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探析 |
范文 | 周报春 摘 要:社区教育开展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社区的和谐发展和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广西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开展社区教育较早的省份,其社区教育取得了系列的成績。本文分析了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审视了制约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创新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途径。 关键词:社区教育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问题及途径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GXZJ2016ZD26,主持人:覃志毅)研究成果。 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广西社区教育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系列的成绩,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但在当前社区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形式单一,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导致“面上在管理,实则管不了、管不好”的局面,仍然存在着不同层面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单一治理结构削弱了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也抑制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 一、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问题 1.缺乏全区统一的社区教育管理办法 从社区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社区教育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统筹。目前,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不是很健全,缺乏社区教育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社区教育实施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纵观广西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全区统一的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6月,有些社区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但暂未制定相关社区教育文件或者社区教育管理办法,无法保障和规范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严重制约了广西社区教育的发展。 2.缺乏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和师资队伍 社区教育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作为偏远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现代意义的广西社区教育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社区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在数量、质量上都处于不理想的层次。南宁市作为首府城市,整体社区教育工作由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负责日常工作的运转,各城区的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基本上是由社区和街道办在兼职管理,南宁市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上由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担任,这种现象造成工作之间的协调和业务指导比较困难。在近期广西社区教育调研中,除了桂林、柳州、北海这三个城市的社区教育发展比较好以外,其他地市社区教育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管理工作队伍和师资队伍。 3.社区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及其管理有待完善 社区教育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面向社会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来满足社区内不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广西社区教育还未城乡全覆盖,除了桂林农胜各族自治县开展了农村社区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城市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内容仅停留在青少年或者老年人参加的兴趣班或者技能、休闲养生等内容,未形成成熟的社区教育文化,很难做到全员、全过程、全面化。目前,社区教育缺乏政府层面的统筹和资源整合,全市的社区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社区教育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作为社区教育机构,其内部管理体制则是保障社区教育机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但是,广西的社区教育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其内部管理体制不成熟,实践经验不足,基本上依托广播电视大学、职业院校和街道办负责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往往有社区教育工作时,社会教育机构才开展会议,商量如何组织社区教育活动,没有形成完善的日常工作条例和管理制度。 二、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针对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分析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不断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1.经济建设因素的影响 社区教育方式包括各种课堂教学培训和教育活动,因此社区教育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经济发展较好时,催生新的社区教育需求。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这个可以从所存在的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建设实验区、数字化社区、社区教育基地等看出,凡是拥有诸如此类称号的所在地都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因此,社区教育被列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2.文化建设因素的影响 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成分构成的差异,同时还存在着当地历史文化背景与特色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成了社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推进社区教育,必须以能够满足社区居民自身需求为前提,而社区文化的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社区居民的个性化的精神需求。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文化通过社区教育走进生产和生活,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社会建设因素的影响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城市结构变化以及居民需求,人最初由“自然人”发展成为“职业人”,最后过渡到“社会人”。作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需承担人才培养责任,为普通居民、退休人员、学生、各类从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提供服务和培训,其中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多,为老龄人提供服务已成为当前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4.政府行为管理因素的影响 社区教育搞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政府部门领导的态度与认识。广西不同地方开展社区教育的形式也不同,投入的经费也不同,又因缺乏社区教育政策指导,因此很难有效管理社区教育。政府作为社区教育的公权主体和公共利益的代表,在其角色的扮演和行政职能的形式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在此,政府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中的组织作用,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协调各行政部门,统筹社会力量,有利于解决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三、创新广西社区教育管理体制的途径 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的社区教育成功经验,根据广西社区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以下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新途径,以推动广西社区教育新的发展。 1.建立社区教育法律法规 我国社区教育还没有专门立法,广西也尚未制定专门的社区教育政策法规。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国家和政府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社区教育地位,确定政府、各组织机构、居民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权利和义务,设置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相关待遇和要求,保障居民的学习权利等等,让从事社区教育管理的人员有法可依、制度先行,让居民享受社区教育的学习机会,确保社区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2.制定社区教育管理办法 由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制定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社区教育管理办法,包括制定社区教育总目标、成立各类组织机构,明确社区教育内部机构管理、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管理、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及师资队伍管理等制度、职责和任务,加强社区教育培训和社会服务,并以社区教育管理办法为法律法规依据,实施广西社区教育工作,保障政府的主导作用,规范制约政府的行为,有效推进广西社区教育工作。 3.建立四级领导管理体制 在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管理机构的作用,统筹规划和指导全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希望在市、县、乡镇各级政府中,成立相应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建立“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市级社区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县级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乡镇社区教育工作站”四级领导管理体制,各级管理机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社区教育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日常事务管理工作。 4.实现资源整合管理共享 实现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管理,就等于实现了各类学校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可按照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三类进行,物力资源包括社区教育学院(学校)场地、设施、设备,还可以利用社区内其他机构,如体育馆、图书馆、医院、博物馆等机构的丰富资源。人力资源又可分为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师资队伍、通讯员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社区教育管理队伍包括政府部门的领导人员、社区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则依靠引進优秀的人才,落实社区教育教师的待遇。通讯员队伍是社区教育宣传的窗口力量,应适当评选优秀的社区教育通讯员,多从精神上给予鼓励和表扬。志愿者队伍基本上都有一技之长,这些人多为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或者企业的能工巧匠,他们愿意体现自身价值。财力资源则包括政府的专项经费拨款以及社会力量筹措或者捐赠的社区教育经费,这就需要建立社区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形成明确的拨款机制,合理规划、预算和使用资金,保障社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结语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居民需求的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也将不断创新。社区教育已经从自发走向自觉,从无序迈入有序;社区居民从职业人转向社会人,从家庭区域转向社区区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社区教育将呈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全民参与的新面貌,社区居民将在快乐中终身学习,不断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郁文龙.准确把握地域特色,“由下而上”推进社区教育与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4(7). [2]陈元姝.浅析社区教育管理中的政府行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 (作者单位: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