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上提高课堂有效性 |
范文 | 谢彦军 【内容摘要】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挥出课堂积极性。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将教学目标进一步升华,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知识,将知识渗透到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 初中历史 提高 主体作用 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节课的讲解之后,学生仍处于对知识一知半解的状态,学习效率严重低下。而这与教师的最初教学目标是大相径庭的。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位置,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与学习中来,最后得到良好的教学反馈结果,教师应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实现课堂上高效率教学方式和高质量的教学保证。为此,教师可以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拓展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改进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这三方面着手实施。 一、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1.营造自由、轻松的上课气氛 由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繁多、复杂的特点,学生容易在学习初中历史课时对教学内容产生疲惫感和厌烦情绪,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投入程度。为了克服这一弊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或者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在课堂上营造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实行新的上课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初中生正属于青少年时期,富有蓬勃朝气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时代的滞后性等原因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目光。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当下学生的喜好和时事热点,创新教学方式,实行新的上课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聚集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中,教师在讲解蒸汽时代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现在的发明进行对比,如蒸汽火车和现在的火车、动车、磁悬浮列车的对比等,让学生可以切实的认识到科技进步的迅速,进而联系到科技发展的总的历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二、拓展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1.切实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在初中历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上的知识点并不完善,学生容易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感到一知半解,因而产生学习苦恼。这就需要教师主动采纳学生的问题反馈,克服教材上的弊端,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无形之间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 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教材固有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建立举一反三、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这样的最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设置的方法,让学生在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实现共产主义三种救国道路上自行选择,分别提出选择的依据和立足点,并在选择的基础上介绍如果是自己可能会采取的措施,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3.将主体位置转移到学生身上 教师应时刻谨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能在旁起引导学生的作用。在实际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主体位置重新转回到学生身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不断拓展能力,丰富自身历史知识。 三、不断改进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 1.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学 在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时,主要依据的是学生在这节课上真正学到了多少,而不是教师在这节课上教了学生多少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坚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学改革的原则。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历史知识竞赛,以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记住知识点,使学生在答题的同时巩固自身历史知识,不断强化原有基础,让学生真正学到并掌握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通过游戏等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应积极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死气沉沉的局面,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新型元素,通过游戏等形式把每一个同学都吸引到课堂上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行举例,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距离,加强师生互动,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有效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