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形势下基于职业教育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研究 |
范文 | 范文燕 [摘? ? ? ? ? ?要]? 新形势下需要新作为来面对新局面,作为我国培养产业工人技能的职业教育体系也要适应改革潮流的趋势,以改革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基础,强化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手段。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在信息化环境中,与学生一起进行多媒体式的共同教学,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听讲,共同解决问题。为此,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吸收和关注知识体系与学术先进潮流的核心要点,以专业性和前沿性为主要授课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其中充分吸收教学经验,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以此来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关? ? 键? ?词]? 新形势;职业教育;产业工人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10-0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职业教育体系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向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国要从制造大國变为制造强国,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因此,培养一批新形势背景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团队是时代的最新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产业建设的关键。本文就新形势下基于职业教育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产业工人培养质量的一些举措。 一、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的时代是产教融合的时代,在时代的催生下职业院校教育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快的发展速度给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在概念认知、师资培养培养、体系完善和教学模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一)院校学生层面 在职业院校,一些学生对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认知还不够完善,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全面的指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音符下,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及时转变思维,对职业教育概念的认识不能及时更新,以至于出现将职业教育等同于技能教育的乌龙想法。而在学校方面,大部分职业学校无法为这些渴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 (二)院校资源层面 在师资团队上,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单一,缺乏企业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人才,教师专业技能也比较单一,缺乏复合型的教师人才。在许多职业院校师资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认知,缺乏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在课程建设上,职业院校急需开设与职业院校大学生个性化成长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在课程建设上突出职业院校的专业性和适用性。在教育体制上,职业院校还缺乏完善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体系,缺乏能够整合政府资源、联动企业与市场共同建设职业院校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完善体制。 (三)职业教育层面 教学手段单一是当前影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传统的职业技能教学只是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在特定的课程中,教师会举出一些历史或是现实中的例子进行论述,但这些论述通常只是口头讲解或文字浏览的形式,无法对学生感官形成有效的冲击。在实例教学中,有许多技能操作问题,如果能使用图片、视频、音频辅助上课,就能有效改善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一般的课程教学不同,职业教育是一门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课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能只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知识,而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不高,教学质量较差。 (四)概念认知层面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产业结构模式快速改革,产业工人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主力军。但如今仍然存在部分民众对职业教育认知偏差的问题。一是大部分民众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生源较差,职业教育水平不高,导致许多家长从根本上不能接受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二是在许多用人企业中,将职业教育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人才进行区分对待,存在着一定的学历歧视。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认证体系发展还不成熟,在许多职业技能评定上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四是职业教育与高等理论教育衔接不够顺畅,许多希望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学生缺乏继续进修的机会,使得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走入社会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二、基于我国职业教育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探究 (一)发挥政府主导,建立课程机制 为强化我国产业工人培养质量,政府要发挥主要作用,加大产业工人培养的资金投入,加强统筹管理,转变管理方式,明确职责定位。政府的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规划好当地的产业工人培养战略,进一步明确相应政策引导和计划实施步骤,通过加强与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要统筹现有的一切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建立一个现代化、标准化、系统化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供求与竞争机制的市场调控机制在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全面的社会性工人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加大产业工人培养的教育供给,增加产业工人培养的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并完善产业工人培养的相关法律规定,引导产业工人培养模式走向正规。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融合,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在我国教育体系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推进是构建高效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基本力量。基于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职业院校要时刻秉持着以课程教育体系为基础,建立一个适用性与针对性极强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职业院校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体系,完善职业院校的课程教育机制。在应用型的专业学科建设中,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创业创新素质进行同步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复合型的专业创新人才。 (二)强化企业共建,完善培养体系 在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体系建设中,人才建设是关键。职业院校要把控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调控力度,建立一个四层网络的教师资源获取体系,由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专业技能优异的职业院校教师、运营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和互联网企业的一线精英一起组成[1]。针对职业院校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师资源匹配,为学生提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全面完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建设。在人才建设上,职业院校还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培养原则,让校内的优秀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演讲,让企业的精英人士和行业专家进入职业院校内部进行教学。鼓励师生产业共创,全面推进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建设。在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中,要善于调动一些可以利用的建设资源,科学合理发展产业工人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院校建设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具有方法烦冗重复、建设力量分散的缺点,使得我国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发展成果很不理想[2]。为提高我国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发展效率,建设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发展模式,可以将产业工人培养模式院校化作为一项具体措施。 我国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我国院校中的各种师资和职业院校场地设备,发展建设我国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项目,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水平。院校化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校方提供的优质场地和师资设备,并通过选拔获取优质的企业员工,加以市场化发展中不断完善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训练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建设模式,并利用职业院校内部的文化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院校化对于社会中许多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发展组织、对于政府的职业院校部门和社会中的企业来说,都是一次互补发展的机会。职业院校为国家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优质的复合型人才和培训建设基地,国家部门和社会为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提供充足的资金和政府职能引导,并给予院校中许多职业院校任课教师更多的实践教学和训练的机会,提高院校一方的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水平,实现社会内部的共赢[3]。 (三)树立职业理想,实现自我提升 在职业教育的产业工人培养课程体系中,产业工人自身的学习观念是内因,对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强化产业工人的培养质量,我们要从根本观念入手,积极对产业工人的自身观念进行引导,以此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用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来看待自身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与问题。用更为热情的姿态投入到教育培训学习中去,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一个远大的职业理想,主动强化自我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自我提升。新时代的产业工人要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勇于接触新技术,勇于探索新领域,将自身的职业技能价值发挥到最佳,为祖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四)完善教育机构,创新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提升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有关部门要以职业院校的创新型培养模式为核心,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培养模式,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创新地区产业工人培养理念,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完善当地教育机构,将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融入日常的产业工人教学之中,依托当地优势行业与领先企业发展教学机构,优化产业工人培养的相关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一个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实现企业需求与院校培养的无缝对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的职业院校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建设中,我们要时刻秉持着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政府和社会企业为两翼的发展模式,打造院校—企业—政府的职业院校产业工人培养模式体系平台,构建多元化的高校双创实践平台[4]。以职业院校内部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教师人才建设为关键,以实践平台为保证,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国职业院校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基于职业教育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學报,2018,No.140(4):13-15. [2]张清郁.职业教育之优秀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6):102-103. [3]康家林,徐江莉.职业教育之优秀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8):7-8. [4]王永科.培养优秀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7(1):31-32. 编辑 司 楠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