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模块引领,教学生物学科核心概念
范文

    顾友林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模块化教学模式也逐渐登上了现代化教育的舞台。而模块化教学模式注重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更要求在保证学生习得应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而就实际的高中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使用模块教学模式引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生物核心概念,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知识、应用生物知识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将从谚语法、类比法、设疑法、对比法和构图法五个方面入手,谈一下使用模块化教育模式引领,教学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见解。

     一、谚语,简明易懂

     高中生物学有许多基本概念,学生在实际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若是单纯地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生物概念的话,学习的积极性会降低,记忆起来也会非常吃力。如何将多变又多样的生物知识简单易懂地融入到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呢?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谚语导入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生物概念息息相关的谚语,在有效导入生物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这部分内容时,没有直接为学生引入相关概念,而是在课堂开始之前用谚语引入,使得本课知识点与生活中的谚语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加简单明了地理解课文中的概念。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没有直接通过一问一答的简单方式,去提问学生什么谚语体现生物课程中的什么内容,而是在课前就要求学生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收集一些与生物相关的谚语,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大家共同研究其中蕴含的生物概念。有的学生收集到的谚语为“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体现的是生物概念中的遗传变异现象;有的学生也收集到了与“遗传变异”相关的谚语,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结合学生自己收集的这些谚语,我为学生讲解了遗传变异的相关概念。

     通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与教材中生物概念相关的谚语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探索生物知识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的能力,长此以往,将有效打破传统课堂上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实际教学课堂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类比,一石多鸟

     类比法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将难以理解、难以区分的生物概念形象类比为学生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知识点,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对生物概念进行类比记忆,不仅能够有效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记忆的过程中结合类比记忆,取得一石多鸟的效果。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这部分内容时,将这节课中涉及到的生物概念进行了形象的类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生物概念。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DNA重组技术中切割DNA的工具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切下来的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分子的工具是DNA的连接酶,而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载体为质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快理解了教学内容,但是完成课后作业时,很多学生就弄不清楚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相关记忆,让学生快速记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质粒的用途,明确区分这些生物概念,将这些概念进行了类比分析。将“DNA重组技术”比作一场“医学手术”,其中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相当于“分子的手术刀”,它的作用是将原有的DNA根据需要剪切开;“DNA连接酶”相当于“分子的缝合针”,其作用为将切下来的片段与原有的DNA“缝合”在一起;“质粒”则相当于“分子的运输车”,将外源基因快速准确地送到受体细胞之中。将这些生物概念进行形象类比后,学生就不会再记混了。

     通过将相似的知识点形象类比为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一些常识,让学生根据常识进行形象类比记忆,在有效记忆生物概念的同时,区分这些生物概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就不会混淆类似知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运用形象类比法,引导学生养成形象类比的思维模式,保证后续学习的有效开展。

     三、设疑,激活联想

     设疑法也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使用设疑法开展教学,有效改变了以往直接讲解课文的教学习惯,而是通过设置与课程相关的疑问,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联想,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索相关知识,为自己答疑。高中生物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模块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物质的鉴定》这部分的内容时,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解“还原糖的检测方法”“脂肪检测时的现象”等知识点,而是先通过几个疑问来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根据疑问进行联想。在课程开始时,我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下问题:“苹果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是什么?”“花生中含有脂肪吗?”“如何有效检测苹果和花生中含有什么物质?”拿到问题后,学生快速地开始思考,并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了联想:“苹果尝起来甜甜的,是不是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呢?”根据这些疑问,学生快速地投入到了物质的鉴定实验当中,将还原糖的检测溶液斐林试剂与苹果样液放入到同一个试管当中,再进行水浴加热后发现试管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于是得出,苹果中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学生也用类似的方法检测了花生中的物质,完成了设疑——联想——探索——答疑这一过程。

     通过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设置一些与生物课程教学有关的疑问,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展开联想。并在联想的基础上,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课本上的内容,探究相关生物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展开联想的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相关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四、对比,触及本质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何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相关生物概念,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生物知识呢?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对生物教材中同一章同一类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进而帮助学生触及生物概念本质。

     比如,我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概念时,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生物概念,而是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学生记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氧呼吸”的发生部位是细胞质和线粒体,而“无氧呼吸”的发生部位只有细胞质;“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多,“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就二者的生成物而言,“有氧呼吸”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生成物是酒精和乳酸。

     通过使用对比法对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对比,让学生对知识点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触及生物概念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五、构图,系统梳理

     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课程中某一章的相关知识又多又杂的情况,学生系统记忆就比较困难,在最终系统性复习时也会因漏掉某个知识点而遗失一些分数。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引入构图法,引导学生将章节内容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方框和圆形的图案进行列表展示,提高学生自身构图能力的同时,又使他们系统地记忆了相关知识。

     比如,我在讲解完人教版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这一部分的内容后,学生纷纷表示相关知识点记忆时容易相互混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系统地梳理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我鼓励学生将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以概念图的方式呈现在笔记本上,有利于后续的记忆。如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再将这两种类型的变异产生的方式以及其他相关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帮助自身记忆。

     通过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使用构图法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己总结生物相关知识的能力,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引进模块化教学形式,使用谚语、类比、设疑、对比以及构图等方法,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展开一系列生动的生物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逐步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除此以外,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来教学生物相关的核心概念,还能有效引领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生物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