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立德树人理念下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范文

    刘杨

    [摘 ? ? ? ? ? 要] ?依据药理学课程体系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专业素养等实际情况,将思政教育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在确立课程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构建思政教育素材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使专业课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培养具有崇高理想、爱国情怀、职业素养、精湛技能的新时代药学人才。

    [关 ? ?键 ? 词] ?药理学;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1-0076-02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并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以专业课程为教育载体,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观的统一,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总目标。[3]

    本文以我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药理学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药理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药理学课程的特点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关系及规律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这是一门实验性课程,所有的知识架构来自科学实验,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药理学的任务是解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药理学是我院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在传授知识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为药学专业学生养成现代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是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环节。[4]

    (二)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特点

    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此时虽然已经进入第二学期,但仍存在部分学生职业认同感薄弱、职业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将影响学生品格德行的塑造和职业修养的培育。把思想政治因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使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互不耽误,真正实现教书育人。[5]

    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求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职业性,在课程思政的改革中,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及职业院校的实际,高度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育,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特点。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等元素;培养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具有综合职业素质,面向医药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6]

    二、药理学的思政融入

    (一)深入挖掘教材思政元素

    将思政教育纳入药理学教学设计,在备课中深入梳理、挖掘与药理学相关的思政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与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和思考。依据教学大纲,药理学课程包括7个知识模块,在各模块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论模块: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引入屠呦呦教授研发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案例;介绍药理学的发展中药物相关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提升职业荣誉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警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模块:融入“法治”,通过介绍麻黄碱作为冰毒的主要成分,大部分感冒药含有麻黄碱,因此要严格遵守管控类药品管理制度,依法销售,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模块:融入“法治、友善”,运用案例讲述吗啡药品滥用造成的后果,因此要嚴格遵守管控类药品管理制度,依法销售;通过图片及案例介绍精神病患者状况,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意识。化学治疗药物模块:融入“爱国、敬业”,通过介绍青霉素的发现及不良反应事件案例,讲述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等案例,抗生素滥用引发超级细菌案例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提升职业荣誉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安全、合理用药科普宣传与医药监管的责任感;警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心血管系统药物模块:融入“友善”,通过在社区开展科普服务及测量血压服务,增强学生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培养科普宣传与医药监管的责任感。内分泌系统药物模块:融入“爱国、敬业”,通过介绍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典的一线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等案例及不良反应,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胰岛素的发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提升职业荣誉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安全、合理用药科普宣传与医药监管的责任感。药理学实验模块:融入“友善”,通过小组实验及实验报告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能力外,增强严格科学态度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二)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环节

    1.课前

    通过“云课堂”发布学习资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课前预习带着问题上课。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将思政素材融合在专业知识中。将相关案例资料上传“云课堂”并发布讨论,制订学习计划。

    2.课中

    药理学课程入门,引入鲜活的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每节课程在介绍本节课学习目标时,包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以及课程思政目标。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任务、头脑风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案例、绘制思维导图并汇报展示,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互助友善、团结协作的精神。总之,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全方位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程思政最大化。

    3.课后

    通过与社团联合举办“药理学知识大赛”“安全用药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周”等活动,参与制药行业的相关讲座。积极鼓励学生将药理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进社区开展安全用药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同时指导居民合理用药,提高居民安全用药及预防疾病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助力推进“健康中国2030”。

    三、药理学课程思政实施的思考

    (一)加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教师是育人的关键因素,也是实施和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课程思政的效果将受到教师的思政理论知识水平的直接影响。专业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薄弱,在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中显得略微生硬。因此专业教师需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课程育人纳入师德考核、教学考核范围,引导教师重视课程思政;精心组织课程思政示范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定期召开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形成全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局面。引導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制定、思政元素的融合等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相应的专业职业素质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学生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应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设计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思政案例,巧妙地融于专业知识中。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内在驱动力的重要表现。如运用典型病例分析抛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合理之处进行讨论并应用理论知识加以修正;小组观看视频进行讨论;模拟医患沟通情景;企业参观;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开展动物实验等。总之,通过多方面教学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给予引导,重视学生理论学识与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四、结语

    作为教师,就要守教书初心,担育人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探索过程中秉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观念,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在遵循课程内容安排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努力做到每一节课都给予学生精神食粮,使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更好地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吕金燕,陈睿,黄颖.浅谈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J].传播力研究,2019,3(6):176.

    [3]唐玲,林春,冯宝民.关于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科协论坛月刊,2007(9):186.

    [4]沈齐英,居瑞军,张志红,等.“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8):114-117.

    [5]黄华花,王明军,秦泽慧,等.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药药剂学》教学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20,3(27):193-195.

    [6]李惠峰,文云.高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90-93.

    编辑 冯永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