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
范文 | 霍其芹 【内容摘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问”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跟随我们的课堂节奏积极探究。课堂提问有很多种方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计划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重难点,加深知识印象,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教学探究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不感兴趣,不去思考。偶尔会有几个学生举手,但是回答都不尽如人意,不能带动大部分学生参与教学。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从提问上反思,注重问题的艺术性、实效性、趣味性等,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创造一个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变曲为直,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时,有的老师习惯开门见山的提问,结果学生对问题一筹莫展。这是因为问题难度大,学生在思考时没有辅助性的引导,不能一下子达到特定的思维深度。所以,在提问时,我们要注重引导性的设计,将问题化曲为直或者层层递进来启发学生思考。 比如,我在教授《项链》一课时,就采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收效甚大。按照教学计划,我应该向学生提问:作者描写路瓦裁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目的?考虑到学生在回答这个内涵问题时会有难度,我就添加了两个过渡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我先问他们:路瓦裁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马上回答到:她是一个追求享受、幻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我紧接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情形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到这里,就能很好地解决我先前想要提出的那个大问题了。在讲《祝福》一课时,我就利用分层设计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纵深思考。针对课文的主旨,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祥林嫂的悲剧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就先问: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样一个形象?然后我就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接着问:她有什么样的遭遇,你有什么感受?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怎样的?最后,我就引出核心问题:你想过和祥林嫂一样的生活吗?她的悲剧根源是什么?这样就能把问题化难为易,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收获语文课堂的乐趣。 二、设置疑问,引发矛盾,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佳作,但是学生不是对每一篇文章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反复钻研教材,寻找每篇课文精彩点,设置悬疑或引发认知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活跃其思维。 比如,我在备课《为了忘却的纪念》一课时,我就觉得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形成他们理解的障碍,引发探究的欲望。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我就向学生提问到:为什么既要“忘却”又要“纪念”,作者“忘却”和“纪念”的对象分别是什么?两者矛盾吗?学生接收到我的问题后,觉得很有意思,马上翻开课本进行探究,解开心中的疑惑。学习后,他们知道鲁迅先生想要忘记的是悲痛,想要永远纪念的是五位烈士,两者在情感和内容上都不矛盾。再比如,我在讲授《行道树》一课时,我就抓住文中一句话“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引导其深入思考。我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推敲这句话,再向他们提问:既然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还有痛苦?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情境。 三、围绕重点,深入内涵,提升认知水平 语文教学不能一直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要把握时机,一针见血,深入内涵,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其借助文字的桥梁,进行心灵的沟通。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教学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增强思考的深度,提升认知水平。 比如,我在讲授《社戏》一课时,就根据迅哥两次偷吃豆的经历向学生提问:迅哥两次吃的豆都是六一公公家的,为什么他会觉得第二次没有第一的好吃?这样写有什么目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探究。在讲授《故乡》一课时,我就针对其中人物不同的称呼提问: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称“我”贵人,这样不同的称呼背后情感是否一样?这样就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思考,在对比分析中体会人物复杂的情感,提高鉴赏分析能力。此外,在提问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细心体会、小中见大的学习习惯。比如在上《故乡》一课时,我就“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一句中“罩”字引导学生想象:孔乙己有一双什么样的手?为什么他是一个读书人却不通过劳动好好生活?学生听到后就对这个动作进行探究,深入文本揣摩其中的道理,最后深刻了解到封建制度对当代读书人的迫害。 四、创新提问,转换视角,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生动、富有情趣的学科,我们在向学生传输知识、讲授技巧时,不能忽略语文课堂的魅力展示。我们的提问不要束缚于教学计划,可以创新设计,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或者换位思考,走进作者的世界,探索未知的一切,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讲《项链》时,就根据小说的特点,给学生除了一个创作型的问题:假如你是路瓦裁夫人,某天在公园遇到弗来思节夫人,知道当年她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自己的十年光阴浪费了,你会怎么办?以此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人物的情感,体会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总之,“问无定法”,课堂的提问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抓住语文学科的艺术性、趣味性、创造性,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培养探究思考的学习能力,在精彩的语言世界里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四明初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