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如何打造初中物理生长型课堂 |
范文 | 宋冰峰 【内容摘要】生长型课堂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生长型课堂的构建,需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与教材,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角度出发,基于学生学习起点,构建起知识生长点,对学生新知识学习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找出学生的提升点。针对初中物理生长型课堂的打造,现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长型 课堂 打造 一、“生长”物理知识 生长型课堂的核心理念以及根本目的在于将学生从被动、压抑的学习状态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学实践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生长者,而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领者。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结合学生原有知识以及认知基础,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善于结合教学內容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例如初中物理浮沉条件的教学,教师可采用演示与设疑结合的方式。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提出难以解释但熟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思维更为活跃。具体课程步骤如下:教师先将一个铁钉与一个木块分别放于税种,铁钉沉下去而木块浮在水上,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这是为什么?”部分学生回答“因为铁要比木块重”;教师进一步进行实验演示,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并沉入水底,并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够让橡皮泥浮在水上呢?”学生讨论之后,结合教师引导,了解将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就可以浮在水面。基于此结论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橡皮泥改变形状浮沉情况就会改变呢?”通过此问题既否定了学生“铁比木块重”的观念,让学生心中产生进一步了解他那就的欲望。此时教师再引入课题,诱导与启发,让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后得出物体浮沉条件。如此一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生长”出了新的物理知识概念。 二、“生长”物理技能 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例如“光的折射”教学当中,可让学生用贴有白纸的泡沫塑料块、几枚大头针以及水槽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研究光折射的规律,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见图,让学生自行设计与实施实验过程,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再如“杠杆应用”知识点的教学,可选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钢丝钳、胡桃夹等开启废物箱的小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于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教学中可实施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平时生活实践中找寻实验小课题,积极开展课外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物理学习乐趣,开阔视野,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此外也需要多向学生安排动手实践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动”起来,用眼睛看、用头脑想,动手实践,激发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时,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可向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潜望镜,将其放于窗户下看是否可以看到窗外物体,学生完成之后需将作品带到教室进行展览。由于中学生表现欲望较为强烈,也有着争强好胜的特征,他们在展览任务的驱使下,能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动手制作当中,从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总而言之,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类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实践与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生长”物理技能。 三、“生长”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是抽象分析较为灵活,逻辑严密以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思维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生长”物理思维。具体来讲,首先应当强调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将自身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同教师进行比较。例如学习“液体压强”时,可在学生确认液体对于容器存在压强的基础上向学生提问:“液体在容器各个方向是否都存在压强呢?”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并得出结论:液体在哪些方向上产生压强,液体深度对压强大小有怎样的影响。其次,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应用模型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与理解物理学科相关概念与定律,从而提升应用能力。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偏重逻辑思维发展,而对于形象思维培养没有保持足够重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例如讲解“扩散作用”知识点时,可向用两个装有不同颜色气体的瓶子向学生演示,将两个瓶口进行对接,让学生直观感受气体混合的过程;课堂中也需要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视频等课件,让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物理现象,强化物理知识点记忆表象。此外应鼓励学生“生长”创新思维,开阔学生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生长型课堂的打造,是“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具体展现,也是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每一堂课都应当是智慧综合生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与总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与手段,既要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物理实践的延伸,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空间,使其自主“生长”出更多的知识,提升思维水平与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全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彦朝. 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 学周刊,2016(12):80-81. [2] 王翠萍. 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 中学物理,2016(10):70-71. [3] 程晓蓉. 如何打造初中物理有效课堂[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 (12):117-11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