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五优化六习得”真实应用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范文

    周茜

    [关 键 词] 五优化六习得;人才培养;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34-02

    中职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要的专业技能课导游实物、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礼貌礼节都有技能大赛,岗位技能要求高。我校旅游专业多年来采用“2+1”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学生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去企业实习。在校两年,所有课程的教学均由学校教师完成,没有企业人员参与。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大部分在学校旅游实训教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导游实训室进行,这种仿真实践环境和实际工作环境颇有差距,加上受资金限制,学生多、实践场地小、学生等待的时间长、有效学习时间短。结果是学生到岗后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需要重新培训,参加技能大赛,学生的成绩也不理想。

    鉴于这种情况,我校旅游专业课题组,积极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大胆提出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具体设想是:学生一入校,就推行深度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真实环境、真学真做开展教学活动;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课程模块;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这种模式借助学校与企业教育资源与环境,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无缝链接,以培养出适合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梳理出“五优化六习得”真实应用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效果显著。

    一、五优化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随即带来一系列师资、课程、课时、资源、评价方式的变革与优化,称为“五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师资力量与师资水平的变革与优化

    传统的“2+1”式教学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教学基本由在校教师承担,没有见习、实习的有效穿插,理实一体停留在仿真阶段,真实应用不够,老师实践机会少,授课水平受自身能力的制约,重理论轻技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变革以后,师资力量有了交叉,职业经理人、行业专家可以随时来校讲课,既充实了师资力量,又使技能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持平,符合師资比例。来自职业一线的职业经理人和业务骨干,带来了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和娴熟的技能,开拓了学生视野,使学校教师的权威受到冲击,教师不得不积极行动起来,申请带队实习,积极和企业接轨,提升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成为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以往的课程设置理论的教学占70%,操作性教学仅占30%。真实应用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学校的班级分化为高考班和就业班。高考班,理实课程比例仍然是七三开;就业班,理实课程比例调整为五五开,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突出能力本位,增加专业能力模块课时,重视岗位能力培养。

    (三)教材的调整与优化

    为了使技能训练更系统,更有包容性、针对性和条理性。旅游专业课教师,集思广益,编写了校本教材《中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技能训练教程》,糅合了旅游心理学、礼貌礼节、餐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导游实务几门核心技能课程的内容,以模块引领、项目驱动、融会贯通、相辅相成。重点强调学科的衔接和融合,防止割裂与各自为政,使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全面、具体、深入、客观,技能操作更加简洁、熟练。同一岗位的学习内容整合形成“活模块”,学习与实践整合形成“强实践”,“活模块”与“强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岗位化”学习模块。整本书分四个模块,依次为前厅、餐厅、客房、导游。以餐厅模块为例,讲解内容依次为:客人就餐心理、餐厅服务礼貌礼节、餐厅服务技巧。这种体例使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容易,各科教师齐心协力,共同突破旅游专业的技能教学瓶颈。

    (四)授课资源的调整与优化

    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应用深度校企合作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弥补学校设备紧缺的问题,通过旅游企业真实的技术、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利用旅游资源推动教学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环境扩展到工作场所;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因为有了真实的服务对象,真实的设备、真实的资源、真实的业务流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地学习机会,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实践中用,效果显著。

    (五)评价方式的调整与优化

    真实应用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提倡多元化考核评价体制,注重实践考核,采用闭卷、开卷、现场实际操作、团队协作完成一项工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考核内容根据职业资格证书与企业岗位的要求设题,凸显职业能力、职业水平的测试。实践考核任务由行业专家与教师共同完成,从而使考核更为客观、公正、有效。

    二、六习得

    “六习得”指的是:学生自入校开始按“企业见习—学校理论学习—学校技能练习—企业轮岗实习—学校理论学习—企业顶岗实习”的步骤进行学习与实习,掌握理论知识,获取岗位技能的过程。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一)企业见习

    学生来校之初,安排学生去酒店、旅行社见习5~8天,具体了解旅游专业工作环境和不同岗位职责要求与流程,熟悉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初步形成职业意识。

    (二)理论学习

    通过见习有了具体的岗位认识,在接下来一年的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中便会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这期间,为了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强化真实应用,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上课,根据企业真实案例、真实业务流程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实现课本知识和企业工作现状的对接。学校教师也要采用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法,上课之初,对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岗位任务要求,如电话预订服务、酒水服务、叫醒服务等,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工作步骤模拟表演,进行岗位能力训练与培养,体现教师以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技能训练

    熟练的专项技能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与理论学习同步的专项技能训练,刻不容缓,选拔技能优秀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强化行业技能,是国家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也是我校的办学导向。技能训练可以在学校技能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导游实训室)完成,也可以在职场环境中,通过每日工作服务强化,如去酒店的客房部帮助做床,去旅游景点带团练习导游讲解,这种和大赛对接的专项技能,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设备设施和环境,弥补学校设备的局促性,帮助酒店度过用工荒时期,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在师资的调配上,可以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业务骨干专门辅导学生技能,弥补教师技能短缺的情况。

    (四)轮岗实习

    5~10月是旅游业繁忙的季节,此时去旅游企业实习,为企业补充劳动力,是旅游企业期待的。企业也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轮岗(餐厅、客房、会议不同岗位轮换)实习的机會,以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同时,教师也去企业轮岗实习,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五)理论学习

    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后,对各岗位的职业技能已经熟知,但由于企业管理规范程度不一,学生的操作质量良莠不齐。有必要回到学校继续半年书本知识的学习,加以规范。这一时期也是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或高考方向的思考期。愿意继续学习深造,就选择高考方向,第三年在校学习理论,准备高考;选择就业方向,就提高岗位素养,准备第三年的顶岗实习。

    (六)单位顶岗实习

    选择就业方向的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一年,拿实习工资,有教师带队,成为岗位熟练员工。这期间,可以考取导游、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证书,为持证上岗做准备。实习结束后,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在本人自愿和企业有意的情况下和企业签订长期劳动合同,成为企业正式职工。

    “五优化六习得”真实应用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后,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尤其是在专业技能方面,在校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频频获奖。学校对学生毕业后在合作企业的跟踪报告和问卷调查表明,企业满意度均在95%以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有职业道德、懂礼貌礼仪,能很快融入企业环境,技术过硬,能以良好的职业能力使顾客普遍满意,总体素质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