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生物实行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探讨 |
范文 | 刘列娟 【内容摘要】生物这一门自然学科与人类息息相关,大量的生物知识都是与人类有关的。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简单地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四点生活化教学的建议。把课本和生活结合起来,能有效促进学生接收知识并加深印象,这是实行生活化教学的一大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是学生的日常生活背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導学生主动探究。这一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种实现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如果单单地只是为了考试,这就无疑是给学生强加了一种“枷锁”。因此,普及生物知识才是作为生物老师的一个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秉承“教书是为育人”的理念,坚持改革大背景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之相关要求。 一、教学现状 在目前提出的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发现,其要求是注重“知行合一”,即教学和生活相联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细节,融入到课堂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 但是目前看来,许多老师或多或少都没有严格按照这一要求进行教学。大部分学生还是被老师们一味要求记住知识点,把成绩看成衡量学生知识水平高下和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最终标准。部分老师严重脱离实际,只按照书本上的章节一味地向学生输送知识,只知道“喂食”,不知道怎么“喂食”;只求“吃饱”,不求“吃好”。这些都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兴趣可言。这就进而导致学生们的成绩不够理想。有些老师认为生活化教学虽然能提高学生兴趣,但是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也是成正比上升的。因此,他们认为这一行为是“入不敷出”的,效果是不突出的。这就要求我们所有在适应新课标改革的老师对于“生活化教学”这一名词的理解要足够充分,并且自身有足够高的专业素养。 二、模式探讨 1.善用实例,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合理利用当前的社会热点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从而刺激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高中时代,是学生从一个高高象牙塔开始接触社会的阶段,学生对于社会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例如,可以在讲细菌的时候,结合社会热点,先告诉学生们现在发现的“超级细菌”,吸引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去了解细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明白,细菌不仅有传宗接代的功能还有变异功能。如果滥用抗生素,细菌会逐渐产生抗性,进而出现“超级细菌”。通过热点和教学的结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开展一场妙趣横生的教学。在课堂上,不妨问问学生为什么水果和蔬菜可以长时间保存在冰箱里不会腐烂,酸奶过期后为什么会散发出臭味等等和生活相关并且又实用有趣的问题。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巧用类比,构建体系 构建学习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已知得出未知的一个过程。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迁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在学习ATP相关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学会使用类比的方法。在开讲之前,可以把与能量相关的物质进行类比,尤其是类比一些和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名词,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收新知识。细胞的任何行动都是需要能量的,这就和学生日常活动需要用到的金钱进行类比,可以把ATP类比为学生手中每日的零花钱。细胞能量耗尽,就和学生零花钱用完一样,细胞需要通过呼吸把葡萄糖分解的部分能量用于合成新的ATP,学生需要回家向父母要新的零花钱。这种一个接一个的类比,有利于把ATP这一个生物知识点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这样更能被学生接受和熟络,进而构建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另外,也可以把食物在人体流程看成一个线索,以能量物质在生物体内被利用的先后顺序为主线,从而把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起来简单易懂。 3.热爱生活,培养意识 大胆地做一个假设,让你单独吃20g糖,你肯定会觉得过于甜腻,难以下咽。但是把这20g糖溶到你日常喝的一杯水中,你在不自觉之中便摄入了20g糖。这就充分表明了生活对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生活的意义,学会热爱生活,培养观察、分析意识。比如,可以问问学生在吃早饭的时候,是会选择先喝牛奶还是先吃面包,或者一边喝牛奶一边吃面包。这就能够充分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结语 生活也是教育,教育应该和生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然融入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化教学盲目加入生活,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学锦上添花,绝非是为了拖累教学。新课标改革在路上,生活化教学弹性较大,这都要求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在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善于运用生活中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类比的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文、高玉柏. 生物生活化教学与实践[J]. 基础教育研究,2005(1):35-36. [2] 刘亚南.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9):147.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