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职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认识、探索与实践
范文

    徐培东 唐妙荣 贺晓春

    

    

    

    摘 ?要: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对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进行研究。截止目前除个别本科院校破除趋同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之外,国内高校普遍还处在趋同化管理的初级阶段。本文在对趋同化管理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旨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高职院校的趋同化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思想教育和寒暑假管理领域。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际学生; 趋同化管理; 寒暑假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0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4-0030-06

    一、趋同化管理的背景

    2018年9月3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2018〕50号)[1]强调招生管理趋同化:对于来华留学学历生入学标准设定与中国学生一致的学历下限,对于高校招生信息内容设定趋同化下限;教学管理趋同化:“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制度,符合国家教育教学标准和相关规定,逐步实现中外学生教学管理的趋同。”;日常管理和服务趋同化:“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改进,推进中外学生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隐性的趋同化:“高等学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述;提供外国文字翻译件作为参考时,应当明确注明翻译件不作为管理依据。”这句话应理解为,既然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那么来华留学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汉语问题,因此在制定校内管理制度时必须使用规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普通话)来表述,以促使学生学习汉语。但为了照顾“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方便其理解,可以提供外文翻译件。考虑到中外文之间的差异,为了避免因理解上的歧义和误解对管理造成的困难,故规定“若翻译件与中文原件表述不一致或有冲突时以中文原件为准”。

    二、对趋同化管理的认识

    差异的存在是实现趋同的动力源,正如“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有势能差,渗透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有浓度差,中国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所形成的人口大迁徙是由于社会城乡贫富差一样。但这种差异最终会被消灭而达到平衡,即趋同。在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或人对事物认识的误解和偏见往往是由于不知道、不了解或无知所造成的。这种“无知”的背后是差异,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性格的差异或人对新旧事物之间态度的差异。[2]

    (一)趋同化管理的法律与管理学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管理规律的应有之意

    独立的国际学生归口部门管理模式实质上是趋同化管理的初级阶段。形成这种管理模式的原因有很多,如:第一,学校顶层对国际学生工作的认识不足,重点强调“国际”二字,而忽略了“学生”这一核心概念,本末倒置。第二,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或部门职能外延不到位,导致本应是招生处、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和就业处等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而被迫剥离出去,自成一体,但是做的工作却是重复的、一样的,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降低效能。第三,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不高。事实上,北京语言大学2013年的校部机关改革,将国际学生管理纳入学生处统一管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趋同化管理,至少从体制这一源头上扫清了障碍。因为“学生”这一集合名词真包含“国际学生”,因此学生工作必然真包含国际学生工作。于是不难抽象出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过程规律(图1)。这类似于中国传统思想里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存異”主要是由于组织的制度不同而对其采取的包容态度。具体到国家层面而言,就是因国籍不同而产生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差异。而“趋同”则是要求被管理者根据管理者的制度设计,在管理者国度享受同等的“公民待遇”。[3]

    (二)趋同化管理是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趋同化管理是指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国际学生管理的基础上,基于“学生”身份这一核心概念,按照教育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而对来华国际学生实施的趋于同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它涵盖了从准备招收国际学生,如招生计划制定、招生信息发布、录取方式等,到国际学生毕(结)业离校以及后续追踪这一系列管理。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了复杂性、系统性和过程性,并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趋同化管理也体现了“客随主便”“入乡随俗”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趋同化管理是国际学生管理中的高级阶段。[4]

    美国高校采用“统一化”的管理模式管理留美国际学生,其管理核心理念是基于“学生”这一身份而做出的,即本国学生与国际学生均为学生,只是修饰语(国籍)不同而已。在美国,国际学生必须遵守与本国学生相同的行为规范,服从一视同仁的学籍管理和其他管理,并不享受特殊化待遇。德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教育管理采用与美国高校类似的模式,职能部门只负责招生管理、对外统筹协调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业务工作,教学管理完全由教学院(系)负责,其中管理系统并无差异性,学生待遇也无不平等性。[5]法国在国际学生生活保障方面实施趋同化,国际学生在法国享受在法国民待遇,在住房保障、医疗保险、交通运输等领域享受与本土学生同样的政策。[6]

    (三)趋同化管理是“和而不同”“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

    “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化”管理不是“等同式”管理或“一刀切”管理。恰恰相反,“趋同化”管理是在充分考虑国际学生生源国文化多样性、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个人情感、性格和习惯等前提下,因时因地、分门别类、创造性的以无限趋近于管理中国学生的方式为主体管理国际学生,消除管理者不适感,同时也使被管理者欣然接受管理机制而达到“双赢win-win”的状态。它并不是中国学生管理模式的照搬、照抄或简单粗暴地套用,而是在“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施的“刚柔并济”“天下大同”的管理模式。[7]趋同化管理是情与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体现以制度、红线和底线为本的刚性管理(法),以及尊重人性价值、关爱人的生活和成长,即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情)。[8]

    三、趋同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制度设计趋同化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学院国际学生管理遵循“以人为本、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规范高效、积极稳妥促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原则。“在考虑留学生文化与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同时,积极推动外国留学生与学院国内学生在管理和服务上的趋同化,学院外事办、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基础教育部、保卫处、后勤管理中心、组织人事部以及专业系部等各相关系部处室须处理好各自职责范围内涉及的留学生事务并积极给与其他相关部门工作上的协调与配合”并明确了各个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职责。在教学管理上明确规定“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参照普通院内学生的教学管理办法实行。学历教育参照学院专科学生培养模式进行管理”。在日常管理与服务里明确规定“学院国际学生享有校园卡办理、学生证件办理、图书阅览、体育场馆使用等与国内学生相同的学习、生活条件与服务。”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宿舍管理办法(试行)》内容上完全按照国内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入住制度、会客制度、安全卫生制度、时间管理和离宿制度。《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也是根据学院顶层组织设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和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川信职院〔2017〕44号等制度。其余参照中国学生的管理执行的制度如表1,广泛涵盖教学管理、日常管理和资助管理等学生管理内容,后期趋同化的国际学生管理制度也将陆续出台。

    (二)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趋同化

    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国际学生在踏上飞往中国的班机,第一次前往中国之时所接受的一切人或事对其施加的影响,包括航空信息提示,空乘人员安全示范,执法机关(如国家暴力机关,监狱,人民警察等)对违法乱纪国际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内部人员(如在商场、机场、车站或码头等社会公共场合)对于国际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相关人员会极力劝阻、提醒和教育以及国际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和自我革新。从狭义上讲,则专指学校内部教职员工和管理者对国际学生实施的教育。因此,可将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简化为图2所示。[9]

    1. 国际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意义

    (1)近年来国际学生不良事件频发

    这是教育客體对教育主体的反馈和倒逼。根据近来各高校反馈的实际情况,国际学生在华不良事件分为违法犯罪类、违反校纪校规类、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类以及个人品行等涉及法律和道德的问题。如伪造材料骗取签证、偷盗、非法打工或经商、恶意滞留、吸毒、恶意欠费、不讲诚信、纪律意识差、安全意识差、乱扔垃圾、大吵大闹扰乱公共秩序、不完成学业等,广泛涉及国际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究其原因,核心在于思想上未完成跨文化。

    (2)正确引导国际学生成长成才,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这是教育主体根据既定目标,对国际学生实施的正向引导,化解负面影响。新时代具备综合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支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沿线国际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思想建设,筑牢思想防线,这样才能为智力提供正确方向和底线。我院曾经有一名穆斯林学生,置伊斯兰教义于不顾,无视校纪校规恶意酗酒,导致在返校途中摔伤;另一名学生购买未更换牌照的电动车,经保卫处和国合处教师教育之后,为了寻找新奇感,又无证驾驶机动车;还有一名学生,因担心自己母亲的手术而心情郁闷,请假休息。这些案例都暴露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2. 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趋同化的路径

    国际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与中国学生一致,充分体现正惩罚和负惩罚相统一,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与评奖评优直接挂钩,体现“惩戒+教育,以教育为主”的基本原则。

    (1)以辅导员主题教育为主的思想教育

    《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强调高校应当为国际学生配备辅导员,且配备师生比不低于中国学生辅导员比例[10]。我院至2017年秋招收首届国际学生以来,便按高师生比配备了专职辅导员(表2)。

    第一,上好国际学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我院绝大多数国际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们容易把对我院的第一印象上升至“中国”的层面。因此,我院全体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十分谨慎,尽量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国际学生面前。在入学通知书里,写明到达我院的具体方式,当地的气候,需要携带的随身物品等;在迎新过程中,根据国际学生到达的时间和选择的交通工具,安排志愿者和校车接站;在集中入学教育课堂上,中国国情、四川省情、广元市情、学院校情和校纪校规作为重点介绍内容,同时由志愿者带领熟悉校园环境。

    第二,开好国际学生每周例会。国际学生每周班会是对其开展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一是,总结具体工作,引导国际学反思本周学习和生活,反馈所遇到的问题。二是,布置和安排下一周的任务。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每周一个主题,内容有:?譹?訛安全教育。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禁毒防艾和预防自然灾害等。?譺?訛诚信教育。主要是诚信考试、诚信做人。?譻?訛合理消费教育。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譼?訛时间观念教育。养成准点、守时,做事不拖不沓的习惯。?譽?訛人际关系和恋爱观教育。引导国际学生正确处理诸如室友关系在内的人际问题和矛盾冲突,形成正确的恋爱观。?譾?訛正能量教育。凡是利于国际学生思想成长的,凡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凡是利于中国优秀文化传播的,凡是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都是正能量。如借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向国际学生讲好当代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中国高度,让他们全方位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建设上取得的成功经验。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