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数学兴趣的培养 |
范文 | 陈静 【内容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变得乐于学习,也善于学习。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发现规律,认识本质。 【关键词】教学 观察能力 直观教学 动手能力 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励着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教师应该先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中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智力情况实施教学。教学中要寻找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心理角度而言,抓住学生的好奇或其他的心理特征,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学习的效果。兴趣能够激发大脑的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从而进行有价值的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让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谈一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兴趣的产生 1.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基本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算式,找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发现规律,并能够进行预言描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智力也得到了发展。比如学习9加几,在学习了9加几的算式之后,将算式罗列出来,学生观察过程中,大部分只发现一个加数是9,引导观察加数与和的个位上数的关系,发现另一个加数比和的个位多1。再引导发现,这个1与9凑成了10,进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是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归纳,验证,应用,学生更能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观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产生,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又可以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观察能力 课堂教学要实现情感、心理、思维相结合,让学生不是只看热闹,应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所以课堂设计要与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9+几,如果只让学生只看画面的内容,那么数学教学就很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降低。创设情景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计算时你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板书,想想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发现凑十法的优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发现生活中有9加几的问题,进行提问回答。这样,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直观教学的加强,促进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通过直观教学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理解或印象。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就能促进对学习的兴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理解,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认识立体图形中,对球在平面上留下的痕迹,就能让学生进行摸一摸球,让球立在自己的手上。通过这一直观感受,学生摆脱单一老师语言传授枯燥的学习,发现数学图形学习的乐趣,加深对球的感知。 三、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事实证明,通过实践操作,动手操作更能刺激学生数学学习。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学习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时,我们可以让孩子量一量身高,或者测一测书本的长度和宽度,通过一系列操作,可以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大包味精的重量和一枚2分硬币,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学习轴对称图形,就可以通过学生折纸剪纸的游戏,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关于对称轴完全重叠这一特点。折纸剪纸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对图形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期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的美好之处,从而加深数学知识的抽象与理解。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引入新课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的产生。设计悬念引入新课,就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就更能够刺激学生积极地去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教学之中,巧妙地设计,更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学时注重从教材内容实际需要出发,组织有趣的数学竞赛、开火车、讲故事等方法来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新的自主教学的教学模式,学生分组讨论,全体参与。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就不更能够增强自信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帮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有不同的发展,也有不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愿望被激发,也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学习的信心被树立了,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难了。 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在适当的时机,注重教學语言,教学方式,犹如在教学注入兴奋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他们乐学、好学、普学,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大学. [2] 张美.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 小学教学研究, 2011(23):78. [3] 黄明瑶. 浅谈低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J]. 小学教学参考, 2011(12):62. (作者单位: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