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生诚信行为管理的实证研究
范文

    胡晓红

    

    

    [摘 ? ? ? ? ? 要] ?高职院校的诚信行为管理制度不完善,网络诚信教育内容和方式也有待改进。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诚信行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 ? ?键 ? 词] ?高职;诚信行为管理;实证调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715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080-02

    一、高职生诚信行为管理现状分析

    (一)诚信管理制度不完善,对高职生的诚信行为缺少约束力

    高职院校的诚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体系。对高职生而言,学习研究、人际交往、经济往来、毕业求职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在校学生的诚信行为表现。比如在学习研究方面,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考试诚信行为,并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和制度,但是在论文研究等学术方面的诚信却较少提及。可见,学校的诚信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没有形成约束力。

    (二)诚信制度执行不严格,缺乏严肃性

    高职院校有毕业率和就业率的双重压力,学生的学业基础比较弱,为了完成学业,出现了作业打折扣的情况,尤其是大三学生,经过一学期左右的实习后不易静下心来学习,当面对毕业前的补考关系到是否能按时毕业,极易产生作弊行为[1]。毕业生所交的就业材料若有造假成分,学校未必会发现,而一旦发现,也有可能出现不按照规定处罚或者包庇的行为,从而使学校的就业诚信管理缺乏严肃性。

    (三)高职生网络诚信教育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

    网络生活有较强的隐蔽性,并且高职生的“三观”大多不成熟,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和周边环境影响时,个人的价值观比较容易产生偏差,出现了在网络中不诚信,在现实与网络中表现不统一的现象。高职院校目前尚未有网络道德教育的专门教材,网络诚信教育只能依靠思政课来进行渗透,而计算机课程则属于专业课,很少涉及网络道德教育。因而,学校应加强和改进网络诚信教育内容。

    二、高职生诚信行为的实证调查与分析

    为了研究高职生诚信行为状况,笔者对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发放了320份调查问卷,回收312份,对完成调查的对象作如下分类统计:按照年级进行分类:一年级108人,占总样本的34.6%;二年级107人,占总样本的34.3%;三年级97人,占总样本的31.1%。具体从高职生在学习考试诚信、师生交往诚信、网络诚信、经济诚信、求职诚信等方面的行为进行调查。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自我保护、规避风险,从而影响调研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方法是匿名问卷和封闭问卷,采取里克特五分法。5分代表诚信度最高,3分为中间值,1分为诚信度最低。

    (一)对高职生诚信作业行为量表的频率统计分析

    由于高职生大一、大二阶段是在校学习,所以,针对是否有诚信作业行为的问卷,未对大三学生发放。从统计结果来看,有过不诚实作业行为的占比分别是23.15%、12.15%,相对较少。

    从表2可以看出,不诚信作业行为中的有效问卷是68份,绝大部分是“偶尔这样”,占比73.52%;其中,公共课的作假率最高,为76.46%,专业必修课的作假行为最低。说明高职生比较轻视公共课的学习,较重视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学习。

    从表3可以看出,高职生诚信行为中,与老师交往的态度和经济诚信行为的诚信度得分较高,网络诚信交往的意向得分最低,甚至算不上有诚信交往的意愿,并且无显著差异。诚信求职意向得分较好,但是差异性显著,虽然经济诚信行为的总体分数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差异性较大,究其原因,有网贷等影响较坏的恶性事件因素在里面。

    (二)不同年级对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在师生诚信交往意向上,高职生的行为态度并无显著差异,大三年级与教师坦诚交往意向的诚信度最高,且无显著差异。这是随着他们的开始实习并进入社会,从实践中体会到诚信乃是立身之本的道理有关。在诚信求职道德规范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诚信度降低,并且差异变大,这说明学生在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时发现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求职行为的诚信度与自身诚信行为的控制有关。网络诚信交往意向的诚信度得分是最低的,甚至达不到诚信的一般标准。过度消费或欠贷行为的产生表明,大三年级的诚信度是最低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学校是很重视诚信教育的。

    三、高职生诚信行为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高职生明礼诚信和遵守契约的态度

    1.强化高职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必需借助于一定的理论灌输,同时有关西方的诚信教育理论,也可以纳入学校的诚信教育中来,比如西方的契约文化可以在课程中进行渗透,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世界范围的道德公约,诚信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2.倡导高职生树立公正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诚信精神,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广泛契约基础之上的经济活动,只依靠情感信任很难做到。作为很快就要踏入社会的高职生来说,必须树立这种契约意识,增强法制意识,学会责任担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才能切实提高自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

    (二)强化高职生的诚信意志力,让诚信行为成为习惯

    要加强诚信意志力,培养坚毅的态度和行为,就需要使阻碍高职生诚信行为的环境限制不存在或很少,这就要求学校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诚信行为成为习惯,比如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借财物及时归还、论文不抄袭。

    (三)强化网络诚信教育

    就本次网络诚信调查结果来看,高职生的网络诚信度得分是较低的,这跟网络匿名和随意的性质有关。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已经是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必须利用好互联网教育这一途径,要让互联网诚信教育成为新的教育载体。一方面,师生之间的网络实时互动非常重要,一旦学生遇到挫折可能会导致诚信问题困扰,老师给予帮助和指导,让诚信的思维和习惯深入学生生活中;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整合诚信资源,及时发布诚信理论、知识、实践等教育资源,强化高职生对诚信的认知和实践。

    总的来说,诚信行为管理是学校对在校学生的誠信行为表现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内容广泛,高职院校加强诚信管理,是提升学校诚信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对高职生的个人成长成才、企业招聘、学校管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建望.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郑志高.大学生契约精神养成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编辑 陈鲜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