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分析
范文

    陈佳玉

    

    摘 要: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职业院校教学特点及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应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 ?培養路径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这标志着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下,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也就意味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定义的来源

    最早出现“双师型”教师表述的国家层面文件是《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该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不管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实验实训课教师,都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即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3。

    二、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不同看法

    (一)“双证书制”

    “双证书制”认为同时具有了教师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有学者不支持此种观点,认为资格证书的取得并不能代表具备相应能力;而且,由于许多技能不能量化,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评定标准,以及我国证书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不能将是否拥有资格证书作为评判标准。

    (二)“双职称制”

    “双职称制”认为“双师型”教师要具有高校中级以上职称和企业工程师以上职称。这种界定标准看似提高了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是这种简单叠加并没有体现出其基本内涵。“双师型”教师应该是高校教师和工程师的有机结合,要同时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高超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现实情况是,高校教师由于教学压力、学校资金紧张等原因无法去企业学习或顶岗实践,每天的理论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更无法进行实践。

    (三)“双层次制”

    “双层次制”认为“双师型”教师的第一层次是具备一般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即经济师和技师;第二层次是要具备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能力和具备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的能力,即素质之师和职业之师。

    (四)“双能力制”

    “双能力制”认为“双师型”教师应既具备科研能力又具备特定的技术能力,或者要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教学能力。

    本文认为“双师型”教师在智能结构方面,要既能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并且融入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又能将职业的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转化成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能力结构方面,一是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要掌握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知识,三是要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三、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不清

    目前,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官方依旧没有一个准确定义,导致各个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

    (二)“双师型”教师证书与能力不匹配

    由于各个地区教师资格评定机构在评定教师资格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一些获得教师资格的人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因此尽管职业院校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对口,但仍存在所学与所教不符的现象。

    (三)“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师的地位也应得到相应提升,但落实到各个学校,教师们在薪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变化不大,“双师型”教师的职称对其薪资也没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缺乏上进的内驱力。

    (四)“双师型”教师培训质量不高

    虽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会定期到企业参加培训学习以更新实践技能,但是由于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大、有的学校经济实力不强、有的教师教学压力大等问题,教师到企业的学习有时变成了“观摩”,不能深入学习;对于教师的理论培训,大多数院校没有针对性,这样的培训方式使教师并不能获得教学“干货”。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建议

    (一)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的考试制度以及准入制度

    首先,国家应该制定官方权威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内涵,有了准确的定义,各院校才有了标准进行选拔。在考试制度方面,国家应该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考核评价。其次,应该取消“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的终身有效性,实行三年或者五年重新考核的制度。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准入制度,应规定教师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才具有选聘资格。在教师的面试考试中,可采取考官考生双盲抽签制度,确保公平。

    (二)完善激励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如给“双师型”教师的薪酬待遇优于普通教师,增加“双师型”教师的编制数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准入门槛,使“双师型”教师真正成为“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具备不可替代性,其社会地位自然就会提高。

    (三)优化“双师型”教师来源

    在招聘“双师型”教师时,应改变“唯学历”的招聘标准。高学历人才理论水平高,但是对于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不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所以应调整“双师型”教师的招聘要求,如从具备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拔,有特殊职业技能的人员优先等;注意为年轻教师提供机会,聘请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为兼职教师。

    (四)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机制

    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应该加强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 实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以此规范教师个人的行为。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育人,其次才是传道授业解惑。

    (五)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技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师也应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技能,以便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授课,或组织学生在虚拟实验室操作。学校也要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

    五、小结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和国家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国家、学校以及教师共同努力。大家都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为此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崔发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双师型”教师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20(7).

    [2]任君庆,胡晓霞.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质量实施“双高”建设[J]. 职教论坛,2019(4).

    [3]何志颖,郭名伟.浅议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06,2(21).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