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范文

    王义连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发展落差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演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留守儿童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原因,探寻问题的解决途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业方面

    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同学之间拉帮结派,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2.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而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使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造成他们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甚至走上犯罪的歧途。

    3.人格方面

    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期,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4.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孤僻内向、冷漠乏信、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容易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1.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两者发展差距加大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谐社会是一个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产生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结构的影响。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更多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2.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村委会联合学校、机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体系。这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安庆的姥山社区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创立的“代理家长”制度,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1)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其心理问题。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父母的沟通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

    (3)家长学校联系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共同教育管理孩子。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8: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