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无创呼吸机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
范文 | 刘清明 蒋文钧 陈丽娟 邓遵 摘要:目的:针对无创呼吸机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笔者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2018年所收治的26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引导患者进行平均分配,并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安排吸氧治疗,所设定的供氧流量为2-10L/min,试验组患者则安排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结果:试验组患者显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人数,试验组患者无效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人数,而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无创呼吸机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R3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9-052-01 引言 在临床工作中,呼吸衰竭属于急诊科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常以呼吸困难等症状来诊,这类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常常危及患者生命,需紧急抢救处理。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障碍,而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重点工作则是进行肺通气及换气功能的支持,因此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则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则针对无创呼吸机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的效果展开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活动,笔者选择我院急诊科2016-2018年所收治的26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选择过程中,所遵循的標准为:一是急诊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功能障碍;二是通过检验检测患者血氧分压在60mmHg以下,或伴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50mmHg以上。在上述样本患者中,包括女性9例,男性17例,平均年龄 (71±17.99)岁,为了方便后期的研究活动,笔者引导患者进行平均分配,并设定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解痉平喘、抗感染药物治疗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开始差异化治疗,具体而言,对照组患者安排吸氧治疗,血二氧化碳分压在50mmHg以上患者予低流量给氧2L/min,血二氧化碳分压在50mmHg以下患者予较高流量给氧3-10L/min。试验组患者则安排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在无创通气过程中,需要将患者设定为半卧位,并将患者头部适当抬高,为患者佩戴面罩,做好呼吸机管路之间的连接,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为NPPV -PSV,设定参数为:吸气压力从 6cm H2O开始 ,逐渐上调至10~14 cm H2O,呼气压力从4 cm H2O开始 ,逐渐上调至8 cm H2O。供氧浓度从100%开始,逐渐下调至40%。通气初始阶段,医务人员指导患者有规律地呼吸直至其完全适应,辅助通气压力从低水平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反应逐渐增加到合适的治疗水平。为了减少治疗中的意外情况,并确保整体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监测,检测主要指标包括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 1.3指标设定 为了能够对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清晰对比,予设定以下相应的观察指标。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缓解,血氧饱和度、血气指标逐步转为正常。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减轻,血氧饱和度、血气指标较前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病情无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加重。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上述统计信息的对比可以了解到,试验组患者显效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人数,而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无创呼吸机在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讨论 急诊呼吸衰竭主要出现在重症肺炎、急性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哮喘急性发作等患者中,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精神焦虑,机体高度应激状态,患者常常继发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功能紊乱,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消化道出血或肺性脑病。针对此类患者的传统治疗中,主要采用持续给氧支持治疗及有创通气的治疗方式,但是给氧支持治疗短期内难以见到显著效果,而有创通气的患者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操作,因此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并极易引发患者感染,反而会影响到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因此,无创呼吸机被逐步运用到此类患者的治疗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主要是利用正压通气的原理帮助患者进行呼吸,能够使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进而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呼吸功能。因其具有无创性,不会破坏人体正常呼吸通道,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无创呼吸机操作简易,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在心理和生理上易于接受,所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郭平,史瑞峰,王晓平,涂敏娇.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45) [2]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邵伯云,周维华,朱伯金,李小龙. 疑难病杂志.2017(01) [3]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张秀敏,武海燕,孙晓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04) 作者简介:刘清明,男,1985年2月16日,广西桂林,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与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抢救。 作者单位: 桂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