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作文教学要缘情
范文

    郝兴普

    [摘? ?要]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生活点滴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情入手,基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分析、理解、感悟抒发情感的技巧,从而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作文品质。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情;感情;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 ? G633.3?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19)33-0023-02

    陆机在《文赋》中提到:“诗缘情而绮靡。”写作虽不像诗歌创作,但是它同样遵循着这一规律,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遵循“缘情”这一重要原则,根据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及对生命的感悟进行写作。同时,“文缘情而作”也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寻找情感抒发的突破口和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一、因循学情,顺乎学情

    学生的生活范围狭窄是其致命的弱点,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教不好写作的借口。其实,只要教师能够了解学生,深入他们的小小情感世界,就能寻找到写作教学的契机,寻找到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他们才会情窦大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显精彩。黄厚江老师提出“教师要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这个种子可以是一件事、一句话、一个人、一个场面……以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当然这些都应该是学生狭小生活空间里比较熟悉的,其特点就是具有启发性,作为打开学生情感的“钥匙”而存在。“教师带着作文的种子进课堂,然后师生互动,使这粒种子萌芽破土,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生出片片绿叶。”否则,教师带的这颗种子就是“假”种子,离学生的情感世界太远。找准“种子”以后,教学中还要注重写作前的情景式引导,注重学生内心的情感。

    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精神”的作文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出了个作文题《牛人牛事》。学生一下子便被“牛”字吸引了,在下面掩面而笑,窃窃私语。

    师:“孩子们,牛人是什么样的一类人呢?”

    生:“有特殊本领的人。”“与别人不同的人。”“有特长的人。”……(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点燃了。)

    师:“那你能说说你认识的牛人吗?”

    就这样,学生被笔者的话语吸引了。当提到班级中的牛人时,学生或微笑,或皱眉,或窃喜,或唉声叹气……简单的几句话,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师要找准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写作前的情景式引导,激发每个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物,当然更容易刻画出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一番讨论、发言过后再进行片段式训练,然后展示写作成果。

    二、情郁于中,发乎外物

    学生的情感突破口找到了,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假于物”,这个“物”可以是一件事、一个物品、一个场景、一种写作技巧……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的教师都喜欢在作文技巧上做文章,笔者认为这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如何引导学生善借技巧。文章的生命是情感,学生能够借助“物”抒情其实就是学会了间接抒情的方式,这种抒情方式也是一种写作技巧。当然要注意的是,假如教师授课时思路明晰、侃侃而谈,而学生提笔时却冥思苦想、抓耳挠腮,那么这样的教学没有任何的意义,会使教与学之间存在距离,使学生与写作的距离也越拉越远。由此在面对写作时,学生就会由无奈变成恐惧。杨宏丽老师,认为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与作文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简单到可以直白地告诉学生写作文就是写生活,疏浚引渠,帮学生引来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的作文如泉水般汩汩流淌。其实搭建桥梁就是“寻物”的过程。

    研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杨宏丽的《用文字表现生活》之后,笔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作文教学创新。在执教《紫藤萝瀑布》后,让学生写主题为“感悟生命·抒发真情”的作文。先选取《紫藤萝瀑布》中描写花开的片段展示给学生。面对自己熟悉的文章,学生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明确不仅可以從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描写美丽的景物,还可以发挥想象使用通感的手法描写景物。接着带领学生欣赏精选的植物图片,感受生活中植物的美,并要求学生试着模仿《紫藤萝瀑布》的选段,用上几种写景的方法和技巧,写一写生活中他们所观察到的植物。最后引领学生分析从植物的身上他们能够感悟到什么样的生命真谛,先用话语表达,其余同学补充,笔者在关键时刻略加点拨,以使他们所写文章的主旨更鲜明。在教学中,笔者从例文着手,总结写景方法技巧,再通过观察进行仿写,而对于主旨的深化则采用开放性的讨论补充,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打开了。由于条件的限制,笔者只能让学生在教室里观察图片,如果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靠近自然,那么他们的眼睛一定会更明亮,心灵一定会更丰富,思想一定会更活跃。这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在听到课后作业是拓展刚才在课堂上所写的内容,进而形成一篇作文时,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提写作就唉声叹气,可以说,这样的作文教学,真正地在学生与写作之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

    作文教学要注意引领学生找到感情抒发的渠道,要让学生学会借“物”抒情,当然这个“物”就如前文所说,可以是一件事、一个物品、一个场景、一种写作技巧……其技无他,善假于“物”也。

    三、情之所趋,显思达意

    学生的感情枯竭,思想深度不够,是其写作能力提高缓慢的主要原因。作文教学应该侧重于对学生情感的发掘,侧重于将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客观需要的态度体验。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间接反映,这一间接反映是指它通过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已知的条件来推测未知的事物。这就告诉我们要想丰富学生的情感,作文教学就应着眼于学生的需要,有需要才会有情感,而情感又对语言有很大的影响。要想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就应该增加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生活的能力。“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把观察与智慧联系在一起,可见,观察是丰富学生情感,锻炼学生思维,加深文章思想深度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课本为例传授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在作文课堂上观察图片、视频甚至是教师的某个动作,以进行实际的观察训练。

    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加工材料。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的创作亦是如此。学生作品内容单一、烦琐、条理性差、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缺乏想象和联想。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爱上思考、善于思考,激活学生的想象,这样学生的潜能才会被挖掘出来。

    最后,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感悟。好文章应该是有灵魂的文章,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是让读者有所领悟的文章。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是为了叙事而叙事,写完以后通常不知道为什么而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作文教学要“缘于情”,既是缘于学情,又是缘于学生的感情,更是缘于抒发情感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缘于情”也是丰富学生情感、深化学生思维的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

    [2]? 刘远.语文名师经典课堂:初中作文教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2016.

    (责任编辑 农越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