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 |
范文 | 申燕玲 刘秀芳 [摘? ? ? ? ? ?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才需求中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各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其定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针对山西省G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奠定基础。 [关? ? 键? ?词]? 应用型本科;学前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0-0176-02 一、研究设计 通过问卷星对2018、2019、2020届学生进行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山西省G学院为例》的问卷调查,共计479名学生参与调查。 (一)研究对象 山西省G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及效果是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重点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实施(频率)、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师资和条件)、实践教学实施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对2018、2019、2020届学生进行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山西省G学院为例》的问卷调查,共计479名学生参与调查。 本研究第二部分整理、统计并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 的解决途径。 二、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的内容 调查中发现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中。92.28%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在五大领域课程教学活动,81%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74.74%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在组织区域、游戏等活动。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 1.实践教学的开展频率 44.4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经常开展,55.54%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开展还是不够。 2.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 19%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非常充足,52.19%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足,仍有28.81%的学生认为 实践教学的时间不太充足。 (三)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1.师资情况 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大部分来自高校教师,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指导教师非常少。高校教师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只有17.12%的受访者认为指导教师的水平很高,61.8%的受访者认为指导教师的水平较高,20.46%的受访者认为指导教师的水平一般。 2.实践教学条件 20.88%的受访者对专业实践教学的场地、设备非常满意, 61.59%的受访者比较满意,42.59%的受访者认为实践教学设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84%的受访者所接受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教室、实训室和幼儿园进行。因受访者都是大四学生和已毕业学生,他们都经历过幼儿园实习。 (四)实践教学实施的评价 18.58%的受访者对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非常满意,23.39%的受访者对评价方式不满意。實践教学评价主体主要是高校任课教师。 三、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内容偏少且系统性较差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还是偏少。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184分,实践教学占83学分(包含军训、体育、专业课程实训、实习、毕业论文以及第二课堂等)。 实践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偏差。幼儿园岗位能力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而实践教学的内容 中主要是对学生某一方面实践能力的训练,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和衔接不够紧密。 另外,第二课堂活动中涉及专业活动内容较少,缺乏计划性和组织性,不能很好地发挥第二课堂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 作用。 (二)实践教学实施深度不够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其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能够积极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和理念,有意识地开展实践教学,但是开展的深度还是不够。 实践教学实施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训课程中和毕业实习。实训课程主要通过完成一个或几个独立的项目,撰写实训报告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的体系没有形成,课与课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形成整体效应。 在幼儿园实习时,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保育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比较少。 (三)师资力量薄弱是突出问题 调查中发现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师资力量是最为 显著的一个影响因素。不仅体现在教师数量少、职称低还体现在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有限。62.42%的受访者反映在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内容简单。教师自身实践经验有限,大部分教师不是应用型院校毕业,在他们的学习经历中,接受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少。 (四)缺乏合理的实训效果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缺乏有效合理的评价标准。每门课程做3~4个实训的项目,每个实训项目的评价标准大同小异,这些实训内容的效果和价值不能真正体现出来。 评价的主体也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只有在实习时,评价主体才增加幼儿园教师。 四、改进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要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新的规划和重构。设计课程中的实践项目,依附项目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要有层次、有衔接,要贯穿大学四年的每一个学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基础能力的培养逐渐过渡到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要进行科学的设计。 加强教学内容改革,重视基础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同时,突出专业以及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快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程,改变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和应用型课程体系不配套的状况,把反映幼儿园发展所需的最新知识和能力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同时,要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不仅限于课程中与课堂上。要把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起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把从课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活动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加大实践教学实施的力度 实践教学不能是点到点的实施,一定要从点到面。即使是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也要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实践到最后较为完整地完成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展现。实践教学要有衔接、要层层深入。每门课程的教师只负责自己的课程内容,而不考虑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要注重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不同课程的教师要一起进行教研,共同制定学院层面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从每门课程的点到课程群的线再到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面,层层深入实施。深入开展专业性较强的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三)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水平至关重要 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只有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实践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针对教师年轻且实践经验缺乏的现实情况,鼓励教师利用 假期到企业或者行业一线挂职锻炼,给予一定的课时费、生活和交通补贴。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丰富自有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另外,学生实习期间,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与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这样也可以帮助高校教师 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通过聘请行业中的高级专门人才到高校中承担实践教 学指导任务,与高校教师进行共同教研,从而促进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迅速提升。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是重要保障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比较逐渐从重视结果性评价 逐渐转变为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很重要。 教师制定课程中每一个具体实践项目的评价标准,对综合性 实践活动项目的評价标准,应以教研室为单位研讨其科学性,并报备学院进行复核。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管理层级,层层把关、严格考核标准,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在评价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征求行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相关建议,力求评价标准符合实践层面的实际情况。 (五)校企合作是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要形成稳定机制,这不仅有利于高校教师实践能 力的提升,也有利于真正地促进高校实践教学的深入发展。实践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大学课堂上的项目教学、模拟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而应该不断拓展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的实践教学内容。这离不开高校与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包括教学内容改革和开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环境、条件和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幼儿园可以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情景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通过在幼儿园中的实践锻炼和学习,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专业认知,同时更快更好地融入专业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杨秋.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及运行机制现状研究:以湖北省J学院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 [2]王晓晶,刘莎莎.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2019(3):171-172. [3]吴小贻.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内实践教学的思考:兼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池州学院学报,2012(5):126-129. ◎编辑 陈鲜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