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解码标题,优化文本解读 |
范文 | 雷成清 【内容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仔细地揣摩标题特点,借“题”发挥、小“题”大作,在激趣启思、巧设主线、挖掘主题、拓展延伸等教学环节充分地发掘标题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内涵、体味作品情境、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获得有益启示。也使课堂教学真正彰显标题的眼睛价值,真正发挥标题的灵魂作用。 【关键词】解码标题 文本解读 价值 灵魂作用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旗帜,如果将对一篇文章的文本解读比作一次旅行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像是一位资深的导游,他会引领每位“游客”在文章中把握旅行方向,尽览景致风光,感受民俗风情,体会文化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仔细地揣摩标题特点,充分地发掘标题作用,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内涵、体味作品情境、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样才能优化文本解读,让阅读教学更有深度、广度和温度,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借“题”发挥,激趣启思 歌德说过:“兴趣比智力更重要。”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一股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与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主动的去探索与实践,去获得满足,体验学习的乐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通过探究标题来带动课堂教学,借“题”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啟发学生思考,做到以趣促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朗读标题就是一种很好的激趣启思手段。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的标题原本就有吸引读者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在教学时,我先让几位学生朗读标题,他们读得大同小异。我随即问学生:“这个标题是疑问?是反问?还是质问?是焦急还是自信?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思考后再读标题时学生跃跃欲试,大多数学生能够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读得坚定、自信,读出了作者明确的观点和强烈的感情,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课文《喂——出来》时,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点题句“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 ——出来!”然后讨论该如何读好这个标题,学生很快就能根据“使劲”、“大叫”以及破折号、叹号领悟读法,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根据标题质疑问难也是一个妙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结合文章标题猜测内容,学生同样兴致勃勃。在教学《王几何》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几何”这个人名来预测文章内容,猜测这个绰号特别的数学老师会有哪些独特之处?在教《最后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标题质疑问难。是谁的最后一课?是一节什么课?为什么会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上发生了哪些特别的事?最后一课之后又怎么样了呢?学生的思路不受拘束,一连串的疑问随之产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主动利用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到课文中印证自己的猜测,去寻求答案。 二、一“题”定音,巧设主线 标题和文本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可能是对一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可能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集中体现;可能是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可能是文章主旨的高度浓缩。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准标题的切入点,围绕标题的中心词,巧妙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可以使教学流程顺畅,教学思路清晰,使课堂节奏势如破竹。如《再塑生命的人》一课,首先,我以标题中的“再塑”一词为突破口,让学生明白“再”是第二次的意思,有第二次自然还有第一次。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界线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其次,让学生对比此前和此后海伦·凯勒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体会海伦凯勒生命“再塑”的轨迹;再次,引导学生学习莎莉文老师如何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突出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以及她在海伦凯勒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回到标题,从这个再塑生命的人和被再塑生命的人身上获得启示。这样围绕标题一气呵成的教学环节,脉络分明,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课堂学习轻松自如。 解读一篇文本,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而要善于从纷繁复杂中的问题中筛选、整合、优化出覆盖面广、牵引度深的“主问题”,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教学设计则更容易让学生简洁明了的理解文章。如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时,我牢牢抓住标题中的“悲剧”和“伟大”两个词语,并以此为线索设计教学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释题。查词典,理解“悲剧”和“伟大”者两个词语的含义。环节二:整体感知——析题。这一环节重在把握文章内容,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要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以及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要以文中的具体事件为依据)环节三:探究研读——研题。这一环节重在理解文章主题,让学生谈一谈对文章题目《伟大的悲剧》的理解。概括出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孤独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以及精诚团结、诚实守信、坦然乐观、超越极限等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伟大之处。环节四:深入理解——悟题。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中的“悲剧”与“伟大”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以此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省去了许多零零散散的机械应答,简洁流畅却又逻辑严密。 三、妙笔“题”花,挖掘主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都是作者煞费苦心编写而成的,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本信息,深藏着作者的一番用意,是绝妙的“点睛之笔”。同样,如果要给文章拟一个贴切的标题,也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思想内涵,甚至深刻体会文章的价值,才能拟出一个准确又出彩的标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经常鼓励学生通过给文章更换标题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充分与文本的对话。 1.补充标题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探究新课之后,我让学生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_____的孔乙己”为形式给文章换一个标题。学生则从孔乙己的外貌、身份、地位、命运、性格、思想意义等多个角度补充了标题。穷困潦倒却又孤芳自赏,善良诚实却又迂腐可笑,可怜却又可悲的孔乙己身上本身就堆积了许多矛盾,这也正是封建社会不和谐的矛盾之处,通过对标题的补充,学生更加走近了人物,走近了文本,走近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2.变异题形 在教学《老王》一课时,我则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提问学生,这篇文章的标题能否改为《王老》呢?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最终学生会明白:老王是社会底层劳动者,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用《王老》的话就显得在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交往,不符合作者原意。而且,本文表现的是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用《老王》则比较亲切,显得作者与他很熟悉,更亲近,切合文章的主题。 3.更换标题 在教学《散步》时,在探究研析课文内容和主题之后,我说:“谁能试着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为什么拟这个标题呢?”学生热情高涨,一个又一个新颖的标题水落石出:《生命的脚步》、《责任》、《幸福,就在脚下》、《三代人》、《背上的阳光》、《最美的分歧》等等,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再次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对文章主旨进行再度提升,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也通过这样的方法,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拟题的艺术。 四、小“题”大作,拓展延伸 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标题的功能同样不容忽视。阅读教学的目不是为学生描绘风景,而是启发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自由的欣赏自己想要的风景。而有时,文章的标题就是这扇精美的窗户。 1.导写训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以普普通通的句子,通过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感受,阐明了这样一种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完诗歌之后,学生也明白了诗中的“欺骗”是指在生活遇到挫折、遇到委屈。在此基础上,我问学生生活是否欺骗过你呢?你是怎样对待的呢?让学生阐述这首诗所得到的启示。然后我话锋一转:有时候生活之所以会欺骗你,却是因为你先欺骗了生活,那么你是否有过欺骗生活的经历呢?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请以《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的设计,既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应该做个积极进取、善良乐观、正直谨慎的人,又将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完《春》让学生写写其他季节,教完《云南的歌会》让学生写写家乡畲族的三月三,教完《音乐巨人贝多芬》让学生写写《给贝多芬的颁奖词》。这些都是透过标题,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美好情感,并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好方法。 2.丰富积累 语文新课标对“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都做了明确的强调。可见,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渐的积累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也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拓展延伸环节,就可以根据文章标题指引学生做专项的积累。如教学《黄河颂》,可让学生积累有关黄河的谚语、诗句、成语等;教学《女娲造人》,可让学生积累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教学《乡愁》,可让学生积累关于思乡之情的诗句;教学《智取生辰纲》,可让学生积累《水浒传》中更多的精彩故事;教学《马》,可让学生积累关于“马”的歇后语、俗语、成語、诗句、以及古代名马故事。这样学而思、思而学,在学与思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认识人生,收获知识,发展个性,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3.同类联想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同类联想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由这篇课文联想到另一篇课文,由课内联想到课外,由语文联想到其他学科,实现“大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如教学《孙权劝学》可联想到《伤仲永》,领悟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背影》可联想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感受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教学《蝉》、《贝壳》可联想到冬梅的坚强、大海的宽容、稻穗的谦卑,品位大自然给人的启迪。在同类理想中,通过对比、类比求同存异,去伪存真,既拓展了文章的深度,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的灵魂。因此,文章标题对于文本解读、对于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还需要所有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更深入的探究与实践,使课堂教学真正彰显标题的眼睛价值,真正发挥标题的灵魂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法学出版社,2012. [2] 郭璐. 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2). [3] 沈芸. 巧用标题提升阅读教学质量[J]. 语文天地,2014(1):50-51.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实验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