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问题与策略 |
范文 | 赵楠 杨满林 [摘? ? ? ? ? ?要]? 2019年来,国家先后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开启了中国职业教育打造标准体系的新篇章,“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以下简称“三教”改革)作为落实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微观措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 ? 键? ?词]? 职教20条;“三教”改革;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0)39-0078-02 一、“三教”改革的必要性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对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包含师资、教学、教材等办学标准做了详细说明。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2019年职业教育打出“职教20条”和“双高计划”的组合拳,标志中国职业教育正致力于打造“样板间”式的标准体系。 目前,在建设教育强国和现代经济体系的总体目标下,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职业教育“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亟待解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以下简称“三教”改革)作为落实组合拳宏观政策落地的微观措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三教”改革面临的难题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师生比例失调问题,教师业务压力大,导致个人提升发展精力不足。 2.教材建设方面:动态的企业生产结构调整与相对稳定的教材(课程)建设冲突问题。 3.教法改革方面:行之有效的教法落地措施与持续性、系统性思想内涵建设问题。 4.“三教”改革评价体系标准化建设不足,制度有待完善。 三、“三教”改革策略探析 (一)教师培养机制 教师作为“三教”改革中有关人的唯一要素,是改革的核心要素。教材和教法都是通过教师呈现的,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育部各种相关文件都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必不可少内容。“职教20条”第12条提出,要致力于建设双师型教师资伍。“双师型”教师除具备社会活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教学方法改革、沟通协调、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能力外,新职教方案还要求“双师型”教师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包括高度的政治觉悟、对行业发展的把握、职教改革精神的理解和贯彻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2019年起高职对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推行扩招政策,加剧“谁来教”的压力,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师资建设可以从优化上层培养机制,以教师选拔聘用、双师培养、轮岗轮训及教师标准化考核方式等方面为入口,深入探索教师培养机制。 (二)教材改革方案 教材改革与课程改革密不可分,教材改革要依托课程改革同步进行。教材内容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职教20条”第9条对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双元”开发教材、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做了明确指引。此外“职教20条”第6条“1+X证书”制度,为教材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1.开发新型立体化教材 信息化手段作为职业教育的新常态,融合线上与线下资源,开发新型立体化教材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经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发出系列相关立体化教材。微视频、精品在线课程都将作为立体化、可视化教材的一部分,能够打破传统教与学必须一体化的壁垒。 2.共建校企合作教材 “职教20条”通篇指导如何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第9条明确提出企业要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发优秀国家规划教材,以服务企业经济建设。湖南作为中国制造行业的后起之秀,拥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国中车集团等一大批优秀机械机制造加工领军企业,校企共建“双元”教材合作空间大,教材也更具有专业示范性和标准性。 3.探索“1+X证书”教材开发 “1+X证书”政策能够缓解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时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择业、就业、创业能力。“职教20条”第8条提到关于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时,相关内容可免试。如何能实现学生取得毕业证书后具备真实的相关职业技能水平?“1+X证书”教材开发及应用在学生职业教育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教法革新策略 教法与课堂活动密不可分,教法是教师呈现教材内容的具体课堂活动实施手段。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下,如何建立适合制造类专业群特点的课 堂教学模式,值得深入探索。 1.三维模式教法 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平台,使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借鉴“上班式课堂”模式,探索符合校情、专业情、课情的工厂化课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技术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车间课堂、学校课堂、网络课堂平台,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三堂交互教学模式。 2.团队协作,模块式教学 职业院校到2022年要实现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一半的目标,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未跟上的前提下,打破一门课一个教师“终身制”。尝试教学内容模块化,由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分模块教学。技术理论由学校教师教、实操训练由企业教师教、模块知识由擅长教师教。模块式教学利于教学资源快速累积,同时减轻教师业务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去研究教材教法改革建设,完善教师自我能力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3.推进“学分银行”建设 探寻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教師教学规律的“学分银行”,以课程为起点,向专业、专业群、学校、行业辐射。探索高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 4.以赛促教 “职教20条”第4条中充分肯定国家级、世界技能大赛等权威竞赛对职业教育的正影响。如何发挥职业院校特点,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本课题将探究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技能比武方式,敦促学习。课堂上,分组竞赛、以赛促学。课堂外参加兴趣小组、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教师以全覆盖播种、个性化栽培、精准化扶持教学思路,实现个性化教育。 5.加强课堂思想内涵建设 “职教20条”第19条要求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的有效手段、创新创业能力的融入途径、现代学徒制课堂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机制、学校与企业双元主题价值取向矛盾壁垒破除做法,是教法改革的重要建设内容。 四、完善“三教”改革评价考核体系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作为“三教”改革措施落地的最终检验环节,为进一步推广“三教”改革成果,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一)完善可持续性师资建设评价体系 教师引进、聘任方面:2019年起,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师引进机制应向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人员倾斜。企业教师、专家聘任,充分考虑企业和学校特点,落实双元育人政策。教师考核方面:弱化科研比重,加强实践成效考核比例。师资培训、轮训方面:建立培训、轮训考核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工作。 (二)建立教材编选机制 发挥学校各级监管部门职能,监管教材编选机制,每三年修订一次教材,专业教材需随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与时俱进,促进教材编选机制良性循环。 (三)健全教法改革实效评价 动态调整考核方法和标准,教法改革与课程改革密不可分。教法考核应作为课程改革考核的一个子项目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程改革实施成效。 五、结语 在“职教20条”对中国职业教育纲领性思想指导下,以“双高计划”为行动指南,对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实施“三教”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注重人的要素。师资培养旨在减轻教师业务压力情况下如何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材改革关注企业动态调整的产业结构对教材(课程)建设的影响;教法革新侧重受教育主体(各类学员)的思想内涵建设。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关注各主体行为的情感因素对“三教”改革的影响,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9):86-91. [2]商玮.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智库时代,2019(47):122-125. [3]王成荣,龙洋.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7):26-29. ◎编辑 武生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