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范文

    凌燕

    [摘 ? ? ? ? ? 要]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主要分析微时代背景下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和路径。思政教育者必须建立“微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微媒体”,融入教学对象 “微生活”;提升自身“微技能”,引领思政教学“微时代”,从而提高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关 ? ?键 ? 词] ?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56-0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技术进入5G技术时代,同时也随着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介的出现,全民进入“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机遇,新媒介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思维模式,让思政教学环境更加开放,方式更为灵活,便捷且丰富的网络信息增长了学生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微时代”下也隐藏着巨大的挑战,新媒介的出现使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但信息良莠不齐,网上甚至还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这对阅历尚浅、思想不够成熟的高职生造成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利用“微媒体”、建立“微思想”、提高“微技能”,对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机遇

    “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兴起为标志,通过细微的语言反映社会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思想,并在人群中产生细微影响,开启的时代,具有信息迷你化、传播内容大众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功能多样化、信息碎片化等特点,“微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模式,学习领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和校园学习,学习内容超时空和超领域,解决了传统课堂知识传授的滞后性。在“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紧跟时代的潮流,积极融入“微课堂”,充分利用好“微媒体”。

    (一)延伸教學领域及教学深度

    在“微时代”,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脱离时间的延时性和空间的地域性束缚。“微时代”的超时空性特征,有利于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领域,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能被学生通过“微媒体”进行分享和转发,使更多的人被所传播的内容影响到,必定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授课对象不再局限于教室里的学生,延伸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领域。同时针对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有限且点到为止的弊端,“微媒体”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的平台以多样的方式深度了解理论课上留下的疑难杂点,并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甚至与“道友”一同讨论、辩论,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智慧校园、云课堂等,其实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微时代”的产物,利用“微媒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媒体”上进行咨询,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全育人”的效益得以实现。“微媒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一般为特殊,化枯燥为生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相结合。

    (二)丰富理论课的形式与内容

    过去理论课的形式仅仅局限于教师单方面对课本内容的讲解以及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权威灌输”—“被动听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似听”“似信”“似懂”。在“微时代”,各种“微载体”能够将传统的文本、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等载体形式融为一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活化和大众化,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微时代”的到来解决了学生对传统纸质版的视觉疲劳,将授课内容通过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现出来,加上目前的技术水平,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能让学生感受到3D视觉,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引起他们的交流、互动和共鸣,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逻辑性、理论性和亲和力,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成就感,以及提升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获得感。

    二、“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网络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过渡阶段,辨别能力较弱,缺乏社会阅历,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受到冲击,要正确认识“微时代”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带来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微时代”对高职生正确价值观的冲击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信息的及时性、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满足了高职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微时代”下的媒体信息也伴随着碎片化、随意化、虚拟化,信息的瞬息万变、新奇多样诱惑着高职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思考,更没有时间明辨真假,从而导致思想的混乱,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但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非常容易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某些歪曲事实的报道、腐朽反动的文化思想,极易使大学生的“三观”发生偏差。且“微媒体”丰富多彩的事物极易使自控力较低的高职生深陷其中,不能合理地利用时间与媒体工具,从而形成课堂上的“低头族”与“趴桌族”。不能专注于课堂上的内容,影响理论课的质量和氛围,持续加重学生对思政理论课冗长、乏味的厌学心理。

    (二)“微时代”对施教者自身素质的挑战

    “微时代”的即时性特征使学生能够便利而快捷地了解各种社会热点、思想动态和理论前沿。“微时代”下成长的高职生,思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张扬,对知识的新颖性、实用性、丰富性的期待值不自觉增高,这无疑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信息素养、知识结构和新媒体运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且“微媒体”的碎片性特点容易使教学对象养成表面化、快餐化、情绪化和泛娱乐化的文化心态,致使教学对象形成“浅阅读”“浅理解”“浅接受”的思维方式,从而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度性带来严峻挑战。“微时代”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信息传播零门槛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大量的学习视频、文本等资料。所以现在大多数学生有倾向于“自学模式”的趋势,导致课堂上“人到心不到”的无奈现象。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吸引性、实用性、逻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策略

    “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能力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冲击性,针对以上挑战,故提出相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建立“微思想”,创新教育方式

    面对“微时代”的降临,教师应改变思想观念,持积极的态度,建立“微思想”,提升“微本领”。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微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如利用微信、易班等进行课堂签到或课堂答题。还可以借助“微媒体”择取相关的社会热点内容,与同学进行实时分享、探讨。或作为课后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也要求教师多关注“微话语”,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一些俏皮流行的网络用语,给学生一种“接地气”的印象,可以提高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通常是行不通的。

    (二)利用“微媒体”,走进学生“微生活”

    高职学生感情丰富、敏感,自我意识较强。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出现使他们可有更多的方式来表达自我、记录生活、宣泄情绪。学校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向学生不定时地推送相关内容,使学生平时浏览网页也能了解更多的思政内容。也可以创立“微互动”,与同学在互动平台上积极踊跃地一起探讨对思政内容的看法、观点。对发表观点较偏激的学生还能私下深聊,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与反思能力。新一批“00”后高职生更偏向于“抖音”“快手”等微视频,教师可组织学生用短视频记录生活中积极乐观,与思政相关的内容,并发表自己所感所想,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习惯,真正实现“记录世界记录你”。教师还可利用各种有利于思政课开展的APP,使教学内容充分地渗入学生的生活,教师还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能切身体会到学生的需求,从而能更大空间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自身“微技能”能力,引领“微时代”

    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被“微媒体”魔力所俘获的“微时代”,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变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光是改变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者必须要提高政治理论素质,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熟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理论观点开展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素质。除了学习与专业有关的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还应多学习各种“微技能”,站在时代的前沿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微生活”。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识和素养等方面较一般大学生更具有特殊性,他们将来是中国蓝领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重要使命,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发展,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发展。高职院校要强化组织管理,增强“微意识”;发挥“博主”的主导作用,提升“微能力”;重视对“粉丝”的引导,提高实效性;创新内容与形式,提高吸引力;把握传播和教育规律,做好主流传播。

    参考文献:

    [1]蔡岩,张静,王茹春.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3):138-140.

    [2]阮博.“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7):63-67.

    [3]吴永刚.论“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16-2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