生缺乏自我认知,意志薄弱、人格心理发展不健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有效解决角色转变后的冲突,造成就业不稳定,我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角色的惯性维持

    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学习经历使他们对学生的身份定位根深蒂固,再加上年龄小,未经世事,在发生角色转变时会维持一种心理认知的惯性,在处理领导、同事间的关系时还跟处理父母、师生、同学关系一样,考虑的角度都是从自我出发。例如:刚去工作没多长时间,便开始嫌工作时间长、收入少,而不是用职业人的眼光看待问题,也不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轻易就以自己初入工作时看到的、听到的为依据来评判单位的好坏,用过于消极应付的心态面对工作。

    (二)对职业角色的畏惧及对自我定位的偏差

    当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会本能地表现出一种畏惧,会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两种极端的心理反应,一种是凡事畏首畏尾,担心出错、怕被否定,导致工作不积极、缺少热情与担当;另一种是不切实际的自大,高估自己而忽视技能的提升,导致工作态度不踏实,当碰壁或者犯错时,则用自以为是的态度掩饰自己的畏惧,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选择逃避。

    (三)过于浮躁,不能精益求精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媒体不当的引导,导致学生的“三观”发生一定的扭曲,崇尚金钱与享乐主义。因此他们渴望一步成功,一味地把目光放在报酬高低及工作环境上。工作一段时间后,自以为技能熟练了,便吃不了苦、受不了气,往往因为情绪不稳定等原因就轻易辞职或频繁跳槽,最终因技艺不精而一事无成。

    二、如何进行学生职业角色培养

    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需要加以指导与培养。中职教育是技校学生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在校教育,除了传授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外,我觉得帮助他们较好地完成角色转变也同样重要。

    我认为可以利用在校的两到三年时间,把角色转变的整个过程拉长、进程放缓,让学生提前从认知上适应角色变化,形成“学生角色”—“半学生(准职业)角色”—“职业角色”的两阶段转变。第一階段从入学开始便着手培养学生向半学生的角色进行转变,让学生从思想上慢慢脱离对学生角色的固有思维模式,形成“半学生(准职业)”的角色定位。第二阶段当学生习惯适应自己“半学生(准职业)”的角色后,利用见习、实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最终向“职业角色”迈进。

    具体培养措施根据转变的阶段不同,分步实施:

    (一)第一阶段,以在校期间的学生管理为基础进行开展

    1.帮助学生降低工作期许值

    职业角色的定义是个体实现自我发展和表现个人能力及成就感的主要形式,而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培养学生把目光放远,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初步的未来职业规划。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或在班主任平时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利用一些现实案例,比如对一些成功人士的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让学生对初入职场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做好心理上的“受挫准备”,降低对未来工作的期许值,增强适应性。

    2.培养学生谦虚、诚恳的职业态度

    谦虚、诚恳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它是一种“投资小,收益大的资产”。因为谦虚、诚恳的态度让人感到舒服,从而使别人对你敞开胸怀,是快速融入工作、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不二法则。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谦虚、诚恳态度的形成。

    3.帮助学生养成勤学、勤思的习惯

    勤学勤思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使他们踏入工作岗位后积极向领导、同事学习,从而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最终成为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素质职业人。

    培养学生勤学、勤思的习惯,可在课堂内外共同开展,可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否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慢慢使学生养成勤学、勤思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人在社会中不能脱离他人独立存在,尤其是在工作中,无时无刻要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俗話说“人心齐,泰山移”,学会与他人合作,运用好团队精神,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固化团队合作意识,使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学生的意识习惯。

    5.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勇于担当

    具有职业责任感才能消除工作中的浮躁作风,以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投身工作中。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首先需要老师的言传身教。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必然会用这种责任感感染学生。其次,可利用课堂、班会对学生进行熏陶。最后,要在平时的学生管理中找机会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敢于承担责任,这正是著名教育家茨格拉夫人所说的:“必须教育孩子懂得他们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变得很有责任感”。

    6.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当今社会大部分人急功近利,缺少奉献精神,而敢于奉献不仅是一种美德,更对一个人的发展甚至是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学生管理中,我提倡小事不小,引导学生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让他们不轻看小事,多利用打扫卫生、班务活动等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7.增强角色转变的紧迫感

    中职学生在校生的时间是2~3年,这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及职业角色良好的过渡转变是短暂而有限的,因此老师要在日常管理中抓住时机开展教育,多方面培养,同时也要把这种紧迫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愿意接受这种引导和培养。

    第一阶段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重点在于使学生从思想上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他们初步具备职业角色所需要的态度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半学生(准职业)角色”转变为“职业角色”奠定基础。

    (二)第二阶段,以见习、实习的学生管理为基础开展

    1.与学生多沟通

    第一阶段的种种培养效果,要在第二阶段的学生实践过程中去检验。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合适的引导和帮助,解决学生的困惑,稳固第一阶段的成果。

    2.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目标、坚定信念

    经过学生角色到半学生角色的转变,再经过见习和实习,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已有一定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感悟和思考,这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确定远大目标和分步的小目标,修正之前的初步未来职业规划,制定详细完整的中、长职业规划。

    第二阶段多以学生自身的内在改变为主要动力,老师的培养和引导为辅助,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实现角色的最终转变。

    经过2~3年的两阶段角色转变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出一批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踏实稳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的职业人才。

    经过与实习企业的沟通发现,企业更愿意招收那些能快速适应、工作踏实稳定、愿意被培养成技术骨干的人才,所以学生又快又好地完成职业角色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角色转变意识的形成,能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产生一个内因动力,对自身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模式,最终反作用于学生的在校管理,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切实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国工匠,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刘君芳,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3.

    编辑 马燕萍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