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策略
范文

    张红丹

    [摘? ? ? ? ? ?要]? 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对具备实践能力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师,特别是刚刚进入高校的新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现阶段我国应用型大学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明确教學目标,提升教学实践性;加强对新教师的实践指导;进行教师个人实践的展示与共享;促进实践共同体内的协商和研讨等,从而促进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关? ? 键? ?词]? 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实践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45?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1-0120-02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实践能力是应用型大学毕业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新教师要牢记自己的教学任务,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必要性

    新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要对个人的生活史进行评估和反思,是被教师认可的一种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期间进行合理应用并和自己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相符的动态知识结构。由此不难看出,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个人经历、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和自身的职业也有很密切的联系,同时和其自身的实际体验、生活感悟有联系,仿佛一条将教师个人生活、职业生活史紧密结合的纽带一般,不难看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会伴随教师终身发展。刚刚进入应用型大学任职的新教师主要是对口专业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教师读书期间并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培养,从而导致这些教师缺乏实际的教学实践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较差。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因素,教师具备实践性知识,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性教学能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将教师自身所持有的知识和能力传达给学生的重要基础。所以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实践性能力非常重要,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二、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的问题

    (一)新教师实践性知识和理论匮乏

    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具备高学历、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进行教学,所以高校的新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生研究生,这些新教师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学培训。即使是师范专业毕业的新教师,因刚刚参加工作,掌握的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知识较少。

    (二)新教师教学实践性经验不足

    新教师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就进入应用型大学任职,这就使新教师缺乏一定教学经验,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处于关注生存阶段,不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新手老师的教学实践性经验欠缺,会导致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下降。尤其是在应用型大学中,大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传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强化个人社会实践力的意识。如果应用型大学的教师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会严重影响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新教师实践性教学方法欠缺

    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相比存在很多不足。在实践能力方面,高校的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弊端。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方法,并且根据学生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教育教学过程能够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进行教学。新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教师因教学方法不当,即使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能够顺利地将本专业知识传达给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大学对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新手教师常常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践课程内容、形式以及教学方法。这样严重阻碍了应用型大学中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不到社会对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不仅影响了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和名誉,还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应用型大学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实践性

    因为应用型大学定位明确,更加关注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发展,所以应用型大学中的新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不断提升教学的实践性。新教师要注意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应用性。应用型的实际含义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顺利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从而让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知识能够帮助自己提升相应的工作能力。新教师要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相结合。新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思想观,明确自己职业理想就是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此基础上,新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如何教好学生作为自己最近的发展目标,从而一步一步地成长为优秀教师。

    (二)加强对新教师的实践指导

    实践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在教学期间具有感同身受的教学意识,这些新教师才能够受到最多的精神历练和应用性知识的教学体验。不但需在具体教学期间学习,此外,在学习过程中还需有专家型教授的正确指引和领导。同时对这些专家型教授也有相应的要求,其不但要掌握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现状和教学现状,掌握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还要可以自如应用理论性、实践性知识,其既是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新教师教学的反思研究者,也是效率极高的教学工作促进者和支持者、实践教学的评价人员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些专家型教授通过应用不同模式和手段使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更加显性化和合理化,具有定期总结、整理自身实践性知识价值、应用的意识,进而将自身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应用型大学的新教师。

    综上不难看出,新教师通过学习专家型教授的实践性知识对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有积极的影响。例如:(1)新教师可积极向应用型知识经验丰富的教授学习新的教学信息和模式,掌握现阶段学校内部的发展情况,明确、分析哪方面的发展存在问题、局限性、需注意的地方等,具有发展风险意识。(2)新教师可以学习专家型教授的教学价值、本质现象,能够受到教学启发,进而树立深入思考、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3)新教师通过专家型教授的指点后,可以分析出一套适合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结构,这是个人的特色所在,与此同时也可以分析出专家型教授所认可的个人发展理论,进而指导新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新教师自身的实践展示、同事共享情况

    每一位新教师在工作期间都是自身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创作者,教师要具有以日常的生活经历、教学情况为基准的教学意识,通过自身的生活感悟、教学反思形成一套实践性知识结构和内涵以及个人对教学的深刻印象和理解、教学智慧等。这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实践共同体而言,都会在日后的发展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实践性知识是一种潜在的内容,潜藏在教师的脑海、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很难以直接的方式直接表达出。对此,要有将新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变成实践共同体的共有智慧,换句话来说就是指将单个教师的优秀教学实践经验转变为教师团体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共享自己的实践经验。所说的个体教师的个人教学实践经验展示是指需要将自己的内在智慧转化为外显的共同体知识。教师通过展示创造性教学实践可使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化和转变,使教师自身和同事之间可以深化对应用型知识的理解,实现优化教学、丰富实践经验的目的。

    (四)实践共同体

    应用型的大学新教师已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为了提升自己的实践性知识,高校新教师要学会在共同体中合作学习。在此环境下,新教师可以积极发言,说出心中所想,全面分析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具有将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进行外化、同化的教学意识。与此同时,新教师也可以全面论述自身在教学期间遇到的难点问题,不难看出只有处于安全、安心的环境之中,新教师自身的深刻教学反思和生活感悟才能发挥作用,并成为现实。在此期间,其他教师不是教学实践的指导人员,也不是传授者的“学徒”,他们是该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通过课堂具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加深教师教学实践的理解和学习,还需要给予积极的反馈,端正自己的教学意识。同时,教师在闲暇时光还要在一起分析教育情境,在这个过程之中,还会分析、发掘出新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等;仔细思索自身在教育期间的成就、问题、瓶颈等,以尽快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增强自身教学实践的目的。

    综上,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是从新手老师成长而来,所以无论经验是否豐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保持尽职尽责的态度。尤其是在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能够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所以应用型大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工作密切结合,通过自己的实践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英杰.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9,10(2):6-12.

    [2]吕霞.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升策略探讨[J].教育现化,2017,4(20):72-73.

    [3][美]唐纳德·舍恩著.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M].夏林清,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0.

    [4]Carr,W.Kemmis,S..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Knowledge?and Action Research[M].The FalmerPress,1985:142.

    编辑 赵瑞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5: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