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让化学教育生活化
范文

    张慧

    [摘? ? ? ? ? ?要]?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 “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日益明确。把生活中的化学融入课堂教学中,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应用价值,让化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主要阐述化学教学“生活化”回归的重要性, 探讨实现化学教学“生活化”回归的有效策略。

    [关? ? 键? ?词]? 化学教学;生活化;社会现象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 ? ? ?[文獻标志码]? A?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73-01

    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化学学科是一项需要理解才能够学会的学科。在职高甚至是普高学生课堂学习状态不太理想,老师在台上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在下面心不在焉地听,稀里糊涂上完一节课。面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将课堂教学资源、方式等延伸至课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化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一)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民的生活和人类的进步有重大意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行、用等都有化学的影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把化学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古代人们就发明了用粮食发酵的方法制造酒和醋,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加离不开化学。

    (二)“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其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化学知识已经渗入我们日常的吃、穿、住、行中了,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融入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热情、促进化学教学的发展。

    (三)“生活化”教学符合现代教育要求

    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逐渐向生活化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教学回归生活。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意识。

    二、实现化学教学“生活化”回归的有效策略

    (一)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的内容时,带几根铅笔进入课堂,让学生仔细观察铅笔上的标志,并思考铅笔上H、B的含义。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当黏土含量较高时铅笔芯硬度增大,反之石墨的含量提高,黑色增强。H代表铅笔的坚硬程度,H值愈大,铅笔愈坚硬;而B则代表黑色的深度,B值愈大,则铅笔愈深色。这样,学生能深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化学,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将专业知识用生活的语言解释

    在教学中,面对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把语言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

    比如,在讲解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的时候,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很多学生弄不清楚啥是正反应方向,首先讲解正反应方向就是从左往右,咱们中国人,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正常思维,正常习惯,做什么事情都是从左往右,读书、看报、写字都是从左往右。那为什么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呢?反应物浓度增大,就说明反应物多了,它多了,为了平衡就得让它少点,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就少了,这样平衡了。化学平衡,若一面多了,就往对面移动,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平衡。

    (三)关注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探究现象本质

    在生活中,教师应注重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因为许多社会现象中隐含化学知识。

    在食用早餐时,会经常选择馒头、包子之类。在不经意间,笔者发现馒头并不是实打实的面团,而是很蓬松很松软,其中内部密密麻麻分布着气泡。究其原因,是由于馒头在发酵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酸,此时面点师傅就会向馒头里面添加食用碱,来中和乙酸的酸味,留下面粉的香味。其化学反应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在反应后,馒头中会遍布着CO2气体,CO2气体在蒸煮时,会受热膨胀,使馒头内部变得松软,所以蒸熟的馒头内部就会呈现出很多小气泡。并且,蒸馒头时,满布馒头的CO2气体,会使馒头受热均匀,口感更佳。

    教师将这些生活化内容带入课堂,能够促进职高化学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化学学科是一门兼具实用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化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转变老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善于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融入化学教学中,将新型教学方式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传播化学的正能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热情,促进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梅.职高化学教学模式改革[J].文理导航(中旬),2015(5).

    [2]吴绪平.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3]陈润杰.生活的化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17-18.

    ◎编辑 张 慧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6: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