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业技能竞赛成果与教学成果的转化 |
范文 | 范存波 自2004年各省人社部门举办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以来,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大大提高了相当一部分参赛选手和辅导老师的技能水平,造就了一批数控技能精英。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依然活跃在教学和生产一线,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深受企业的欢迎。笔者作为一线实习指导教师,自2008年开始参加大赛并辅导学生参赛,积累了一定参赛经验并将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 一、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教学课程改革 要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要改变我们的理念,要把理念的更新放在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劳动部门还是教育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都会出现一些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工艺,从最初考核基础性内容,到后来考核选手的加工效率和难度,让大部分选手无法完成工件,再到现在重新考核基础知识,选手都能完成比赛,更加注重考核选手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将之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毕业之后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教学中要用明确具体的行为来陈述目标,确定学生通过训练所取得的进步,找出实际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教学计划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为技巧。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和技巧的基础,而技能和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是顺利、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每一次的职业技能竞赛,尤其是国赛和省赛的试题,都紧贴生产实际,紧靠职业技能发展的前沿,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尤其是新知识和新工艺的掌握情况。同时要进行全面练习,让学生进行基础性练习,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练习,做到熟练、连贯、协调,工艺准确合理,从而达到全面掌握。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作用相结合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培养学生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和训练的主动作用。 三、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培养锻炼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学生培养质量,要选好专业带头人,推进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对教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会采用模型等传统手段进行教学,还应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新技术进行教学。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并具备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甚至具备设计教学用软件程序的能力。 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双师型”一体化教师,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外聘教师组成。学校专任教师的优势在于理论功底相对扎实,但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表现得更加突出。企业外聘的兼职教师则刚好相反,他们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和编制工艺能力较强,但专业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因此,要努力让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实现信息和知识的互融互通、取长补短,使实训内容與企业生产实际接轨、实训学生向企业一线工人靠拢。 四、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学生培训 要通过技能大赛储备人才,培养技能精英。技能大赛训练是一个枯燥、艰苦、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培训教师和受训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对于新知识的领会与把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他们知识较少,经验相对贫乏,独立能力不强;而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因而教师的专业指导使学习更见成效。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来选择教育影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我调控。 (作者单位:高密市高级技工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