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口才能力现状及培养研究 |
范文 | 王琪 [摘? ? ? ? ? ?要]? 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和输出高技能人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与其將来的就业与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沟通无处不在,对其口才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口才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口才能力的措施。 [关? ? 键? ?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口才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46-02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于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关于职业教育职责,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重要指示,他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口才能力不仅仅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新媒体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繁,口才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对工作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就业和生活。因此,提高学生的口才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口才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新、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多元能力的混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唯学历凭能力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培养方向。换句话说,检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水平的主要标准就是职场能力。职场能力除了包括未来工作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包含表达交流、沟通合作、创新创造等能够伴随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国内的部分学者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并对相关领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晏海英(2012)研究认为,在增强大学生的口才和沟通能力的同时,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口才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个人的自信心,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1]方烨(2012)指出学校强调知识传播而忽视表达的教育模式使很多学生越来越不擅长交流,想要提升学生的口才能力可以通过将口才训练纳入教学过程,面向所有学生建立口才训练课程,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改善学生不善交流的现状。[2] 综上所述,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口才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能够客观地分析和正视目前口才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建议和措施,这些都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口才提供了切实可信的理论基础。 二、高职院校口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学生就业,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计方面都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包括口才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教学,让很多学生出现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中不占优势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受新媒体的影响,学生过度依赖互联网和手机,像QQ、微信、微博等聊天交流软件出现后,很多学生的交流基本上是通过手机进行的,这就使得很多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变少,在面对真人交流时会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甚至会出现心慌、害怕等感觉,这样的心理现象势必影响交流的逻辑和意思的表达,让对方无法完全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出现交流困难。 2.学校对口才能力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由于一些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认识较为片面,只单纯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某项工作的技能,忽视了职业群体的特征以及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缺少专门的口才培养课程,口才课无法进入人才培养体系。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口才学习课程,也是按照选修课或者是讲座的形式进行,全凭学生兴趣进行选择。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通常是传统的“朗读”“朗诵”“演讲”等,没有充分考虑每个专业的特点,没有注重高职院校口才培养的专业性,很少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突出不同职业特点的职场口才培养课程。例如,营销专业缺少推销、谈判表达等内容;文秘专业缺少接待、汇报表达及会议主持等内容;广告专业缺少解说、提案表达等内容;物业管理专业缺少投标、劝说表达等内容,显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职场能力。[3]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法,许多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解释口才的重要性,留给学生锻炼和表达的机会少之又少,造成学生只听少练或者只听不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由于没有相对应的岗位情景模拟训练,使很多学生无法与教师产生共鸣,反而滋生对口才课的厌倦和抵触情绪。 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理论教授过多,无法在现阶段达到提升学生口才能力的目的,必将削弱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难以保证教学的实施效果。 3.学生自身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简单地将口才能力等同于会说话,许多学生认为口语交际方面不需要进行刻意的交流和练习,但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口才能力。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开始逐渐意识到口才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提升自身口才能力的愿望,却缺乏行动,没能坚持刻苦的训练。也有一些学生能够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但问题是他们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口才能力培养措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想要在社会立足,一方面必须具有专业的技术能力的硬条件,也需要有良好的口才能力这样的软实力,两者缺一不可。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高职院校口才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口才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提升口才能力,学校、教师和学生需要重视口才能力的重要性。學校应始终意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是专业和技术,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包含相关能力如口才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对高职学生来讲,学习好专业技术与口才能力同等重要,避免出现因为表达能力影响表述专业技能的尴尬场面。高职院校开设的口才课程与语言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等学科密切相关。作为一门涵盖知识广泛、涵盖领域众多的课程,我们需要注重教师培训和优化整合教师力量。[4]选拔教师时,需要注意教师的专业背景。在教师培训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模式,将培训前和培训后、校内和校外、定期和不定期、短期和长期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不同职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尤其是职场口才的需求。其次,让教师能够到与所教授的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进行锻炼,让教师了解企业对学生的口头表达技能的要求,探索更有效的口才课程教学方法,并突出不同职业的特点及需求。还可以邀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演讲培训师进入学校,培训教授口才课的教师。作为主体的学生,也要在培养自身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才教学的课堂中,树立主动改变、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在教学设计上,增加口才能力培养提升课程 学校在课程设计上,提高对口才能力的重视程度,开发和设计包括职场口才在内的口才能力培养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设置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并且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教师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选择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目标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教会学生一些必备的口才技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5]例如,对于技术类的学生,可以侧重于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营销类的学生,需要侧重于各种推销手段和技能这方面表达技巧的培养。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自我表达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角,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从而激发浓厚兴趣,提高口才能力。口才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培训,及时分析和评论学生的表达方式和内容,阐明口头表达的思路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对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和热情。[6]另外,对不善言辞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从“敢表达”开始,逐步迈向“会表达”,最终达到“善表达”,以达到树立其信心和促进其思维发展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锻炼提升口才能力 新媒体时代为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学生应该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各种软件、客户端或是小程序这种便捷平台,不断地参与锻炼,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例如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连线的方式,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的口才技能学习和切磋,通过不断实践,克服心理障碍,发现自己的弱点和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正,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口才能力,只有在自己不断的坚持和努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或者真正的提升和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借助于新媒体的技术,更好地推销和包装自己,为就业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人际交往越来越便利也越来越重要,这对高职院校学生口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口才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通过学校、老师、个人的重视和共同努力,借助新媒体提供的便利平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口才能力,为工作和生活增加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晏海英.论当代大学生的口才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5):115. [2]方烨.提高大学生口才能力的几个有效途径[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85-87. [3]杨晓.论高校口才训练课的误区及纠正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156. [4]袁晓夏.高职院校口才训练课教学改革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5]林灵.从职业视域论高职口才课程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2(3):136-138. [6]朱彩虹.大学生实用口才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 王海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