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教材学习记叙文开头的写法 |
范文 | 王延龄 最近几年读了一些关于记叙文开头写法的文章,很是感慨。那些动辄冠以“神奇开头法”“万能开头法”等名称的所谓经验、秘诀,基本上是以整齐的排比句哗众取宠而实则倒人胃口的。这股歪风最先在高考作文中出现,但很少遭到挞伐,故而得以十几二十年了还在考场作文训练中占有大份额的市场。 很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确实惧怕开头,不知道从何处起笔。这个老问题的实质在于,某件特定的事情本身有开头,但写作的时候竟然找不着这个原本就存在的“头”。这是挺令人诧异的!世界上哪一件事情没有“头”?从大处说,两次世界大战有不有“头”?有!再往小处说,孩子拒绝吃饭、上学有不有“头”?有啊!但为什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叙述呢? 开头,可以直接写事件本身的起始。在文章写作学理论上这叫“开门见山”。有些同学知道这理论,但写的时候都忘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种常用的记叙文开头法。 一、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造势法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2个字。从哪里开始叙述?我们姑且叫它“郊游”,去永州城外散心。柳宗元一行人没有人知道有个“小石潭”在等着他们。所以,就从“出行”写起。这就开了“头”。注意,没有写柳宗元怎么在官衙里郁闷,如何落寞才决定出去走一遭,如何准备行囊,如何安排跟班。那么,这个开头简单、平淡吗?不。因为一开篇就抓住了“小丘”,交代“方位”和“距离”,这些细节已经暗扣了“小石潭”的所在,为“小石潭”的出场做了铺垫。 这个开头,极富“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即“未见小潭,先闻水声”。几百年后曹雪芹写凤辣子出场,不就汲取了这种艺术养分吗?“闻水声”,是一个触媒,“如鸣佩环”更是一种诱惑。短短7个字即写出了“小石潭”的流水声清脆悦耳,吸引了柳宗元的注意,这就诱发了本想寻胜以抚慰寂寥情怀的柳宗元的好奇心。尤其妙绝的是柳宗元借用“篁竹”这一景物,还刻意遣了一个“隔”字。想象一下,柳宗元一行人看不见溪流却能听闻水声,没有了“尽收眼底”“一览无余”的直接条件,心痒痒而不能立见,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急不可待!这就造成了作者和读者一起急的理想境界。中国的古典文艺理论尤其是绘画理论非常注重这种“藏”和“隔”的表现力。“深山藏古寺”,并不见寺,而只看见小和尚从狭窄崎岖的山路上走下来到溪边取水。“用最少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只是简单地画两条曲线以示“山谷”,两头骆驼的背后尘土冲天。中国的艺术讲究“含蓄”,这跟西方的油画极为不同。还有一个“乐”字。柳宗元政治上失意,被贬谪到偏僻的永州,心理失衡,这次出行本身就是找乐子的,所以,一个“乐”字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色。特耐人寻味的是,它还跟中间柳宗元在小石潭边上观赏小鱼时“短暂快乐”的感受相呼应,更与文末“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身心感受相呼应。读完全文,我们才会感叹柳宗元内心深处的积郁是自然山水无法排遣得了的。 这样的一开头即从各个方面为“小石潭”出场造势的方法,实在值得借鉴:交代方位与距离,暗示“小石潭”所在地不远;听闻水声,明点“小石潭”近在眼前;“隔篁竹”则造其“养在深闺人未识”之境界,至此,小石潭已呼之欲出;“如鸣佩环”则状其水声之美妙;“心乐之”无疑向读者释放出了柳宗元的情感信息。 总之,小石潭的水声吸引着你,篁竹阻隔着你,“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所在”的疑问悬在你的心头,让你非得一探究竟方才罢休。魅力就在这里! 二、柳宗元《捕蛇者说》:抓特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捕蛇者说》即《捕(异)蛇者说》,它的开头同样精彩。文章起笔就用了一个“异”字,这个“异”字了不得,它是开头部分的核心和灵魂。可以说,整个开头部分都在紧紧围绕这个“异”字来写。我们来看看它们是不是围绕“异”这个中心了: 永州之野产异蛇——总写,以“异”名之。 黑质而白章——色“异”。 触草木,尽死——以“死”言其毒性“异”。 以啮人,无御之者——以“无御之(即‘死)”言其毒性“异”。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殺三虫——以“然”字作转折,叙其“效异”,为写朝廷征收张本。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写朝廷征收异蛇,可抵租税。言其“身价”不菲,亦是“异”。 永之人争奔走焉——着一“争”一“走”状其身价诱人,百姓甘冒死之危险而捕之以代租税,还是“异”,反衬“赋税”之重甚于异蛇之毒。 后面写蒋氏专其利三世,害怕让其改纳田地租税,均与此照应。 这个开头的写法跟上一篇的“造势法”不同,它没有从人物(捕蛇者蒋氏)着笔,而是绕开去写“蛇”,极力铺写其“异”。看似偏离中心,其实紧扣不放。正因为其“异”,朝廷才大量征收并将其身价提高到可以抵租税缴交的地步,蒋氏才宁愿冒着被咬死的危险也要以捕捉异蛇为生而不愿意种田营生。 三、《华罗庚》等:“倒”叙法 1930年,上海《科学》杂志第二期刊登了一篇华罗庚的署名文章。题目是《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 北平清华大学教学系主任熊庆来看后对这篇文章很重视,他问周围的人说:“这个华罗庚是谁?”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华罗庚这个人。后来,一位名叫唐培经的清华教员,向熊庆来介绍了他的同乡华罗庚的身世。 “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啊!应该请他到清华来。”熊庆来听后非常赞赏。 这年,华罗庚只有19岁。(顾迈南《华罗庚》) 19岁的华罗庚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数学论文,由此开启了他通往清华的成功之路。按照“编年体式”的叙述规则,这个开头原本应该放在文章第一节“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末段: 华罗庚开始他的数学家生涯时,仅有一本《代数》、一本《几何》和一本50页的《微积分》。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在19岁那年写出了那篇著名的论文。 而现在,则置于全文顶篇的位置,接下去,叙述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商人家庭。时间顺序在这里被有意颠倒。我想,华罗庚这样的名人,可以被置顶的辉煌事例和时刻非常之多,拿哪一个事例哪一刻辉煌置顶,是大有讲究的,比如本文,就显得特别匠心独运,因为:拿来置顶的事例有三个最为吸引读者的地方: ①华罗庚发表成名之作; ②作品惊动了著名数学家熊庆来; ③这一年,华罗庚才19岁。 其实,类似的“倒叙”开头法还有: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庄志霞《袁隆平传》) 1950年秋天,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和曹安和,打算到无锡用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一部分道教音乐用于研究,顺便为无锡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作品录音。 阿炳出身于道门,从小学习道教音乐。(中央电视台《记忆·阿炳在1950》) 教材里还有很多这种开头写得极其精彩的记叙型课文,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研究。这就是常说的研读教材要深的道理。 责任编辑 廖宇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