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中职学校现代涉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
范文 | 李春涛 摘 要:本文探讨了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培养目标,制定“校田互动,学种交替,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涉农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建议 课 题:本文是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立项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BKZ036)成果”的部分内容。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会宁县攻坚脱贫进入了关键时期。但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地为当地产业发展服务,农业技术人才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2017年,会宁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大力发展 “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培育特色产业,依靠多元化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一、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错位 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职教办学30多年来,逐步形成升学和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家长的跳出农门、端国家的铁饭碗、选择非农就业路线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上一直都在模仿普通高中偏重升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生评价方式,课程设计安排上文化基础课占的比重远远高于专业课和实训技能操作课,导致涉农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在当地企业几乎是空白。据统计,2018年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涉农专业136名毕业生中,通过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升入本科院校7名,其余学生几乎全部通过高职单独测试和综合评价,招生继续进入高职院校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升学率达到98.2%,只有3名学生通过社会招工参加就业。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国家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上。 2.教学模式滞后 调查发现,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很少做具体细致的市场调研,也不及时关注国家农业政策法规的发布。他们不知道“市场问题”,一心只教“课本书”,造成“教”“学”“用”相互脱离。校外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形势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校内涉农专业建设仍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专业课教师黑板上种庄稼,学生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企业生产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却为毕业后的出路发愁。因此,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滞后的现状,推进涉农专业的全方位、深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会宁县在人大会上确定的“十大项目”之一,总投资1.48亿元,实施旱作农业、畜牧业全产业链等现代农业项目,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但是,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基础太差,学习接受能力太低,影响培训效果,可能导致该项目的预期效果受到影响。 3.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 2012年以来,笔者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先后争取甘肃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白银市财政局投资387余万元,建成设施完整的显微镜观察实验室、种子检验室、植物标本室、植物及土壤检测实验室、智能日光温室等现代农艺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但是,这些设施设备的专业性非常强,学生参与校内技能训练,需要学校培养大量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教师,加之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实训设备的使用会出现许多人为无法预料损失。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企业掠夺式、粗放式管理,加快了实训设施的使用寿命的缩短。因此,他们既没有给专业课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也没使学生技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训基地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4.师资实践技能水平不高 涉农专业教师大多是农业高校毕业生,具备相关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参加国家、省、市级师资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同时,利用假期到企业实践牺牲教师休息时间,短期或许可以,长时间容易引起教师反感。平时脱产培训,学校又因师资紧张不愿放人,教师授课只能教室里照本宣科。因此学校多选择邀请涉农专家到校交流,又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此外,学校缺乏资金投入,实践基础简单,校内实训基地多成摆设。 5.产教融合深度不紧 现代涉农专业的实践教学季节性很强,学生顶岗实习,一方面,学校担心会扰乱正常教学计划,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不利于学校的整体管理。另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担心师生的安全,要求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外派带队教师管理学生,保证实训教学顺利进行。企业也担心学生不认真操作,出现技术失误,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产教融合只流于形式,没有政府的支持,学校热、企业冷,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常常感到难以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 二、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1.加强调研,制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涉农专业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首先要解决人才培养目标有可操作性。笔者所在县长期以来被社会冠名为“状元县”,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给孩子灌输考大学的理念。虽然进入职业中学的学生都是普通高中升学的失败者、文化课学习困难户,但是家长、学生并没有放弃考大学的信念,都希望毕业后能走进高等学府,成就人生梦想。经过长期调研发现,现在在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学习涉农专业并不是他们的愿望,他们大多数是奔着“三校生高考”而来的。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不要一味跟随国家以就业为主的套路,让涉农专业的学生失望。当前多数涉农企业不愿意接受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担心他们的技术能力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笔者提出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基调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让学生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信条,通过军训、素质拓展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礼仪讲座、社团活动等加强学生思想素质培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其次,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和实训,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分流,让动手能力突出,成绩好的同学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和“三校生高考”有针对性强化训练和学习,其他有就业愿望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习,为毕业后能够成为技术能手积累经验。 2.推进实践教学“校田互动” 学校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大胆调整教学内容,不同的作物类型,其整地、播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收获都有一定的季节性,这种季节性变化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必要走出教室,深入田野,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在特定季节必须完成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任何季节生产所需的农业技术。同时,教师对应传授该季节的农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夯实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做到“校田互动”。 3.教学过程渗透“学种交替” 从事涉农专业教师不仅应是教学的能手,还应是行业的专家、通才。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理念、娴熟的技能,精通生产、熟悉销售。要善于从农业发展中寻找规律,还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学生应成为现代农业的技术能手,涉农专业的兴衰取决于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根据当地“三农”产业规划,大胆增减教材,特别是当地特色产业的教学。学校可以组织专业课教师,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编写实用的校本教科书,让教学内容和农业生产紧密联系。教学过程做到,农闲时,加强校内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农忙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实践训练,其他“学种交替”课程教学理念。 4.专业建设实现“产教融合” 根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也是“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在过去几年中,人们更加重视对工业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业的投资,而对于涉农专业的投入很少。地方政府应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解决当前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发展走出困境的办法。如果中等职业学校要开设农业相关专业,应建立相应的生产实习基地,或找当地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校企合作。根据生产的变化和农民的需求,课程和专业结构应做出调整。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建立课程应考虑多种因素。同时,有必要为生产教育一体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提高农业相关专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加强学校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签订校企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教师下企业去调研,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学校指导实训教学,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教融合”。 总之,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职学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必须紧盯当地农业产业的需求,考虑学生的实际愿望,正视当前学校人才培养的问题,根据涉农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瑞.会宁县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N].白银日报,2017(09). [2]张绍山.中职涉农专业建设的有效解困途径探究[J].新农业,2017(11). [3]李万军,左兰英,谭晓萍.黔南州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发展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8(06).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