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考物理开放性试题解析 |
范文 | 唐龚 [摘? ?要]开放性试题是指给定条件不完备,解题方向不明确,解题方法不固定,答案结论不唯一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可分为条件开放性题、结论开放性题和情景开放性题。文章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解析。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中考物理;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 ? G632?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14-0064-02 开放性试题具有问题情景新颖、问题内容灵活多变的特点,能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类题目往往无法直接运用某个公式、原理、规律求解,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多种方法寻找题目的隐含条件或题目所联系的实际知识,进行发散思维,通过想象、猜想、估算及推理等方法解答。下面结合例题进行分类解析。 一、条件开放性题 条件开放的试题是指问题条件不完备的试题,这类试题有时给出带干扰性质的多余条件。解题时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逆向思维,探求问题的未知条件,分清哪些是多余条件,或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必要的条件,通过由所求结论寻找有关概念、知识和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条件开放的试题打破了物理问题由特定条件求得结论的固定模式,能有效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例1]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匀速同向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南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运动,且v乙v甲。 分析与解答:此题是运动相对性问题,认真审题会发现本题所需的关键条件,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甲车运动方向不确定,因此有下面两种可能情况。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南运动,由于两车同向匀速行驶,则乙车也是向南运动的。据题意,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南运动可知:v乙-v甲> 0,即v乙>v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北运动,由于两车同向匀速行驶,则乙车也是向北运动的。据题意,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南运动可知,v乙- v甲< 0,即v乙< v甲。 点评:此题属条件开放题,题中甲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的运动方向不确定,这就要求学生在解答题目时,要通过分析找出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例2]现有一个电动汽车蓄电池,它能向外供电,但它的正、负极标识已模糊不清,请你至少设计三种方法,判定它的正、负极。 分析与解答:(1)用电压表试触,如果电压表正常偏转,则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一端是电池的正极;(2)用电流表跟一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池上,如果电流表正常偏转,则与电流表正接线柱连接的一端为电池的正极;(3)将一个电阻接在电池两极上,把小磁针放在导线附近,由安培定则判断出电路电流方向,由此确定电池的极性;(4)用一个电阻跟通电螺线管串联后接在电池两极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一端附近,确定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由此确定电池的极性。 点评:这是一道条件开放性题,要根据学过的知识和实际需要补充或选择器材,以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判断电池正负极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二、结论开放性题 结论开放性是指在一定问题条件下,从问题的不同角度或沿着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解题时,要全面分析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推理得出全部可能的结论和答案。结论开放性题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3]两个外形相同的灯泡,它们的额定功率不同,在它们的标识上只能看清“220 V”字样,请你至少提出两种方法判断哪个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分析与解答:(1)看灯丝,灯丝细而长的额定功率较小,灯丝粗而短的额定功率较大;(2)把它们并联接在家庭电路中,亮度较大的额定功率较大;(3)把它们串联后接在家庭电路中,亮度较暗的额定功率较大;(4)把它们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电压较小的额定功率较大。 点评:此题属于结论开放性题,要判断灯泡额定功率的大小,就要从影响灯泡额定功率的因素来考虑。 [例4]如图1所示电路,电路接通时,小灯泡都能正常发光,灯L1的额定功率为1.5 W,电流表A1的读数为0.5 A,电流表A2的读数为1.5 A。根据以上数据,请你至少求出五个与电路有关的物理量。 分析与解答:电路中两灯并联,A2测干路电流,A1测通过灯L1的电流。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点评:此题属结论开放性题。题目没有明确给出所求结果,只是要求在题设条件下,尽可能地求出多个与电路有关的物理量,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情景开放性题 情景开放性题是指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情景呈现。这些情景不受条件限制,可以来源于生活实际或工业中的应用;也可以来源于学科间的综合问题等。情景开放,摆脱了物理题以纯物理知识为情景的模式,使物理试题变得更灵活、有趣。解答情景开放性题,要求具有透过情景分析问题本质的能力。 [例5]某同学利用一个电池组、两个电压表、一个阻值为3 Ω的电阻R0和几根导线,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该同学设计好电路并正确操作后,电压表V1、V2的指针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在你不知道電压表如何接入电路的情况下,请判断未知电阻Rx的阻值可能为Ω、Ω、Ω或 ? ? ?Ω。 分析与解答:由于电压表V1的读数(3 V )小于V2的读数(9 V ),所以电阻Rx 和R0应串联。 因此,电压表的连接有四种可能,如图3所示。 (1)电压表V1测R0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x 两端电压,如图3a所示。R0电路中,U0 =3 V,Ux = 9 V,由于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故有U0 /Ux =R0? / Rx 即Rx =R0Ux /U0? = 9 V × 3 Ω / 3 V= 9 Ω。 (2)电压表V1测R0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电路总电压,如图3b所示。电路中,U0 = 3 V,U = 9 V,由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U0 / U =R0 /(Rx + R0 ),即Rx =(U -U0) × R0 /U0? = (9V- 3V) × 3 Ω / 3 V= 6 Ω 。 (3)电压表V1测Rx 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0两端电压,如图3c所示。电路中,U0 = 9 V,Ux = 3 V,由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U0 /Ux = R0 /Rx,即R x =Ux R0 /U0 = 3 V × 3 Ω / 9 V? =1 Ω。 (4)电压表V1测Rx 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电路总电压,如图3d所示。电路中,Ux =3 V,U=9 V,由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Ux /U =Rx /(R0+Rx ),即Rx =Ux R0 /(U -Ux)=3 V × 3 Ω/(9 V -3 V ) =1.5 Ω。 因此,未知电阻Rx可能为9 Ω、6 Ω、1 Ω、1.5 Ω。 点评:本题为开放性电路设计题,解题时要先根据电压表的数值关系,判断电路连接方式,再确定电压表测电压的几种可能性,画出电路图,求得可能的结果。 (责任编辑 易志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