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美国教师准入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范文

    方渊渊

    摘? ?要

    教师准入制度作为教师职业准入的门槛,对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作为教师准入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完备的准入制度体系。本文分析美国在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资格更新认证体系和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教师准入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教师准入? 专业标准? 美国教师教育

    教师准入制度以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核心,是国家为了保障教师教育质量,为进入教师行业的人员设立一定的资格和标准,达到其要求准许进入教师行业。我国教师准入制度实施以来,保障了教师质量,推动了教师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当前,我国对于教师质量要求提高,教师准入制度也要随之改革,以满足新时代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美国教师准入制度经历200多年的发展,在不断探索中积累了诸多经验,结构体系相对完备,为我国教师准入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美国教师准入制度改革的经验

    1.重标准: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建立了各种核心学科学业标准,由于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特殊关系,基础教育的学业标准影响了教师教学标准。美国将教师教育建立在教师专业标准上,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依据,突出教师在教学上的产出,以各项专业标准和资格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规定的指标来评估教师教育质量,确立了教师质量标准和相关认证程序,强调在标准实施中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普适性[1]。美国围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改革出台相关文件政策,如《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1986)和《明日之教师》(1986),提出未来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确保教师的专业地位;将课程作为重要媒介,以多元化、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课程为重要抓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旨归,将教师资格建立在学生学业成绩上,以此审查教师资格与教师专业发展[2]。新世纪美国出台《不让一个孩子落伍》、《通过临床实践转变教师教育模式:国家优秀教师培养策略》《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教师》等。2014年美国发布《新一代师资培育认证标准草案》,以政策为重要支撑,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规范和引领作用[3]。美国出台一系列标准与规范,体现了其教师教育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以严格的标准为基础,不断保障教师教育质量。

    2.重发展: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教育一体化有助于促进教师的终身发展。美国在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标准,试图将其有效衔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标准与认证程序,以期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提出教师培养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认为教师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过程,按照每一阶段的侧重点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并在发展的同时建立联结,将之视为一体化的过程,注重教师教育的持续发展性,在实践中互相协调三个过程的标准和认证,以确保教学专业质量[4]。在职前培养阶段,美国通过教师教育认证标准和审查程序来评价职前教师在教师资格认证中的通过率,借助教师教育认证标准保障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在入职阶段,美国通过提高准入标准保障初任教师的准入质量,考核初任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实践能力,并规定初任教师教育实习的学时,在教师资格认证中更加强调初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职后培养阶段,建立了与学生学业标准、学生学业成绩相配套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教师证书衡量教师质量,将学生成绩的提升程度作为教师的绩效,以此来评估职后教师质量[5]。美国职前、入职和职后三条教师培养途径,促使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

    3.重综合:资格更新认证体系

    教师资格证书更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试行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取消了教师资格终身制,它是融合教师资格、继续教育和教师职称评定于一体的整合制度[6],通过资格证书的更新、延长证书实效,对保障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格证书认证周期上,美国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将资格证书认证周期划分为3年、5年和10年等,其认证周期根据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确定,与教师资格证书等级制度密切相关。在资格证书的更新内容上,以学分制要求教师在资格证书更新周期内参加专门的教师进修[7],达到标准学分并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更新资格证书的资格;教师还要参加统一的教师测验评估,主要测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否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并把综合考核教师的教学经验纳入资格证书更新的考核内容。在资格证书更新方式上,包括同级更新和升级更新两种形式。前者既符合更新标准,更换同级资格证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后者用原证书换取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其一,升级更新也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修以取得学分[8],必须在教师任教期满更换高一级的资格证书,否则失去任教资格;其二,在任教期满后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考试合格可升级资格证书。

    4.重保障:教师质量保障体系

    美国对教师质量保障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其教师保障体系较为完善。首先,能够正确处理培养、考试与认证间的关系。美国建立教师资格证考试初期,更倾向于考试结果,忽视对教师入职的系统培养。二战后,美国教师入职与教师教育认证并轨,以教师培养质量的审核结果代替教师入职资格考试的审核,以教师培养质量保障教师教育体系的完整发展。之后,美国将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在教师培养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经过注重考试、强调培养、突出考试等一系列探索,最终将教师资格考试与教师培养过程有机结合,从而全面保障教师质量。其次,通过政策执行力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教师教育认可标准,以保障教师教育质量为目标,从专业视角审视教师教育计划的实施,诊断认证工作的不合理之处,持续改进教师教育工作。美国教师资格认证政策引导教师教育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最后,多元评价成为保障教师质量的门槛。美国设置了评价教师教育项目标准,将表现性评价引入教师的培养过程,多维度测评教师的实践表现,凸显教师的专业能力,通过测评结果判断教师的培养质量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要求,以此来保障教師教育质量。

    二、美國教师准入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融合标准的准入改革

    我国在改革教师准入制度的同时,融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以标准为指导,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胜任中小学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结合《教师专业标准》改革教师准入制度,促使其制度更加科学、规范。《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了完整的指标体系,明确职前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严把教师入口关,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的重要依据[9]。教师准入制度改革要将职前教师专业素养落实到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指标上,教师资格证考核标准要凸显职前教师专业信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严把教师入口关。参照美国教师资格证书标准与教师专业标准,优化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以严格的标准作为教师输出的重要基础,依据教师专业标准评估教师在教学上的产出,将教师专业素养的考核与学生学业成绩紧密结合,旨在促进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2.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得教师教育成为连贯统一的整体,其三个阶段分别着眼于师范生培养质量、入职适应阶段和职后的专业化发展。借鉴美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经验,衔接我国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首先,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严把职前教师的毕业条件,职前教师的毕业要求不仅要对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支撑度,还要对接教师准入要求,有效衔接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入职教育;职前培养不仅着眼于职前教师理论知识的获得,对照教师准入标准和岗前培训要求提升职前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根据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调整职前培养课程,为教师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加强教师入职教育的制度保障。我国教师入职教育没有专门的文件政策来保障,新教师入职教育由当地中小学或教育部门组织展开,由于入职教育标准不统一,使其工作一直处于游离状态。教师入职教育是教师将专业素养转化为专业表现力的过渡阶段,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将教师入职教育作为制度来执行,并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入职教育内容、形式以及达到的具体标准等,以保障入职教育的顺利展开。最后,教师职后培训阶段通过具体教学情境夯实职前培养阶段的专业理论。职后培训课程的设置要及时协调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使得两者形成互补关系,从而形成以职前培养支持职后培训、职后培训反哺职前培养的新体系,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一体化发展。

    3.完善资格证书定期注册

    我国试行教师资格证书定期注册制度,打破了“一照终身”的任职资格,对于定期注册要求是注册不通过者不能在教育教学系统继续任教,并与教师职称的评定直接挂钩。首先,注册结果与教师实际聘用衔接,严格实行定期注册的流程,对照注册标准严把教师质量关,将不合格教师拒之门外,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中小学要严格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规范教师继续教育,形成教师继续教育质量报告,并作为教师注册的重要凭证。其次,明确注册要求。我国教师资格证书是以学段为划分标准,只是分门别类,并没有区分等级。借鉴美国教师资格证书的更新条件,灵活我国教师资格证书的注册要求,在注册时限上,五年一注册为1周期,注册满4周期,可以升级为终身教师资格证书,挖掘教师潜力,体现教师资格证书定期注册的人性化;在注册内容上,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纳入考核标准,教师必须参加全国性的资格注册考试,考试合格者即认定合格。最后,规范定期注册的管理机制。以学分制对教师进行管理,将教师参加进修的课程、实践能力、教学设计等以学分的形式区别,规定教师五年内修满10个学分,方可参加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借鉴美国资格证书更新制度完善我国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有利于规范教师的准入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健全教师准入保障机制

    为保障我国教师准入制度的健全发展,借鉴美国教师资格准入保障制度的改革经验,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保障我国教师准入质量。一方面,完善以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教师职前培养阶段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并将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要求融入到职前培养阶段,以保障教师行业具有较高的入职标准和专业水平[10],有效检验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与教师准入要求的一致性,进而协调职前培养阶段“教”和“考”的关系,以定性的专业标准与量化的教师资格考试相结合保障教师的准入质量。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以标准为导向的教师准入管理体制。借鉴美国严格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适时跟踪教师教育机构培养质量。我国要强化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从外部保障教师教育机构的质量,对参与职前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机构实施分层分类标准,通过教师准入率有效调控教师教育机构职前教师培养,定期比对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与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同时,建立教师准入评估和反馈机制,协调与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的关系,加强对教师准入的规划、实施及监督,以全方位保障教师准入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强.我国当前教师准入制度的问题成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22).

    [2] Musau,Lydia M,Abere,Migosi Joash.Teacher Qualification and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Subjects in Keny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Studies,2015.

    [3] 王薇.国际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7(03).

    [4] 洪明.美国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演进历程与当代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5] Wiseman A W,Al-Bakr F.The elusiveness of teacher quality: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countries[J].Published Online,2013(03).

    [6] 梁桂莲.借鉴国外经验更新教师资格制度[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

    [7] Heine H.Teacher Certification Systems.Policy Brief[J].Pacific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 Learning,2006.

    [8] Roth D,Swail W S.Certification and Teacher Prepa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Global Change Biology,2000(1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EB/OL].(2012-09-13)[2019-05-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209/t201

    20913_145603.html.

    [10] 汪明帅,谢赛.基于教师入职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国外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08).

    【责任编辑? 郭振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