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范文

    贾辉 陈蓉

    课題:本研究得到2017年山东省青少年规划课题:《机械工程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编号:17AJY113)课题支持。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指标之一。21世纪机械工程呈现高端化、系统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对机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深化对创新能力的认识、探寻可行的途径为目标,系统开展提升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策略及路径的研究。

    一、创新导向的现代工程教育观

    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应该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创新要求的基础上,加快树立现代工程教育观,为构建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念支撑。

    1.机械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

    我国当前的工程教育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境遇极其相似,工程教育学术化倾向明显,懂实践、会创新的人才偏少,工程教育质量面临很大的挑战。为此,必须继续深入推进机械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将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工程化”“创新化”。创新与创造是工程师的责任和使命,创新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中必须坚守和加强的一环。要以工程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加强知识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训练;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养成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将其培养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目标任务,以创新能力为抓手,促进全面能力的生成。

    2.机械工程教育要全程体现创新

    创新本质要求机械工程教育全程体现创新。一方面,创新能力要作为培养的终极目标全面渗透到工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形成创新能力养成的合力,为创新能力训练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机械工程教育自身也需要创新,在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探索中,应按照该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尽快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

    3.机械工程教育要培养全面的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全面把握创新能力,重视创新内在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必须转变对创新能力的狭隘理解,对创新过程中的态度、意愿、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更高层次的工程精神与创新意识予以更多关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训练学生多角度,发散式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学一做一思一创的四层级培养架构

    基于构成创新能力的要素,将其培养过程分为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四部分,通过“学一做一思一创”四个层级的培养方案,促进创新能力的生成和强化。其中“学”注重的是完整机械工程知识体系的接受和领悟;“做”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训练;“思”是对“学”和“做”的科学归纳和反思,是创新动机的激发阶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养成阶段;“创”是将前三个阶段的成果转化成真实的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阶段。同时,加强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建设,完善评价和监控机制,逐步构成完整的能力训练架构。整个架构以现代工程教育观和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

    1.学:过程式教学改革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讲授哪些知识,采用怎样的编排才能形成坚实的创新基础,是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将课程体系的编排方式分为层级式、过程式和模块式,分别适用于理科、工科和人文社科。

    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大前提在于,现代工程师总是在领导和从事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回归工程”的发展趋势要求课程体系必须更加接近真实的工程过程,而工科广泛沿用的层级式课程设置不利于综合工程能力的形成。

    根据教育理念的要求,加强过程式课程的设置和优化,以机械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加强课程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因此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按模块作如下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以“行”为单位自上而下编排,过程式的课程则以“列”为单位自左至右进行,更贴近工程实际,有利于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2.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质量决定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水平,通过“做”和“练”,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应用,能力才得以提高。当前,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问题颇多,实践平台建设不足,管理混乱,实践教学组织不科学,内容陈旧,考评机制不完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法通过工程实践得到有效提升等,逐步成为制约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主要障碍。

    为此,提出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深化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了促进外企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工作,建议做好以下工作:成立专门的外企对接服务机构,开展各层次,各类型的合作;与外企共同实施机械工程教育各教学环节和工程教育改革;组建国际化的企业导师队伍,聘请优秀的工程外教入校任教,服务更多学生;加强国际理解教育,鼓励学生感受国外优良的工程传统和工程文化,同时展示我国工程人员的风采;加强与其他共建高校(指同一外企与不同高校成立多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情况)的合作与交流。

    3.思: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方法的培育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是创新机械工程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边学边做”“学中做”“做中学”等环节,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训练,但是还缺乏专门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法方面的指导。目前注重进行该方面工作的高校不多,成果还不突出。根据卓越机械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应重点加强的创新思维包括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超前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利用“一把旧牙刷的所有用途”“寻找一种沟通两岸交通的最佳方式”“设计未来的剃须刀”以及一些创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传授普遍意义的创新方法。

    4.创:工程创新项目培养创新技能

    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项目是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积累工程经验的有效措施,同时丰富多彩的创新项目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除了上文提到的创新性试验,还包括了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设计、研究准备、项目实施、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创新训练项目,各类型各层次创新竞赛活动和类似美国高校的学生科研项目、社会创新实践等等。

    开展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一是要以增长知识、提升创新素质为目标,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不求盲目扩大规模,只求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团队合作为主要模式,体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甚至尝试向外校学生开放;三是让学生参与活动本身的计划、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估的全过程,在提升工程能力的同时培养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四是要提升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针对积极性不高的内在原因,加强竞赛重要性的宣传和准备方面的指导,将创新项目纳入课程计划并附加学分,对创新成果的嘉奖方面加大力度;五是发挥好活动的评价和激励功能,不仅要积极总结经验,而且要做好成果的发表和后续转化工作,有的甚至可以作为进一步创业的基础加以实施。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