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王勇
【内容摘要】传统课堂教学都是一对多学习且课堂时间有限,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很大差距,而微課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难度、时间、地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并将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时间连接在一起,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化学。
【关键词】微课 化学课堂 教学效率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际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微课短小精悍,符合学生的注意时间分配,能使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微课图文并茂、直观形象,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能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素材,是一种灵活的授课方式,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可灵活选用。
一、微课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在上化学实验课前,对当堂课化学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操作器材、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成败的关键点等方面内容都不了解,即便是提前预习过此课内容的学生,由于书本上的图片与文字对实验相关内容的介绍,并不具备直观性,因此,学生即使预习过所有实验内容但仍然不会实际实验操作。所以目前很多一线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还要花费一部分时间去将实验相关内容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使得进行真正实验的时间过于短少、操作过于仓促、观察过于粗糙,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短时内独自完成实验操作,造成实验教学成效一直处于比较偏低的局面,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课前微课内容就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形象、直观、趣味性强的价值优势,把需要注意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录成微课,让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观看,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可能看一遍就掌握了,领悟力慢一点的同学可能收获不大,这时他们可以选择再次观看,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有的同学对实验的相关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使后来的课上学习变得格外轻松愉悦,而有的同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向老师请教,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使师生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为解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基本思路——反应原理,我和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实验仪器,药品有: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等,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选择出合适的反应物。(2)能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与碳酸钠都含有碳酸根,为什么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而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速度却那么快呢?请提设计验证明你的猜想。
针对问题1,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石灰石和稀盐酸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药品选择。同时通过对上述提供的药品两两间反应现象的观察,得出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回答了问题2。对于问题3,教师提的供药品有:块状石灰石、粉末状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等和实验所需仪器。
我把同学们实验过程录制成了几个微课,逐一回答了上面设计的问题,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学习兴趣,也使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好锻炼,同时也很好地带动了其他同学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果这个实验不是录成微课让同学们课前预习时观看,光进行选择药品的探究实验就得占用近一节课时间,由于化学课时量少,稍有耽误就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这也是很多一线化学教师将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替换成由老师代劳的演示实验,或者干脆把做实验直接变成讲实验的主要原因。而讲实验对学生来说,由于无法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所以实验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而微课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资源,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放大,将关键部位、关键的操作方法及主要的实验现象利用特写镜头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二、微课在课上学习中的应用
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即使教师在课前反反复复将实验器材检查的万无一失,对课堂上需要做的实验预先做了几遍,但是因为课堂的一些限制条件以及突发事件,演示实验的成功性都不大,经常是误差很大,有时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错误。这不仅没能让实验对化学教学起到应有的、积极的辅助作用,反而让学生怀疑知识的准确性,让老师“怀疑人生”,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由于绝大多数的课堂演示实验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完成的,有些演示实验受时空的限制,学生观察的视角小、清晰度低,座位稍远或稍偏的部分学生,因为无法清晰完整的观察到实验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所以同学们不仅无法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也不能很好的描述实验现象,从而大大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再次,由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具有差异性,面对相同的课堂演示实验,观察、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当堂掌握和理解该实验以及与实验相关的概念、规律等,这也降低了课堂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如果教师提前把一些重点知识录成微课让同学们课前预习,那么课上就不会出现实验误差获错误,教师只需要对一些易错、易考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强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的轻松,而且学的知识更多更广。而对于老师来说尽管课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但课上老师会教的比较轻松,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微课在课后复习巩固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中学化学的教学现况,教学内容还未摆脱原有的框架,仍然是以“教”为主;“嘴巴加粉笔”仍然是大部分一线化学老师的主要教学手段,“满堂灌、填鸭式”的被动接受仍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会有所不同,这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往往无法兼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考点的内容,甚至是某道课后习题的解法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课后复习巩固中通过反复观看教师上传的微课,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NaOH溶液和稀HCl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时,向烧杯中的NaOH溶液滴加稀HCl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HCl,并向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于是同学们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对此类题的验证采取如下方法:
方法一:用PH试纸测待测液的PH
因为NaCl溶液呈中性,稀HCl呈酸性,所以若测得待测液的PH=7,则猜想1正确,若测得待测液的PH<7,则猜想3正确。
方法二:让待测液与活泼金属反应
取一小段镁条放入小试管中,再倒入少量待测液,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3正确,反之猜想1正确。
方法三:让待测液与碳酸盐反应
取几颗大理石放入小试管中,再倒入少量待测液,若有气体产生,则猜想3正确,反之猜想1正确。
微课录制好后上传到班级的班班通上,便于学生随时观看学习。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的探究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微课终将在化学学科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隋旭东.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5).
[2] 郝红英.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中的运用[J]. 广西教育学院报,2013(5).
[3] 乐智锋. 以微见著 优化教学——浅谈初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功能[J]. 考试周刊,2015(66).
(作者单位:安徽省界首市王集中心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